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反社会人格并不吸引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接触久了你会感觉非常不适。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行举

作者:乐达源心理

反社会人格并不吸引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接触久了你会感觉非常不适。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行举止,都会表现出与常人不太一样的地方。不仅表现出易激怒、具有攻击性的行为,也会有欺诈、不能遵守社会秩序和规范的举动。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反社会人格吸引人,主要是电影、电视剧等作品的艺术加工,把反社会人格的异常行为进行艺术化,展现出“反差萌”的状态。由于与世俗格格不入,引起人们猎奇和对故事发展的好奇心态,继而产生反社会人格具有人格魅力的光环效应。

既然说到人格障碍,这里我稍微延伸一下。其实不光是反社会人格会给人造成这种假象,依赖型、边缘型等人格障碍也会给人造成错误的印象。

人格障碍不像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者焦虑、抑郁障碍那么明显,源于近期应激的消耗性反应,它是来自逐渐形成的僵化和扭曲的人格与行为模式,从而导致在认知、思考与外界联系等方面持续的适应不良。

换句话说,人格障碍在症状较轻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现异常的。如果你跟对方关系不是很亲密,了解不够,是很难体会他们与常人有差异的。

然而,对于亲戚、父母以及伴侣来讲,则会非常感同身受,由于长期接触,发现其性格、行为异常古怪,无论是认知还是感受都与常人截然不同。尽管你想尝试与他们进行沟通,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相处,终究会发现无济于事,从而被对方的情绪所困扰。

例如边缘型人格障碍,会有显著而持续的自我形象不稳定,害怕被抛弃,常有空虚感和偏执的想法,会有极端的理想化状态。认为你好的时候,会觉得你特别好,满眼都是你,会把你想象成无所不能的好人;但要是稍微不如他心愿,就会觉得是穷凶极恶的坏人,立马翻脸,并对你恨之入骨。

关系好时,他们会像天使一样小鸟依人,展现出极其具有魅力、亲密以及奉献的状态,让你感受如沐春风,深陷一段浪漫而又深情的爱恋状态;可是关系出现冲突,那就是地狱,轻者辱骂、恶意评价和诋毁,重则有可能自残、自杀,具有潜在的自我伤害性行为。

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在一起,会让人如坐针毡,时刻陷入“是不是我错了,对不起对方”的自责心理,会不会是对他不好而产生的关系冲突。一次次道歉,然后一次次折腾,实在忍受不了而选择离开,产生抛弃行为。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也是这样,具有这个人格的人,一般会有打破规则、不破不立的异常行为,展现出我要与天下对抗的极端心理,不符合常规,往往这一类举动会很有魅力,展现出具有领袖力气质的表现。

要是他们还会说谎,进行粉饰,把这一行为进行美化包装,不明就里的人或许还认为这类人具有进取之心,敢于打破常规去创造新事物的状态,是可以崇拜的对象。

殊不知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是反社会人格不负责任、缺乏懊悔之心以及为了个人利益和乐趣而做出的异常行为,一开始你还没有了解,但随着你慢慢深入,进行交流以后,才能感受到这个人并不是那么让人“愉悦”。

还有一点,人格障碍的人会具有模仿性。由于他们深知自己的行为与世俗格格不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会进行迎合社会的形式来开展他们的行为,早已在当今社会的规则当中寻找到隐藏自己真实想法的过程,这也造成了很大假象,让人看不清楚其真实面貌。

反社会人格并不吸引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接触久了你会感觉非常不适。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行举
反社会人格并不吸引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接触久了你会感觉非常不适。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行举
反社会人格并不吸引人,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如果一个人真的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接触久了你会感觉非常不适。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行举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