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作者:南方都市報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我們提到近代的奧斯曼帝國,一般會想到“西亞病夫”。然而歐洲人從來沒有用過“西亞病夫”指代奧斯曼,而是用的“歐洲病夫”。為何奧斯曼帝國會被稱為“歐洲病夫”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歐洲病夫由來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825年12月,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維奇成為沙俄君主。他即位後迅速鞏固了對國内的統治,然後繼承曆代沙俄君主蠶食歐洲領土的野心,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

當時奧斯曼帝國衰弱不堪,在尼古拉一世眼裡簡直就是待宰羔羊,成為沙俄重點入侵的對象。1828年—1829年,沙俄通過第九次俄土戰争,成功吞并了原屬奧斯曼的多瑙河流域和高加索山脈的大片地區。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831年—1833年,奧斯曼帝國埃及省總督穆罕默德·阿裡帕夏為了向叙利亞擴張,于是公然對伊斯坦布爾朝廷開戰,挑起了埃及—奧斯曼戰争。然後埃軍就大敗奧軍,直逼帝都伊斯坦布爾。

奧斯曼蘇丹馬哈茂德二世被迫向世仇沙俄求救,與尼古拉一世簽訂了對自身極為不利的《洪基爾-斯凱萊西條約》。事前馬哈茂德二世對大臣歎息說:“落海者為了求生,即使是毒蛇也必須緊抱!”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然後大不列颠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法蘭西王國、沙俄擔心穆罕默德·阿裡帕夏的擴張會威脅近東的勢力均衡,便出面阻止埃及北擴。接着埃及就在英法俄等歐洲列強的壓力下宣布停戰,結束了此次戰争。

随後尼古拉一世就拉攏奧地利首相克萊門斯·文策爾·馮·梅特涅,提議雙方一起瓜分奧斯曼,還稱呼奧斯曼為“博斯普魯斯海峽病夫”(君士坦丁堡即位于該海峽沿岸),但奧地利為了遏制沙俄向巴爾幹半島的擴張而予以拒絕。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852年,尼古拉一世準備對奧斯曼發起新的戰争,便對與他會面的英國首相約翰·羅素說:“奧斯曼隻不過是一個重病纏身且即将死去的病人,我們必須在他倒下去之前做好一切安排。”

1853年,約翰·羅素在沙俄發動第十次俄土戰争的前夕,公布了他與尼古拉一世的談話,稱奧斯曼為“Sick man of Europe(歐洲病夫)”。随後歐洲各國就普遍采用“歐洲病夫”的說法來指代衰弱無能的奧斯曼帝國。況且奧斯曼帝國一直以歐洲國家自居,首都也是位于歐洲一側的君士坦丁堡,是以其實并不存在什麼“西亞病夫”的說法。

二,奧斯曼與歐洲病夫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299年,奧斯曼土耳其人的部落首領奧斯曼一世自稱蘇丹,由此建立了奧斯曼帝國。随後奧斯曼就走上了飛速擴張的道路,持續擴張長達400年,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同時奧斯曼強大的軍事能力不僅讓自己成為歐洲東部無可置疑的霸主,更讓歐洲人感到十分吃驚與害怕,成為威脅他們200多年的噩夢。

19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已不複昔日的輝煌,在歐亞非三大洲的統治也搖搖欲墜。先是在對付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戰争中失利,失去了對匈牙利等地的控制;後是在對抗沙俄入侵中的戰争屢次失利,逐漸失去了對克裡米亞半島及黑海北岸的控制。此時巴爾幹半島各民族更是在沙俄的挑唆下紛紛反叛,嚴重動搖奧斯曼對歐洲領土的統治。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853年俄土戰争爆發後,英法迅速派兵支援奧斯曼對抗沙俄,成功粉碎了尼古拉一世南擴的企圖,使得搖搖欲墜的奧斯曼帝國得以續命半個多世紀。奧斯曼也是以與歐洲病夫維持了半個多世紀的綁定,直到帝國覆滅。

三,後世用法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1914年,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陣營對協約國作戰,結果1918年同盟國戰敗,奧斯曼也走向解體。1922年,奧斯曼蘇丹穆罕默德六世被軍事将領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廢黜,奧斯曼帝國由此滅亡,也不再被人稱呼為歐洲病夫。

20世紀初,歐洲病夫的說法更廣為流傳,也被人們用來稱呼奧斯曼帝國以外的歐洲國家。例如1917年的沙俄在軍事上接連慘敗,國内反抗運動此起彼伏,就被美國稱為歐洲病夫。

奧斯曼帝國稱霸歐洲數百年,為何後來被西方列強稱為“歐洲病夫”

此後歐洲病夫的範圍逐漸擴大,隻要是經濟發展遲緩或國民的亞健康等存在問題,都會被稱為歐洲病夫。例如1970年代的英國因為經濟疲軟而被稱為歐洲病夫,而其下屬的構成國蘇格蘭更是因為居民的健康存在問題而獲稱歐洲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