天天看點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作者:湖北新聞

4月1-7日是湖北省愛鳥周。今天(1日),武漢市觀鳥協會釋出了《2019年武漢市重點地區鳥類監測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

根據年度報告,2019年武漢市記錄了342種野生鳥類,比2018年增加了20種,是曆年最多的,其中武漢記錄了8種新鳥類,即紅胸黑鳥,銅藍蛞蝓,灰冠蟋蟀,小桦樹,成石蛾,灰尾漂流鳥,白尾藍蛞蝓和灰樹蛞蝓。

這些可愛的東西是什麼樣子的,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紅胸黑黑(姚波照片)

1月21日,成員謝洪剛和石飛在東西湖區富河濕地進行鳥類監測,河柏段記錄了一隻紅胸黑鳥,紅胸黑鳥在北極圈夏季繁殖,冬季在東歐、南歐和中東,是我國的珍稀鳥類, 每年冬天隻有3-5項紀錄,成為2019年武漢市首個新紀錄。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銅藍(姚波照片)

3月3日,武漢大學生活探險家協會餘厚璇和魏周瑞在江夏區青龍山地鐵小鎮附近的山林中捕獲了一隻藍綠色蜻蜓,被确認為銅藍色蛞蝓,這是武漢市2019年的第二個新紀錄。銅藍碼頭主要栖息在常綠闊葉林、海拔900~3700米的針葉林、山地森林和林緣,春秋冬也下至山麓平原。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灰冠(土地)

4月19日,鳥類愛好者雷金宇在市中心的河濱解放公園錄制了一頂灰色的皇冠,這是2019年武漢的第三個新紀錄。灰冠鰓的繁殖區主要在西南山區,在北至秦嶺海拔1400-2500米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中,是武漢偶爾的候生中轉鳥類。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肖斌宇(攝影:彭光華)

4月20日,鳥類攝影愛好者彭光華在武漢經濟開發區廬山湖拍攝了一隻小桦樹,被确定為小桦樹。小雙翅目從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北部到俄羅斯北部繁殖,在非洲越冬到南亞,遷徙經過中國的北部和東南沿海,在武漢市甚至湖北省之前都沒有觀測記錄,這是湖北省首次有記錄的鳥類,也為武漢市的鳥類名錄增添了新的成員。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車刀石(姚波)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灰尾漂流(彭毅照片)

9月8日和21日,成員姚波和彭毅分别在江夏區牛山湖和福河柏泉觀測到一塊轉動的石頭和一隻灰尾漂流者,成為2019年武漢的第五、第六個新紀錄。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白尾藍土草皮(魏斌照片)

11月10日,成員鄧雪峰在濱江解放公園觀察到一隻白尾藍水獺,其特點是有明顯的尾白斑,這是2019年武漢市的第七個新紀錄。白尾藍床僅分布在中國西南地區,人口不是很豐富。

武漢新來八位“小可愛”,原來都是不同的“鳥樣”

灰樹(夏利照片)

11月16日,鳥友小麗在馬鞍山森林公園捕獲了一棵灰樹,成為2019年第八個新紀錄,武漢鳥類名錄中記錄了415種鳥類。

随着新增8隻"小可愛",2019年,武漢市觀測到18種63種野生鳥類,是自2016年武漢以來觀測到的物種數量最多的一次,占中國鳥類名錄(1445種)的23.66%。到目前為止,武漢的鳥類總數達到415種。

此外,2019年11月對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水鳥的監測發現,國際濕地組織在2018年宣布的數量超過全球人口的1%,分布了八個物種。

市觀鳥協會會長闫軍分析,鳥類增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近年來武漢高度重視綠化建設和環境保護,城市綠地面積增加,水質改善,在陽都湖、沉湖等保護區開展回湖捕魚等舉措, 為鳥類栖息地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環境;

哪裡最好能找到"新鳥"

解放公園和富河柏樹林段最多産的"新鳥"。

記者總結,解放公園和富河白泉段是2019年武漢發現最多的新鳥,各有兩種。其中,觀鳥愛好者雷金玉、觀鳥協會會員鄧雪峰在解放公園發現了灰冠、白尾藍蚯猋、觀鳥協會會員謝洪剛、彭毅在富河柏樹段發現了紅胸黑、灰尾漂流。

闫俊介紹,這兩個地方确實有各自的特色,可以稱為"城市綠島",綠地面積大,周邊的人類活動較多。解放公園綠化率達85%,環境安靜。福河還指定了2平方公裡的冬季鳥類保護區,設有專門的巡邏隊,使鳥類生活更安全。

武漢市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市濕地面積為1624.61平方公裡,濕地使用率為18.9%,濕地保護效果持續良好。全市有3個景區,5個濕地自然保護區,10個濕地公園,6個森林公園和1個國家地質公園。來自世界濕地基金會、長江自然保護基金會、阿拉善基金會、武漢觀鳥協會、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30多個NGO的志願者全年參與武漢的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去年,武漢還獲準于2021年主辦《國際濕地公約》第14次締約方大會,這是中國首次主辦這樣的會議。

2019年,市觀鳥協會通過《任何飛河濕地鳥類監測與民俗保護行動》、《長江天興洲濕地鳥類監測養護志願者行動》和《野鳥救援行動》,對重要鳥類栖息地開展威脅監測、巡邏保護和救援,收集威脅鳥類生存的非法線索和破壞鳥類栖息地的證據。

今年的疫情會對鳥類監測産生影響嗎?

由于疫情無法爆發,3月初市觀鳥協會釋出了2月份的鳥類監測報告資料,從會員和愛好者的家中對社群和周圍的鳥類進行監測。那麼,2020年度鳥類監測報告會受到疫情的影響嗎?

市觀鳥協會會長嚴軍表示,每年1-3月,鳥類種類相對穩定,可觀測的冬季候鳥在1月份疫情爆發前就已基本記錄下來,是以不會對當年的資料産生太大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