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毛主席的

作者:极致研习社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

毛主席的这一问,瞬间让这个沙场老将红了眼眶,这一仗,是秦基伟参加的所有战役中,打的最艰难的一仗。也是他的兵牺牲最多的一场战役,想到那些牺牲的战友,秦基伟就心痛万分。

时间推移到1953年的朝鲜,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将美国佬打怕了,使他们乖乖的坐在谈判桌上与中朝代表在开城谈判。

谈判的过程中,美国人不断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最终使谈判破例。美国人放下狠话:“谈判桌上,你们寸步不让,那么战场上我方的飞机大炮也会寸步不让。”话落拂袖而去。

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更大的利益,10月初期,范佛里特给克拉克下达了一个作战命令,命名为“摊牌行动”,他要求克拉克找到并一举歼灭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

范佛里特估计这个行动最多6天就结束,并且美军的伤亡也不会太大,顶多也就两百多人左右。他做出这一切推论的依据,就是他们优良的装备,他们空中有飞机、地面有坦克大炮,海上有潜艇,反观志愿军,他们手里最强的武器,仅仅只是大炮,而且并不是每一个师都有。

只是高傲的范佛里特万万没想到,这场他预计6天之内就结束的战争,却打了四十多天,他认为依托强大的火力,志愿军会一触击败,然而事实却狠狠地抽了范佛里特一个响亮的耳光。

1953年6月13日,上甘岭战争爆发。上甘岭上的597.9和537.7高地,是我军三八线防护线上的制高点,如果上甘岭失守,那志愿军在平康平原上就成了活靶子,所以上甘岭必须掌握在我军的手中。

双方在597.9和537.7展开你争我抢的车轮战,这两个高地几经易主,甚至白天时上甘岭还在美军手中,到晚上时,上甘岭就会在志愿军的手中。

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敌人的炮火会将我军阵地挨个扫一遍,为了躲避敌人疯狂的扫射,战士们不得不退守到坑道里去。

为了能掌握第一手的战况,随时调整作战部署,秦基伟将指挥部也搬到了坑道里。他在坑道指挥部不眠不休七天七夜,眼珠子都熬红了,他硬是一眼都没眨,根据战况随时调整作战部署。

战士们弹尽粮绝,可后方的补给在敌人疯狂的炮火封锁下,连一颗子弹,一个窝头都送不上去,补给部队一批批的往上冲,又一批批的倒下去。

这一幕刺疼了秦基伟的心,他给炮营师长打去电话,要求炮兵营将24门“喀秋莎”大炮咬住敌人的火力点轰炸,为后勤补给争取一线机会。

就这样后勤补给部队,卧在一个个的弹坑里,一点点的将子弹和食物送上了上甘岭,只是上甘岭战地的惨状,让后勤部队红了眼眼眶,只见地表面上的防御工事都被敌人的大炮和飞机给炸平了,战士们只能在坑道狭小的空间里躲避,伤员,烈士,都运送不出去,这使得狭小的坑道更加拥挤。

然而就是在这样拥挤的坑道里,战士们却坚守了四十多天,将阵地牢牢的守住了,这一次后勤的补给也给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打的最艰难的一次,可越是艰难的战争,越是考验指挥官必胜的毅力。上甘岭一战让全世界认识到新中国的实力,证明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军的钢铁还要硬。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毛主席的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毛主席的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从朝鲜战场回国,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毛主席问他:“怎么样?上甘岭的美国佬好打吗?”毛主席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