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作者:遇言不止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她让我们知道,出身永远不是一种绝对的限制,永远有小威这样的姑娘走出了人生的预设,一步一步迈向辉煌。

——遇言姐

上周,在纽约法拉盛公园举行的美网公开赛的门票直接卖爆了!

阿瑟阿什球场的看台夜场门票一度被转售平台炒到7000美元,差不多50000RMB的高价!

整个网球界,哦不,整个体育界乃至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一个女人的告别——塞蕾娜·威廉姆斯!

球迷一直亲切地叫她:小威!对,她还有一个姐姐:大威!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为了庆祝这场告别,小威盛装前来——身穿由她自己设计的耐克裙装,上面装饰有水晶

当晚的法拉盛国家网球中心座无虚席,这座能容纳23771名观众的球场通常只有大满贯决赛时,才会有这样的上座率。

但此时距离冠军之战还有4轮比赛,大家全都来了,因为这是小威的比赛。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时间过了10点,随着一记击球挂网,这场耗时超3小时4分钟的夜场比赛结束了。

41岁的小威在决胜局狂救5个赛点,可惜依旧无力回天,以5比7/7比6(4)/1比6输给了汤姆·贾诺维奇,结束了她辉煌传奇的职业生涯。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谢幕,全场掌声雷动

也是在这同一个球场上,当年只有17岁的小威赢得了她的首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1999年,17岁的小威击败当时如日中天的“瑞士公主”玛蒂娜·辛吉斯,以6比3、7比6胜出

如今,23年的轮回过去了,小威成为当之无愧的“力量、技术、心态的完美结合”,是史上最伟大的女子网球运动员之一。

遇言姐先带你看看她的成绩吧:

  • 23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 14个大满贯女双冠军和2个混双冠军;
  • 整个职业生涯共拿下73个单打冠军;
  • 4块奥运金牌(女单、女双)。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而这些仅仅是小威网球场上的战果,她在其它领域一样光彩夺目:

  • 整个职业生涯狂揽9460万美元奖金,球场外的代言费收入超过3.5亿美元;
  • 身家预估2.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6亿,在美国自主创业女性中排名第90位;
  • 跨界时装界,拥有自主品牌 S By Serena;
  • 跨界电影界,作为制片人,拍有奥斯卡获奖电影《国王理查德》;
  • 跨界投资界,是NFL迈阿密海报队的股东之一,也是UFC赛事(格斗比赛)、美国女足联赛NWSL天使城队投资人之一;
  • 成立了Serena Ventures并投资了60多家公司,其中有16家独角兽公司。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创办的风投公司在纽交所挂牌

遇言姐写起她的故事来,简直就是在写大女主的“爽文”!

贫民窟出身的黑姑娘成为风投女王,最伟大的运动员……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贫民窟出身的天才

大家还记得今年奥斯卡上威尔·史密斯那惊天一巴掌么?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威尔·史密斯因不满主持人克里斯·洛克嘲笑其妻子脱发,怒扇了他一巴掌

如果不是因为那一巴掌,威廉姆斯姐妹才是当晚的主角。

因为获奖的《国王理查德》就取材于她们和父亲的故事。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现实中的小威爸爸vs影片中的“理查德国王”

1981年9月26日,小威出生于密歇根州塞基诺市的一个黑人家庭,后成长于加州的康普顿。

那里是著名的贫民社区——治安混乱,种族冲突极为激烈。

据小威的父亲自己说,他被白人用各种武器袭击过——球棒、酒瓶、手电筒……

“我和白人之间有一场战争,我恨白人就像他们恨我一样。”

一天,理查德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场网球比赛,见一个网球选手赢了4万美元的巡回赛奖金,他突然发现,原来打网球还可以致富,他马上决定培养威廉姆斯姐妹成为网球巨星。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这是温布尔顿网球赛2022年的比赛奖金,确实很可观

这不是理查德的突发奇想,因为作为少数族裔,要想脱贫致富,完成阶级跨越,华人靠一个方式——读书,黑人靠两个方式——运动或RAP!

据说,当时大威只有4岁半、小威只有3岁半,理查德就为她们制定了一份长达78页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对网球一窍不通的理查德,技能全是向一个绰号“老威士忌”的人讨来的,甚至没有正经地付过教练费,请喝酒就权当交学费了。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这个励志的故事也太具电影感了,难怪会被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

别看理查德没网球技能,他鸡娃可不是靠动嘴,而是靠实打实的行动!

那时,他白天训练女儿,夜里打零工挣钱;曾因“占用”了公共球场,被街头混混打到肋骨骨折;也曾因“总是在恶劣天气里带孩子练球”,被邻居们投诉……

小威曾回忆:从小到大,我每天都要担心家门口会发生打架、抢劫、谋杀和枪击,但最终是那种恐惧感驱使我不断前进。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遇言姐现在才算明白了《飘》里面那句——

“Always save something to fear, as you save something to love.”因为恐惧确实能和爱一样,对人起到奋进的作用

小威姐妹成名后,外界一直在苛责理查德这样魔鬼训练自己的女儿,甚至完全没有科学的培养和训练,只是一心想通过她们发财,把她们工具化了。

因为贫困,小时候的大小威姐妹都是用捡来的网球场、用剩下的球练球,所以小威有一句名言:当她闻到新打开网球的味道的时候,那是一种幸福。

但是实际上,白人有钱人家家庭培养有天赋的孩子,靠的也是从小苦练,只不过他们的条件好些,有更好的教练,更棒的球场,更新的网球罢了。

比如享誉世界的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和姐姐希拉里,也是被父母从小魔鬼训练。

同样是姐姐先出道,妹妹后来居上,虽然,最后妹妹作为天才,英年早逝。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两姐妹的故事也被改编为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又名《狂恋大提琴》

这样狂鸡娃最后是悲剧还是喜剧,最终取决于孩子的性格是否能够随之调整成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承受压力。

小威似乎很适合这种方式,同时,她有着极强的好胜心——这是运动员必备的素质。

她曾说过,自己在幼儿园时会因为写不好字母表哭一整夜,然后反复重写。

“我当然知道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但我清楚自己的完美标准是什么,如果达不到就不会停下来。”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除了陪练,理查德在生活的其它方面,对两个女儿控制得很严:

他绝不允许女儿“早恋”,甚至会把女儿高高兴兴拿回家的洋娃娃的脑袋揪掉,因为他不想让女儿和很多黑人女孩一样早早成为母亲(遇言姐写到这里其实是想给理查德一耳光的,难怪美国那么多人讨厌他)。

你看,男人其实最知道“早恋”对于女性的影响。

但理查德并没有把孩子当成“摇钱树”。

当威廉姆斯姐妹在赛场崭露头角之后,他拒绝让她们太早放弃学业,宁愿放弃眼前利益,也要坚持让她们上学,他不愿女儿除了打网球之外,什么都不会。

在女儿的网球事业走上正轨之后,他也选择了适时放手,让女儿去创造自己的前途。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他曾自豪地宣称:“看看网坛的一些前辈,花20年打网球,再花20年解说网球,一辈子光网球就用掉了40年。再看看我的女儿们,读过书,受过教育,拥有自己的公司,知道怎么打理生意。”

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难怪成功后的小威曾感叹:“我爱他(父亲)给我们的力量,我爱他教会我们变得如此坚强。”

所以,无论外界是如何看待这对父女,他们一直感情很好。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改变网坛的技术之王

在威廉姆斯姐妹出现之前,网球一直是个贵族运动。整个女子职业网坛更是“灵教”的天下——姑娘们用精妙的落点、机敏的跑位,作为获胜的武器。

但大威、小威这对儿黑人姐妹花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

那些“技术”型选手在应对“猛女”型选手时,开始难以招架,胜负的天平不断向力量型选手倾斜。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看小威这腿、这手臂,身高175的她,体重70公斤……身材苗条点的姑娘怎么可能接得住她的一击?

媒体却对威廉姆斯姐妹的新打法嗤之以鼻。

小威回忆说:“我们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只是说威廉姆斯姐妹速度快力量大,却故意忽视我们在技术上的优势。”

不过,评论归评论,为了拿奖金,年轻一代的球员都开始注重身体的打造,女子职业网坛也进入到“Strong is beautiful”的阶段。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比如遇言姐很喜欢的俄罗斯选手莎拉波娃,也是一名身高188,体重60公斤的力量型选手

以前,顶级球员真正的大满贯是从1/4决赛开始的,因为前面几轮对于她们来说都太容易了,只要发挥出一半的水平就可以顺利打进16强。

但威廉姆斯姐妹的出现,让所有女球员都上了一个层次——她们必须回到健身房去练力量,必须从第一轮开始就发挥出90%的水平,做好打满7场鏖战的准备。

可以这么说,女子网坛完全能以大小威来作为划分——前威廉姆斯时代和威廉姆斯时代——是她们提高了女子网球作为一项运动的纯粹。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在绝对力量的面前,技巧只能沦为花招

不光如此,2004年美网四分之一决赛时,小威对阵卡普里亚蒂的决胜盘,双方战成平分。

随后小威打出一记反手直线制胜分,现场的线审和电视转播都显示该球为界内球,但当值主裁改判为出界。

根据网球规则,主裁的判罚即为最终判罚,小威输掉了比赛。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赛后的小威没有吃瘪,她对那次关键的误判大加指责。

她的指责和媒体报道迫使美网组委会在赛后发表了紧急声明,先是承认误判并处罚了当值主裁,同时在声明中表示组委会将努力探讨引入鹰眼系统进入现场辅助判罚的可能性。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鹰眼系统由多台高速摄像机组成,能够模拟回放实时球的落点,判断是否出界

2006年,美网正式全面引入了鹰眼系统;第二年,澳网和温网也引入了鹰眼系统。

所有在那之后的网球运动员都应该感谢小威,是她的不懈追责,使这项运动变得更加公平。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身为母亲的“心态之王”

小威的职业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曾被喝倒彩、被质疑过。

2001年,彼时已经分别拿下过大满贯单打冠军的小威、大威,多次在比赛中相遇,上演姐妹内战。

在当年的Indian Wells半决赛中,原本要对阵妹妹的大威因伤退赛,致使妹妹不战而胜,晋级决赛。

此举引发了观众的巨大抗议,有人宣称威廉姆斯姐妹间的输赢由其父亲暗中操控,决赛中,全场观众一边倒地对小威嘘声不断。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最终还是逆转夺冠。赛后,她委屈地和父亲拥抱

夺冠后,小威在更衣室里哭了几个小时。

“我很难忘记当时在印第安维尔斯的嘘声。我感觉我失去了最重要的一场比赛,它也不仅是一场网球比赛,而是追求平等的抗争。”

之后多年里,姐妹俩宁愿被处罚,也拒绝再参加这种比赛。

理查德也愤怒表示:“这是在向整个美国、向维纳斯、向塞蕾娜、向我示威。这让人想到曾经人们对黑人在公众场合下遭受侮辱听之任之……”

而除了黑人的肤色,更大的挑战还来自于她女性的性别。

2017年澳网赛场,小威的大满贯是在她已经怀有两个月身孕的情况下,拿下的。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那年她已经36岁了,已经站在巅峰,可以体面地告别了,但她依然选择在产后回归赛场。

这个决定非常伟大,因为小威是高龄产子,生了孩子后进行了四次大手术,曾经一度连走路都很困难。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的生产过程并不顺利,由于胎儿心跳突然降低,医生不得不紧急实施剖宫产

小威坚持复出,是因为有一个24冠的梦。

当时的她距离这个目标,只差一个大满贯了。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史上获得最多大满贯的女网运动员——澳大利亚的玛格丽特·考特

2018年3月,经历了剖腹产和肺栓塞复发的小威重返赛场,随后连续闯入了当年的温网和美网决赛。

当时,美网组委会不确定小威能在本届美网走到第几轮。

按照惯例,决赛前的获胜方都只能接受简短采访,但小威第一轮获胜后,组委会为她举行了一场近20分钟的致敬活动。

“GREATEST OF ALL TIME”(GOAT,史上最佳)的标语也出现在阿瑟阿什球场四周的LED屏上。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也登上当年《时代》杂志封面,“最伟大”是她的注脚

可惜,之后几年,小威在美网和温网均抱憾而归。

面对仅有咫尺之遥的梦,小威没有后悔过。

她说:“相信我,我从未想过要在网球和家庭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就不会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在外面打球大杀四方,而我的妻子在为我们的家庭忙碌。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喜欢做一个女人,我喜欢怀着奥林匹亚的每一秒。”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小威和女儿奥林匹亚、丈夫亚历克西斯·奥哈尼安

她在VOGUE的采访中说:“我从不喜欢退役这个词,我更喜欢用‘进化’一词来描述下一步的行动。”

身家16亿,贫民窟里走出的她,从网坛明星到风投“女王”

她形容自己前进的力量,是隧道的尽头有一道光。

记者问她“光代表什么”。

小威说:“自由。”

是的,女性不懈地拼搏就是为了在人生的路上,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如今,小威要在人生的下半场,开始以更多、更自由的身份“进化”了。

27年狂揽96冠,这就是小威作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给出的成绩单。

我们祝福她,也谢谢她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优秀比赛和力量。

她让我们知道,出身永远不是一种绝对的限制,永远有小威这样的姑娘走出了人生的预设,一步一步迈向辉煌。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