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广义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

作者:广西日报

原标题:

扎根广西景观,精修为人,为时代创作歌曲的艺术人才

广义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

6月3日,自治区领导转达习近平总书记给黄万秋,并探望黄万秋一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电影《刘三杰》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植根于广西的山水,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深化生活,扎根人民,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好各族人民,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的答复,让广大文艺工作者感到非常高兴和鼓舞。广西美术学院党委十分重视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及时组织师生,迅速引起师生的热烈反响。我们说过,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恳切嘱咐,坚持深层生活,扎根于人民,创造更多着眼人民生活的精品作品,表达人民的声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广西艺术音乐学院教师莫晓文说,作为传承人、保护者和民间艺术的大学教师,他读到总书记的答复,感到很欣慰。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鼓励,将使他今后对广西民间音乐文化的收集和组织更有信心。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培养更多热爱和愿意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接班人,扩大队伍,弘扬民族文化,歌唱新时代的主题。

电影电影传媒学院教师王廷飞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刘三姐",但每个时代所传达的"刘三杰"的创作精神没有改变,这也是《刘三杰》经久不衰的原因。虽然每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都不尽相同,但作品要在生活中生根发芽,对人们的要求从未改变,所以我们从事艺术创作,我们必须倾听人们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呼唤,才能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广义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

6月3日,广西美术学院组织了"刘三杰:从民俗到人民文学"的主题沙龙,电影电影传媒学院教师王廷飞表示。

广义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

广西美术学院教授莫晓文带领师生唱山歌。

学校国家音乐博物馆馆长楚卓说,他很高兴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广西民间音乐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区域特色。学校长期以来注重民族民俗文化的收藏和整理,学校国家音乐博物馆公开展出了刘三杰黄万秋和傅金华、桂剧领队阎等民间文学作品,是学校长期以来收集和整理的成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俗文化。未来,要在保护和继承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美术学院研究生吴仪认为,作为未来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将我们的人生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以美为媒介", 用画笔描绘广西故事、中国故事,用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创作艺术。

舞蹈学院学生李汉英说,她曾参加过学校的原创民族舞蹈《田野之歌》等作品,从中深深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后的学习,要跟着老师去挖掘,体验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坚守当地人民的根基,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

广义师生热烈讨论习近平总书记对黄万秋的答复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长期以来,广西艺术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导向,创作了一批广西歌唱、歌唱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并在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建立了广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和发展基地,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研究展览中心、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广西艺术学院国家乐舞创作中心等科研基地,坚持民族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民族音乐表演人才培养,为广西文化的大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资料来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6/05/727653.html?_s=162285789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