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作者:燕趙大仙人

峥嵘歲月稠:追憶我來曲陽教書這六十年

(長篇連載七)

陸懿德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晚年中的陸懿德老師(攝影 郭晨峰)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晚年中的陸懿德老師(攝影 郭晨峰)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陸懿德夫婦(攝影 郭晨峰)

我們說明來意以後,勞工師傅就很爽快地同意,讓我們參觀學習了他們鋁屑回收的全過程。

他們用的是反射式熔化爐,我們就很快畫好了爐子的圖紙,量好了尺寸,又裡裡外外很仔細地看清楚。

原來鋁屑爐内的溫度是個關鍵,溫度越高鋁屑就會變成灰粉末,煉不成鋁水。而是當鋁屑在爐内燒紅的時刻,就要立刻将燒紅的鋁屑傾倒在爐子外面的大鐵鍋裡,這時要趕緊加上一種化學藥品,名叫氟矽酸鈉的溶劑(或是叫催化劑)主要作用是降低鋁的熔點,使燒紅的鋁屑瞬間化為液體——這一步是鋁屑回收的關鍵的關鍵。

勞工師傅們毫無保留地把這些要點傳授給了我們,我們感到非常感激和興奮。

回到曲陽後,我們先開始進行小規模的實驗,把鋁屑變成了鋁液。

廠上司和勞工們親眼見到了鋁液也是無比的高興,決定立刻建立回收爐。

當時,我們學校和縣機械廠共同協定,把機械廠作為學生們的“學工”基地開展回收鋁屑。由廠方供應原料、裝置等,學校出人,這樣廠方也不增加勞工,學校的學生又有了勤工儉學的基地。

在建回收爐的時候,沒有現成的地方,隻有在機械廠的最東頭有一塊低窪地,容易積水,并不利于建爐,況且地面上還堆積了一些笨重的舊機床,移動起來也非常不友善。

但是,這些不利條件和困難在學生們艱苦的勞動以後,全部克服了!就這樣,在廠子最東頭增加了一座熔爐和一個高高的煙囪。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陸懿德老師在上課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陸懿德老師參加保定地區教育戰線“雙先”表彰大會

在我的帶領下,當第一爐廢鋁屑化成鋁水流入模具,形成了一塊塊大鋁錠的時候,人們高興地歡呼跳躍,還放起了鞭炮!并向縣政府及工業部門的上司報喜!這還引來了不少人的參觀!

臨近縣區的有關機關聞訊後,也把他們的鋁屑運過來,讓我們加工成鋁錠。在生産正常運轉以後,每天生産的鋁錠約有一噸左右,當時鋁合金的價格是每噸三千元,我校師生一共在縣機械廠幹了一年多,所生産的鋁錠近千噸,也給廠子增加了不少收入。當時縣機械廠要送我一塊鋁錠作為紀念,我婉言謝絕了。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廢鋁屑

回收鋁屑

曲陽發現了銅礦?!我們學校一位化學老師在北馬古莊村北野地裡偶然撿到幾塊石頭,從外觀上看,有黃色也有綠色的銅鏽,經過初步檢驗裡面含有銅元素,他便把這一情況迅速報告給了縣委、縣政府。

縣裡上司也特别重視,後來在原地及附近地段,又發現了一些類似的礦石,由此推斷附近可能有銅礦。

縣裡還專門成立了銅礦辦公室,調來專人負責這件事,究竟含量多少,能否開采,誰也說不清楚。

當時,我的建議是,不要盲目地幹,可以請專業地質機關的人來,到實地勘測鑒定一下。

當時,河北省地質三隊就在保定地區的易縣,于是就派我帶着一兜子石頭樣品趕到易縣。當我說明來意後,拿出樣品給專業人士一看,他們說:這确實是含銅的石塊,但是銅的含量不高,在地殼中分布得特别零散,專業名稱叫雞窩礦,不值得開采,也沒有辦法開采。

于是,我就帶着地質隊的鑒定結果彙報給了縣裡上司,這樣也避免了盲目開采所造成的人力、物力損失。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省市縣教育部門上司看望陸懿德老師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陸懿德老師與教過的高中畢業生合影

陸懿德老校長:我來曲陽教書這60年(連載七:追憶回收鋁屑往事)

陸懿德老師與教過的高中畢業生合影

(責任編輯:郭晨峰)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