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義師生熱烈讨論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

作者:廣西日報

原标題:

紮根廣西景觀,精修為人,為時代創作歌曲的藝術人才

廣義師生熱烈讨論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

6月3日,自治區上司轉達習近平總書記給黃萬秋,并探望黃萬秋一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電影《劉三傑》之是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植根于廣西的山水,符合人們對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深化生活,紮根人民,弘揚中華文化,發展好各族人民,是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的答複,讓廣大文藝工作者感到非常高興和鼓舞。廣西美術學院黨委十分重視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及時組織師生,迅速引起師生的熱烈反響。我們說過,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和懇切囑咐,堅持深層生活,紮根于人民,創造更多着眼人民生活的精品作品,表達人民的聲音,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廣西藝術音樂學院教師莫曉文說,作為傳承人、保護者和民間藝術的大學教師,他讀到總書記的答複,感到很欣慰。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族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鼓勵,将使他今後對廣西民間音樂文化的收叢集組織更有信心。同時,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們要培養更多熱愛和願意繼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接班人,擴大隊伍,弘揚民族文化,歌唱新時代的主題。

電影電影傳媒學院教師王廷飛認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劉三姐",但每個時代所傳達的"劉三傑"的創作精神沒有改變,這也是《劉三傑》經久不衰的原因。雖然每個時代人們對藝術的追求都不盡相同,但作品要在生活中生根發芽,對人們的要求從未改變,是以我們從事藝術創作,我們必須傾聽人們的需求,順應時代的呼喚,才能創作出真正優秀的作品。

廣義師生熱烈讨論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

6月3日,廣西美術學院組織了"劉三傑:從民俗到人民文學"的主題沙龍,電影電影傳媒學院教師王廷飛表示。

廣義師生熱烈讨論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

廣西美術學院教授莫曉文帶領師生唱山歌。

學校國家音樂博物館館長楚卓說,他很高興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廣西民間音樂文化是廣西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鮮明的民族區域特色。學校長期以來注重民族民俗文化的收藏和整理,學校國家音樂博物館公開展出了劉三傑黃萬秋和傅金華、桂劇領隊閻等民間文學作品,是學校長期以來收集和整理的成果,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民俗文化。未來,要在保護和繼承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實作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

美術學院研究所學生吳儀認為,作為未來的文藝工作者,我們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訓示,提高我們的專業水準,将我們的人生理想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相結合,"以美為媒介", 用畫筆描繪廣西故事、中國故事,用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創作藝術。

舞蹈學院學生李漢英說,她曾參加過學校的原創民族舞蹈《田野之歌》等作品,從中深深感受到壯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今後的學習,要跟着老師去挖掘,體驗廣西少數民族文化,堅守當地人民的根基,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文藝工作者。

廣義師生熱烈讨論習近平總書記對黃萬秋的答複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長期以來,廣西藝術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創作導向,創作了一批廣西歌唱、歌唱新時代的優秀文藝作品,并在保護、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建立了廣西民族民間音樂文化遺産和發展基地, 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民歌研究展覽中心、廣西民族音樂博物館、廣西藝術學院國家樂舞創作中心等科研基地,堅持民族文化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為民族音樂表演人才培養,為廣西文化的大發展和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

資料來源:http://resource.cloudgx.cn/files/gxapp/News/202106/05/727653.html?_s=162285789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