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云雷和董宇辉的神配合

作者:弘煦

这几天我的生活被张云雷和董宇辉这两个人的歌声,笑声,说话声,讲课声充斥着,感觉不再那么单调了。他们两个人配合得很好,是在我的手机里配合得很好,得到快乐多么的简单,只要把人物搭配好,快乐就来了。

董宇辉卖西红柿,张云雷就进厨房做了加西红柿的泡面,于是云雷泡面就产生了。

董宇辉卖火锅底料,张云雷马上就开始吃火锅了,看到网上贴出了张云雷做麻辣菌菇鸳鸯锅的图片。你的语言就是我的行动,两个人神配合,简直天衣无缝。

张云雷和董宇辉的神配合

你看董宇辉卖火锅底料时为你描绘的,或朋友相聚,或三口之家在万家灯火之时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场景,随口而出的小作文,顺手拈来的词句闪着智慧的光。你的眼前仿佛看到张云雷坐在桌边优雅的吃着火锅,只有张云雷的这份优雅能配上董宇辉的小作文。张云雷不善言辞,说不出董宇辉那种让你想起诗与远方的句子,但他的举止给你感觉他就是诗与远方,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

张云雷和董宇辉的神配合

同样一个《昭君出塞》的故事,董宇辉是讲这段历史,出塞的年代(汉元帝)和目的(和番),通过这个故事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他是以幽默的方式讲的,还拿自己的长相做了比方,是动态的,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下,王嫱是其中一个留下名字的和亲宫女,他是理智的讲,没有掺杂个人情感。

张云雷用东北小曲唱《昭君出塞》,唱的是昭君要离开故土到一个陌地方那份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忧怨,他的唱是催泪的,用足了感情,是静态的,就是在这一刻,王嫱这个宫女留恋地告别过去的生活忐忑地迎接新生活内心的彷徨无依,张云雷的声音一出来就会把心中的哀伤情绪撩拨起来,我一直觉得张云雷是在用灵魂唱,无论是唱什么都是把情感投入到灵魂的最深处,一下把你拉进故事里,让你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声音走,那种平静的悲伤一字一句娓娓道来,象在对面诉说着,这种唱法很难模仿,也很难驾驭,这也是他的独到之处。由张云雷和董宇辉两个人配合把《昭君出塞》演绎得淋漓尽致。

(我觉得东北小曲《昭君出塞》的词很好,满满情感的宣泄:汉王的恩情重,君妃泪不干,桃花粉面带霜寒。奴本是良家女,奉旨上金銮。容貌招人怨,红粉去和番。辞别了三宫院,拜罢了文武官。长安辞王驾,哭出了雁门关。古道西风声声叹,怀抱琵琶对谁弹。这处处无人烟,小奴家不团圆。)

董宇辉讲《史记》,讲《诗经》,讲《唐诗》《宋词》,讲《素书》,让人明白以史为鉴,以史为镜,这是前进路上的指路明灯,在迷茫时指引方向。

张云雷和董宇辉的神配合

张云雷唱《高亮赶水》《太公卖面》《五龙捧圣》这些历史故事,让人知道倒霉不是永远,不要失了勇敢与良善。

历史没有欺骗,几千年的经典传承不能断。

一个是万宝曲库,一个是移动的图书馆,优秀不论你是在做什么,是你做好了什么。张云雷可以为一个问题儿童开演唱会,董宇辉可以为一个贫困学生交学费,所做的事不一样,但这份良善这份至真至诚的心是一样的。

买生活用品,买谁的不是买,买董宇辉卖的生活用品还附带着生活文化,无形中感觉象自己也有了点文化。看谁唱不是看,看张云雷唱能让你感受到你在被认真对待着,感觉自我人格也得到了升华。人海茫茫,谁又不是在推销自己呢,推销得好就是能力,推销得好产品好也是关键,台上10分钟,台下10年功,没放盐的菜不能总吃,没有内容的书包装的再精美也没多少人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背后的故事永远比台上的正篇长。

董宇辉用语言告诉你什么是坚强,在书海中翱翔去提炼能让人坚强的词汇凝练出一段段简短的句子。张云雷用行动给你示范坚强什么样,站在台上因疼痛低头咬牙擦汗,抬起头时依然倔强地面带微笑,就像刚刚擦汗的不是他一样。

董宇辉告诉你要有梦想,张云雷身体力行示范怎样追逐梦想。

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热爱,他们是一样的。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骄子,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时代贡献着力量,是有为青年,是榜样,是脊梁,是挖掘不完的宝藏,闪着光把崎岖的路照亮。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们,因他们的出现满足了很多人对知识和真诚的渴望,对优秀和美好的向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净土,等着懂得珍爱的人来耕种。

神配合得靠自己搭配,我可以把张云雷和董宇辉搭配在一起,你可以把孔子和杜甫的文字配合在一起看,这也是穿越时空的配合。你也可以把《道德经》和《西游记》一起看,也说不定能看到不一样的内容。

张云雷和董宇辉的神配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