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作者:岛主说事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在二战德军作战史上,有许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战例,有些指挥官依靠个人卓越指挥才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比方说隆美尔在北非作战时,把个人才华发挥到极致,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美誉;但也有些指挥官因与上级指挥意见相左,被战场就地解职,比方说莫斯科战役时,阿道夫一下子就解除了德国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以下多名高级指挥官的职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闪击战之父”的古德里安。俗话说,战场换将是兵家大忌,德军在莫斯科战役最关键时刻更换一大批高级指挥官,到底对后续作战带来多大影响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下1942年的苏德战场,阿道夫亲自担任陆军总司令后,战场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莫斯科战役,闪击战首遭败绩,战场换将迫不得已。

应该说,苏德战争打响前,德军统帅部在如何使用国防军高级将领方面还是动了许多脑筋的,一些有资格的老将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主要是阿道夫为了拉拢国防军为其所用,以弥补党卫军的中坚力量还没建立起来的缺陷。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不过,德国国防军在战争初期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无论是闪击波兰还是占领西欧,包括苏德战争打响以后,三个集团军群的进展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这一时期,阿道夫对一线的指挥还是比较认可的。

但莫斯科战役后期,或者说从1941年的冬季到来开始,国防军的表现就让阿道夫担心起来。一方面,因保障和后勤补给与装甲快速机动脱节,闪击战在莫斯科前线遭遇瓶颈。由于1941年6月22日战争开始,德军一直在不停地进攻再进攻,根本就没有停下来休整的时候,即使大量围歼了苏军的西线主力,但自身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需要停下来休整和集中力量。

另一方面,严寒气候来临,德军的后勤保障和战场环境,迫使德军不能继续发动进攻。从11月初开始,一线指挥官们开始出现消极作战情绪,首先是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建议暂缓进攻,准备第二年春天再战;接着是古德里安向集团军群提出书面报告,同样建议暂缓进攻莫斯科,以便集中力量为1942年春季作战作准备。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从这个层面讲,在德军内部出现消极作战情绪的关键时刻,1941年12月5日,苏军又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大反攻,第二天古德里安就命令第2装甲集团军撤出了战场,此时,阿道夫担心德军的撤退会重走拿破仑兵败莫斯科的老路,于12月19日一下子解除了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以下多位高级指挥官的职务,其中还包括中线德军总司令博克、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施泰特以及第2第4装甲集团军的司令古德里安和霍普纳等人。

其次,战场换将兵家大忌,直接影响到1942年的春季作战。

有人说,德军在莫斯科战役关键时刻临阵换将,是应了那句俗话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如果不解除这些人的职务,德军的损失将会更大,如果全线撤退真会重蹈拿破仑的老路。

实际上,事物要一分为二地看,像苏德战争那么大的战场,德军一下子调整一大批高级指挥官的职务,等于重新对巴巴罗萨计划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在1942年1月13日北线总司令老勒布元帅也被解职以后,整个东线战场完全处于阿道夫一人指挥之下,都说将熊熊一窝,这时候就看他的指挥才能是否比这些老元帅们更精明更有智慧了。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但事实狠狠地打了德军的脸,无论是夏季作战的“蓝色方案行动”,还是贯穿全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阿道夫不仅没有拿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还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放弃了占领高加索的幻想,战场主动权也全部转到了苏军手中。

有人提出,德军在1942年的作战失利跟解除高级指挥官有什么联系呢?表面看好像没什么关联,但认真地分析就会发现,不仅关系重大,而且影响大了去了。

一方面,阿道夫亲自担任总司令,一线指挥官唯命是从。对一支军队来讲,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是起码的准则,但从战场环境来考虑,如果一线指挥员没有主观能动性,那执行命令就是削极和片面的。拿1942年德军三个集团军群的作战指挥来讲,除了南线曼施坦因来了以后稍有起色,中线和北线基本上都是唯命是从,有些战役甚至被苏军打回了原形。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另一方面,失去了原班人马助力,德军的弯子拐得太大。从战后总结的角度看,德军在1942年改变打法是没有毛病的,放弃进攻莫斯科等主要城市目标,转向占领高加索的能源和切断苏军的后勤补给,无疑是对巴巴拿萨计划的正确修正。

但德军在执行任务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这其中就有指挥上面上下两层皮,保卢斯没有执行曼施坦因向外突围的命令,就是因为阿道夫派了通信员在第6集团军执行双重领导任务,光有曼施坦因的命令是不够的。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在1942年的作战虽然在宣传上始终贯彻在占领地区寸土不让的策略,但在作战指挥上明显没有前期机动和灵活,说明大批有经验的指挥官被解职对战场形势会带来重大变化,对莫斯科战役来说,不仅是错上加错,还是对后续作战判断失误的雪上加霜。

二战莫斯科战役,为何大批将领被解职是错上加错,影响1942年作战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战场换将意义是重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从后续作战可以发现,如果阿道夫确实是一位指挥有方的优秀指挥员,他就不会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分散兵力,更不会在兵力和后勤保障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时跟苏军展开斯大林格勒和勒热夫两场大战,这种不利局面直到1943年3月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打赢反击战才有好转,但战场主动权已经易手,曼施坦因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