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作者: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我们提到近代的奥斯曼帝国,一般会想到“西亚病夫”。然而欧洲人从来没有用过“西亚病夫”指代奥斯曼,而是用的“欧洲病夫”。为何奥斯曼帝国会被称为“欧洲病夫”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欧洲病夫由来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825年12月,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成为沙俄君主。他即位后迅速巩固了对国内的统治,然后继承历代沙俄君主蚕食欧洲领土的野心,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

当时奥斯曼帝国衰弱不堪,在尼古拉一世眼里简直就是待宰羔羊,成为沙俄重点入侵的对象。1828年—1829年,沙俄通过第九次俄土战争,成功吞并了原属奥斯曼的多瑙河流域和高加索山脉的大片地区。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831年—1833年,奥斯曼帝国埃及省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为了向叙利亚扩张,于是公然对伊斯坦布尔朝廷开战,挑起了埃及—奥斯曼战争。然后埃军就大败奥军,直逼帝都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被迫向世仇沙俄求救,与尼古拉一世签订了对自身极为不利的《洪基尔-斯凯莱西条约》。事前马哈茂德二世对大臣叹息说:“落海者为了求生,即使是毒蛇也必须紧抱!”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然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王国、沙俄担心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扩张会威胁近东的势力均衡,便出面阻止埃及北扩。接着埃及就在英法俄等欧洲列强的压力下宣布停战,结束了此次战争。

随后尼古拉一世就拉拢奥地利首相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双方一起瓜分奥斯曼,还称呼奥斯曼为“博斯普鲁斯海峡病夫”(君士坦丁堡即位于该海峡沿岸),但奥地利为了遏制沙俄向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而予以拒绝。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852年,尼古拉一世准备对奥斯曼发起新的战争,便对与他会面的英国首相约翰·罗素说:“奥斯曼只不过是一个重病缠身且即将死去的病人,我们必须在他倒下去之前做好一切安排。”

1853年,约翰·罗素在沙俄发动第十次俄土战争的前夕,公布了他与尼古拉一世的谈话,称奥斯曼为“Sick man of Europe(欧洲病夫)”。随后欧洲各国就普遍采用“欧洲病夫”的说法来指代衰弱无能的奥斯曼帝国。况且奥斯曼帝国一直以欧洲国家自居,首都也是位于欧洲一侧的君士坦丁堡,所以其实并不存在什么“西亚病夫”的说法。

二,奥斯曼与欧洲病夫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299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的部落首领奥斯曼一世自称苏丹,由此建立了奥斯曼帝国。随后奥斯曼就走上了飞速扩张的道路,持续扩张长达400年,建立起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同时奥斯曼强大的军事能力不仅让自己成为欧洲东部无可置疑的霸主,更让欧洲人感到十分吃惊与害怕,成为威胁他们200多年的噩梦。

19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已不复昔日的辉煌,在欧亚非三大洲的统治也摇摇欲坠。先是在对付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战争中失利,失去了对匈牙利等地的控制;后是在对抗沙俄入侵中的战争屡次失利,逐渐失去了对克里米亚半岛及黑海北岸的控制。此时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更是在沙俄的挑唆下纷纷反叛,严重动摇奥斯曼对欧洲领土的统治。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853年俄土战争爆发后,英法迅速派兵支援奥斯曼对抗沙俄,成功粉碎了尼古拉一世南扩的企图,使得摇摇欲坠的奥斯曼帝国得以续命半个多世纪。奥斯曼也因此与欧洲病夫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绑定,直到帝国覆灭。

三,后世用法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1914年,奥斯曼帝国加入同盟国阵营对协约国作战,结果1918年同盟国战败,奥斯曼也走向解体。1922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六世被军事将领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废黜,奥斯曼帝国由此灭亡,也不再被人称呼为欧洲病夫。

20世纪初,欧洲病夫的说法更广为流传,也被人们用来称呼奥斯曼帝国以外的欧洲国家。例如1917年的沙俄在军事上接连惨败,国内反抗运动此起彼伏,就被美国称为欧洲病夫。

奥斯曼帝国称霸欧洲数百年,为何后来被西方列强称为“欧洲病夫”

此后欧洲病夫的范围逐渐扩大,只要是经济发展迟缓或国民的亚健康等存在问题,都会被称为欧洲病夫。例如1970年代的英国因为经济疲软而被称为欧洲病夫,而其下属的构成国苏格兰更是因为居民的健康存在问题而获称欧洲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