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作者:清爽冰淇淋8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当下,新冠病毒爆发三年,各地采取严防死守、常态化核酸和动态清零举措,有效防范了病毒的蔓延。虽然经济和民生受到重创,但防疫形势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好。

然而,在我们全力防疫的同时,另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精神鸦片——网络游戏,正疯狂跑马圈地,把一个个花季少年陷进无边深渊。

面对一个个消失在游戏世界的鲜活生命,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都会发出正义的呐喊:全面取消网络游戏,还世界一个清静和安宁。

A、接连的悲剧能否唤醒人们的警觉?

2010年11月1日,15岁少年何重因母亲管教不让他打网络游戏,亲手用电线勒死了妈妈。

促使他狠下杀手的是一款叫《地下城与勇士》的网络游戏,令何重六亲不认,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不可自拔。而一旦有人阻止他继续游戏,那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的敌人!

2019年3月18日,江苏省建湖县13岁男孩邵某将母亲杀害,原因是他玩手机游戏,不服母亲管教,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2020年2月24日,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13岁男孩,因不服母亲管教其玩游戏,亲手将与其相依为命的36岁母亲杀害......

除了因游戏杀害亲人之外,这些孩子还有不少因游戏走上自杀。

2005年11月,安徽16岁少年胡彬因沉迷游戏11天而喝农药自杀,花季少年的生命戛然而止。

2008年一13岁少年因不服父亲管教其玩游戏,从4楼跳下身亡。

在网络游戏的全面毒害下,不仅青少年中招,不少大学生和成人也沉迷其中,走上绝路。

据人民网报道,四川某知名私立学校小学段一名女校长,从2014年开始,就沉迷于玩一款名为《大唐无双》的角色扮演类网游,总共花掉三千多万元!

而这些钱,是她为维持游戏的高额投入,七年来不断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诈骗学生家长和亲朋好友,金额高达五千余万元!这么大的一个窟窿,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

最终,她压力过大,不堪重负,于去年六月抛夫弃子,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手握数千万元,不玩豪车,不买豪宅,也没买多少奢侈品,几乎没有用于任何物质享受,却一头扎进了虚拟网游世界之中!这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而这位女校长的3000多万网游投入,终于成为网易游戏公司可观收入的一部分,令企业高管们欣喜若狂。人血馒头,经过网络的漂洗,味道鲜美,已过滤掉血腥与残酷,让网游企业大块朵颐。

一名高中生也因为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暑假里,几乎天天坐着不动玩游戏,结果导致脑梗,年纪轻轻就中风!

更有不少人因玩网游荒废学业的!一些青少年,初中或者高中阶段没读完,就辍学在家,读书的压力怎么说也敌不过网游的诱惑力!

他们既不工作,也不社交,一味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之中而不能自拔!

现在很多小学生,甚至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就已经开始玩网游了!这不得不要引起老师、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搜索不难发现,网游带来的悲剧比比皆是,伤害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让国人痛心,让社会震惊。

虽然国家也开始重视,出台一定的规章制度,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好。因为,只要有游戏存在,巨大的诱惑就在,无论你如何防,总是防不胜防。

除了国内网易、腾讯等企业开发的网游产品外,国外的一些网游产品也进入国内,成为另一个潜在的杀手,无时无刻不在危胁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蓝鲸”游戏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近日,大陆多地出现疑似“蓝鲸”游戏的聊天群,该游戏的组织者吸引的目标人群是10-14岁之间的青少年,要求参与者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威胁,扭曲孩子们的心理,最后直至死亡。

B、网游害处面面观

游戏,是害人不浅的精神鸦片,是消磨人的精神和意志的剧烈毒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沉迷于此,而不可自拔。

学者研究认为,青年少沉迷网游存在以下害处:

一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玩网络游戏是非常耗时间的,尤其是级别高了以后,要升一级,必须花不少时间去练习,否则很难升级了,但级别高了以后,又很难放弃,所以只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玩;这样一来,自然要去买更多的游戏卡和交更多的上网费。

二是影响身体健康。当游戏者把大量的精力用来玩游戏时,自然除了坐在电脑面前外,基本不可能再去做其他事情,这样天长日久,自然对身体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如视力下降、体能下降、饮食无规律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等。长期的坐于电脑前会导致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各种疾患。

三是对心理和精神健康的危害。由于爆破、枪杀等恐怖镜头频繁,许多学生玩家常常情绪不稳定,失眠,有时发生知觉错乱现象,对极其重要的事物会茫然无所知觉。对声音极度敏感,即便轻微的声音也会激动得心跳、冒汗。长期如此,还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症!

四是具有暴力倾向。由于在游戏中经常是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久而久之自然会对游戏者产生一些影响,而这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带到了现实生活中,所以出现一些学生因很小的事情就发生冲突,甚至导致流血事件的发生。

五是语言不文明。在游戏中充满了许多骂人的肮脏语言,个别不文明的玩家还常在公聊里尽情显示其“骂人之能”,这些语言接触多了,自然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脱口而出。

六是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当游戏者把大量时间消耗在虚拟世界时,那他留给现实生活的时间自然就很少了,这样一来,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好现实生活中该做的的每一件事,于是出现成绩下降、上课没精神、逃课、与别人打架等现象。

C反网游路在何方?

7月17日,武汉不少家长聚焦街头,手持标语举行反网游游行,要求国家关闭网络游戏。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对此,一些网游企业竟然认为家长在找事,他们认为游戏能增强孩子的想象力,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他们不认为游戏是精神鸦片,他们歪曲地讲,凡是能让人上瘾的都可以叫精神鸦片,就算你抠地上瘾了,对个体而言也可以说是精神鸦片。麻将、扑克、剧本杀、桌游、广场舞,这些都有一定成瘾性或者心理依赖,你要非要说广场舞强身健体呢,那游戏不也能益智嘛,所以难道都要一概禁止吗?

所以,针对家长的反网游游行,以及呼吁禁止网游的态度,他们认为成瘾的背后是什么才是关键,缺乏自制力,不自律,放纵欲望,并且因此影响了正常工作、生活或者健康。他们无耻地要求家长管住孩子,不让他们成瘾。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从政策层面,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这个文件严格限制了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通知还提出,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响应政策号召,据腾讯官方公众号“鹅厂黑板报”显示,全新游戏维保措施涵盖“双减双打”两部分,将从《王者荣耀》试点,再逐步面向旗下全线游戏普及。

其中,双减包括:1、减时长:将执行比政策要求更严厉的未成年用户在线时长限制,非节假日从1.5小时降低至1小时,节假日从3小时减到2小时。拓展资料: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小学生”)禁止在游戏内消费。

双打则包括:1、打击身份冒用:针对未成年人冒充成年人游戏的情况,将原来的“零点巡查”升级为“全天巡查”,可疑账户全部重新认证。2、打击作弊:积极配合政策,打击用户通过加速器登陆及部分第三方平台买卖成年人帐号的行为。

就在腾讯更新未保措施前夕,多家游戏公司也更新了未保措施。网易在上月底升级了监管保护举措,将在沉迷认证识别等方面添加行为认定更多技术识别手段。多益网络也在不久前发布的《游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1)》中指出,部分核心游戏产品未满18岁的玩家将不允许进入。

看了这些措施,不免让人可笑。为防止网游的伤害,完全可以学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彻底关闭网游,让孩子们没有游戏可玩,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网游的伤害。比如,我们今天的病毒防控,我们提出清零,为啥不公开允许到处投放病毒,再提高每个的免疫力呢?

还有,周末可以让青少年玩,每天玩一小时,这无疑吊起孩子们的胃口,更加难以戒除游戏之瘾。这样的防沉迷举措,看着是为孩子们负责,其实是从政策层面为游戏企业设置了一道保护屏障。

网游公司:未成年人玩游戏出人命,属于缺乏自制力!与游戏无关

游戏,实质是副作用巨大的精神鸦片,不管是成人,还是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轻则费时费钱,一事无成;重则图财害命,酿成一个个悲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我们不能再麻木了,不能再对游戏企业仁慈了,要果断拿出防控疫情的决心和勇气,当断则断,不留后患,全面封杀和关闭各类网络游戏,还网络清朗天空,从制度上和环境上保障中国人的健康成长。

国家兴亡,人人有责。尤其是担当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你们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守护神。游戏不除,你们就是失职;游戏害人,你们就是帮凶;清除游戏,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你们才是人民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