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作者:蜂博士

说到甲虫,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瓢虫捕食害虫或树上的寄生虫,等等,似乎没有多少人把甲虫和蜜蜂联系起来。

然而,大洋彼岸的一些西方国家养蜂业正在遭受一种小甲虫的困扰,而这种小甲虫也出现在我国,人们称之为蜂巢甲虫。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小蜂巢甲虫(小蜂巢甲虫,SHB),也被称为蜂窝甲虫或蜂窝甲虫,属于有翅膀,暴露的甲虫。成虫大小为椭圆形,长约5.7毫米,宽3.2毫米,雌性略大于雄性,颜色为灰色或黑色。幼虫像巢虫一样,呈乳白色,长到1厘米,它们进入土壤并等待飞蛾融化。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蜂巢甲虫的成虫主要以蜂巢中蜜蜂的卵和幼虫为食,这会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其幼虫主要以蜜为食,蜜蜂以食为食,在巢穴脾脏活动时会继续筑坑、破坏洞口,通过巢室之间的巢穴脾脏和盖子会被破坏,蜂群在巢穴中的发育受到影响。蜂蜜也可以由于其破坏而发酵和变质,产生气泡和刺激性气味。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不仅如此,蜂窝甲虫的幼虫还会分泌一种粘稠的物质,这种粘性物质具有难闻的气味,这种难闻的气味在它经过的地方持续存在,粘性物质的气味刺激了蜜蜂,触发了蜜蜂种群的逃逸。一般来说,受感染的蜜蜂群在开箱时会闻到强烈的腐烂橙色。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甲虫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但对当地的养蜂业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它于1996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除了其起源;后来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被发现,这对当地的养蜂业造成了影响。

今天,蜂巢甲虫已经传播到澳大利亚,美洲,亚洲和其他国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已将蜂窝甲虫列为蜜蜂中六种最重要的病原体之一,各国已将其作为检疫目标。

小甲虫也会危害蜂群!早点认识,做好防范

2017年,蜂窝甲虫首次在中国广东省新国镇被发现,对中国蜜蜂造成伤害;幸运的是,该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灾难。

对于蜂巢甲虫可能造成的伤害,养蜂人应做好防控措施:

1、贮存蜂蜜库房要保持清洁,贮存器内相对湿度小于50%;

2、经常清洗蜡屑,适当保存花粉和花粉脾脏;

3、可采用碳二硫化熏蒸贮存巢脾;

4、可在蜂田中撒上漂白剂进行防控。

资料来源:蜜蜂博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