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作者:燕赵大仙人

峥嵘岁月稠:追忆我来曲阳教书这六十年

(长篇连载七)

陆懿德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晚年中的陆懿德老师(摄影 郭晨峰)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晚年中的陆懿德老师(摄影 郭晨峰)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陆懿德夫妇(摄影 郭晨峰)

我们说明来意以后,工人师傅就很爽快地同意,让我们参观学习了他们铝屑回收的全过程。

他们用的是反射式熔化炉,我们就很快画好了炉子的图纸,量好了尺寸,又里里外外很仔细地看清楚。

原来铝屑炉内的温度是个关键,温度越高铝屑就会变成灰粉末,炼不成铝水。而是当铝屑在炉内烧红的时刻,就要立刻将烧红的铝屑倾倒在炉子外面的大铁锅里,这时要赶紧加上一种化学药品,名叫氟硅酸钠的溶剂(或是叫催化剂)主要作用是降低铝的熔点,使烧红的铝屑瞬间化为液体——这一步是铝屑回收的关键的关键。

工人师傅们毫无保留地把这些要点传授给了我们,我们感到非常感激和兴奋。

回到曲阳后,我们先开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把铝屑变成了铝液。

厂领导和工人们亲眼见到了铝液也是无比的高兴,决定立刻建立回收炉。

当时,我们学校和县机械厂共同协议,把机械厂作为学生们的“学工”基地开展回收铝屑。由厂方供应原料、设备等,学校出人,这样厂方也不增加工人,学校的学生又有了勤工俭学的基地。

在建回收炉的时候,没有现成的地方,只有在机械厂的最东头有一块低洼地,容易积水,并不利于建炉,况且地面上还堆积了一些笨重的旧机床,移动起来也非常不方便。

但是,这些不利条件和困难在学生们艰苦的劳动以后,全部克服了!就这样,在厂子最东头增加了一座熔炉和一个高高的烟囱。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陆懿德老师在上课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陆懿德老师参加保定地区教育战线“双先”表彰大会

在我的带领下,当第一炉废铝屑化成铝水流入模具,形成了一块块大铝锭的时候,人们高兴地欢呼跳跃,还放起了鞭炮!并向县政府及工业部门的领导报喜!这还引来了不少人的参观!

临近县区的有关单位闻讯后,也把他们的铝屑运过来,让我们加工成铝锭。在生产正常运转以后,每天生产的铝锭约有一吨左右,当时铝合金的价格是每吨三千元,我校师生一共在县机械厂干了一年多,所生产的铝锭近千吨,也给厂子增加了不少收入。当时县机械厂要送我一块铝锭作为纪念,我婉言谢绝了。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废铝屑

回收铝屑

曲阳发现了铜矿?!我们学校一位化学老师在北马古庄村北野地里偶然捡到几块石头,从外观上看,有黄色也有绿色的铜锈,经过初步检验里面含有铜元素,他便把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了县委、县政府。

县里领导也特别重视,后来在原地及附近地段,又发现了一些类似的矿石,由此推断附近可能有铜矿。

县里还专门成立了铜矿办公室,调来专人负责这件事,究竟含量多少,能否开采,谁也说不清楚。

当时,我的建议是,不要盲目地干,可以请专业地质单位的人来,到实地勘测鉴定一下。

当时,河北省地质三队就在保定地区的易县,于是就派我带着一兜子石头样品赶到易县。当我说明来意后,拿出样品给专业人士一看,他们说:这确实是含铜的石块,但是铜的含量不高,在地壳中分布得特别零散,专业名称叫鸡窝矿,不值得开采,也没有办法开采。

于是,我就带着地质队的鉴定结果汇报给了县里领导,这样也避免了盲目开采所造成的人力、物力损失。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省市县教育部门领导看望陆懿德老师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陆懿德老师与教过的高中毕业生合影

陆懿德老校长:我来曲阳教书这60年(连载七:追忆回收铝屑往事)

陆懿德老师与教过的高中毕业生合影

(责任编辑:郭晨峰)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