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科学家发现古代有袋类动物新种 揭示袋熊掘洞行为演化

作者:MtimeTime.com
科学家发现古代有袋类动物新种 揭示袋熊掘洞行为演化

2500万年前新物种Mukupirna nambensis的恢复地图,在同一地点出土了硬尾鸭和火烈鸟。(彼得·肖滕绘画)

北京6月26日电(新华社孙子发)《自然科学研究》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近日发表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南澳研究人员发现并报道了一种古袋鼠新物种,该种是已知最古老的澳大利亚袋鼠之一,其解剖学特征有助于学术界更好地了解现代袋鼠的进化及其典型的挖掘行为。

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罗宾·贝克(Robin Beck)和其他人发现,这块化石可以追溯到更新世晚期(约2500万至2600万年前),属于袋鼠亚目的的新物种。

曾经是袋鼠进化群体中最多样化的群体之一,只有三个物种和考拉仍然活着。Robin Baker等人将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为"Mukupirna nambensis",源自艾尔湖和弗鲁姆湖附近的Dieri和Maliyangapa语言,估计重143-171公斤,约为现有袋鼠物种重量的五倍。

科学家发现古代有袋类动物新种 揭示袋熊掘洞行为演化

一张新物种头骨的化石照片,头骨的正面在图片上方,长19.7厘米。(摄影:格里菲斯大学的Julien Louys和索尔福德大学的Robin Beck)对于自然研究项目

作者说,从骨骼中发现的一些解剖学特征指向洞穴挖掘行为,例如在洞穴挖掘动物中常见的前臂的适应性。然而,先前出土的可追溯到后来的化石证据表明,Mukupirna比后来的近亲更不适应洞穴挖掘行为。这与新属一起表明,Mukupirna可能没有现代袋鼠的真正挖掘能力,但有可能通过刮擦来提取表面以下的食物,例如植物根。

Robin Baker等人在论文中还指出,现有袋鼠物种的另一种典型适应性是一种特殊的臼齿,它可以连续生长,但在Mukupirna中却没有,这表明用于挖掘的骨骼解剖学早于袋鼠进化过程中的牙齿变化。(完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