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国媒体《自由报》报道,法国著名导演、新浪潮电影奠基者之一让·吕克·戈达尔于当地时间9月13日(星期二)去世,享年91岁。
让·吕克·戈达尔出生于1930年,是一个法国和瑞士籍导演。幼年时期生活在瑞士,成年之后回到巴黎,开始接触电影。
在巴黎时,他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后来纷纷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先锋,其中包括《电影手册》的创办人安德烈·巴赞、贾克·希维特、克劳德·夏布洛、法兰索瓦·特吕弗、贾克·侯吉耶、雅克·德米等。
他们共同积极推动改革法国电影,并发表宣言。他们认为电影的本质是写实。他们主张运用长镜头和复杂的场面调度来表达视觉讯息,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剪辑。
在戈达尔的电影中,他习惯使用连续的长镜头来展示电影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他也非常擅长使用大量的跳接,看起来有些突兀,却成为新浪潮一代的标志性动作。他的电影通常被视为挑战和抗衡好莱坞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风格。他也把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对电影发展史的丰富知识注入他的电影。
1960年,戈达尔拍摄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精疲力尽》,获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奖。女主角珍·茜宝在戈达尔的镜头下,用她那一头短发和灵动的个性,把全世界迷得神魂颠倒。
1965年,戈达尔凭借科幻电影《阿尔法城》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这部另类的科幻电影创造一个冰冷、黑色、逻辑至上、无情无爱的城市,影响了后续无数科幻导演的创作。
除此之外,《狂人皮埃罗》《法外之徒》《蔑视》《芳名卡门》,六十年代的戈达尔充沛的创作力,让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拍摄了15部长片、8部短片,几乎每一部都称为电影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作品。
至于进入新千年之后,年届七十的戈达尔依旧在尝试电影的新方向。
2001推出的《爱的挽歌》(Eloge de l'Amour),他运用传统电影胶片拍摄前半部,再用数位摄影机拍摄后半部,交融黑白和彩色影像。
2004年的《我们的音乐》(Notre Musique),戈达尔重拾战争作为题材,包括波斯尼亚战争、美国内战、以巴冲突,以表述美国的战场无处不在,即使天堂亦有美国的海军陆战队巡逻。
2014年的《再见语言》和2018年的《影像之书》,是戈达尔最后的两部作品之一,都在重新思考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可能性。前者拆解电影,把作为电影的三大元素声音、影像和叙事分开;而后者则完全放弃拍摄,以现有素材把影像、书籍、音乐经过剪辑创造新的电影。
即使在戈达尔90岁的高龄,他依旧活跃在电影创造的一线,关注世界的现状。2020年,戈达尔选择在Instagram进行直播,主题是关于新冠疫情时期的影像。
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巴黎,巴赞、特吕弗、克劳德、瓦尔达,才华横溢,天才辈出,共同推动了“作者电影”的诞生,以至于今天几乎全世界所有人都默认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电影是导演的创作。
当戈达尔以法国新浪潮一员的身份出现时,谁也没有料到这场革命最终只剩下这一位位不断标新立异的斗士。91岁高龄戈达尔,送走了一位又一位战友、朋友,时至今日终于也轮到他自己了。
“我不会拍符合大众口味的电影”,戈达尔的确如他所说,从来没有成功地从头到尾说完整一个故事,但是他的电影永远都在拓宽电影作为一种创作本身的边界。
再见,戈达尔。再见,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