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作者:大明山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喜欢诗词的朋友们都知道这首【临江仙】,作者就是大明两朝宰辅杨廷和之子,明朝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1488-1559)。

世人皆知杨慎之名,殊不知杨慎的夫人黄娥(1498-1569)也是一代才女,才华绝不在杨慎之下。只不过受古代男尊女卑制度的影响,知名度比杨慎要小一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那一年,当十三岁的杨慎在京城做出《黄叶诗》名震天下的时候,后来十三岁的黄娥的《闺中即事》一诗也别有韵味:

金钗笑刺红窗纸,引入梅花一线香;蝼蚁也怜春色早,倒拖花瓣上东墙。

01 相识

黄娥生于1498年,其父黄珂进士出身,官拜工部尚书,母亲聂氏也是书香门第。受到父母的熏陶,黄峨自幼聪明伶俐,在母亲的教导下,谨守闺训,好学上进,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而对于做诗文、填词曲更有着高深的造诣。

1511年,二十三岁的杨慎考中状元,明武宗钦赐朝服冠带进身翰林院编修。这一年秋天柿子红时,状元郎来拜访父亲的故交黄珂。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偏偏黄大人因公不在家,风度翩翩的杨慎只在黄府看见了一位十二三岁、天真烂漫的小女孩。而这个小女孩正是黄娥。

当黄娥得知这位翩翩公子就是本朝新科状元时,不禁隔着帘子深深地多看了一眼。谁知这一眼就注定了一世情缘,而杨慎万万没想到帘子后面的身影,多年之后风里雨里陪伴了他一生。套用《神雕侠侣》中的一句话“风凌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付终身!”

可以这么说,杨慎的才华有一半来源于他夫人黄娥的激励。

02 相恋

1517年,忧国忧民的杨慎上书明武宗,劝谏武宗不要整日里游山玩水、荒废朝政。结果引得武宗大怒,杨慎只得辞官回到成都,终日里读书自娱自乐。

祸不单行,这一年杨慎的原配夫人病亡。职场和家庭俱失意的杨慎不免心灰意冷。

而这一年,十九岁的黄娥一直也未嫁人。因为此时她一直忘不了心目中的“大哥哥”。于是她写了一首词《玉堂客》:

“东风芳草竟芊绵,何处是王孙故园?梦断魂劳人又远,对花枝,空忆当年……”。

而杨慎听到这首词时赞叹不绝,而且似乎通过这缠绵怨恨的词牌,二十九岁的杨慎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征得父亲的同意,遣人做媒。黄杨二家门当户对,一说即成。于是,杨慎备办丰厚的聘礼,亲往迎娶黄峨。当彩轿到时,倾城震动,人们都争先恐后来看这位“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绰约风采。

这一刻,杨慎感觉人生真的是美妙无比。

黄峨是一位学识渊博、颇识大体的女子。她珍惜光阴,注重学问,常和杨慎一起吟诗论文,弹琴作画,切磋砥砺。她关心国事,心系百姓,竭力鼓励升庵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于是第二年杨慎回京中复职。

03 相别

1521年,荒唐一生的明武宗驾崩,由于没有子嗣,他的堂弟安陆王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即历史上有名的嘉靖皇帝。

1522年,杨慎的父亲、宰辅杨廷和率领群臣和新皇帝嘉靖开始了历史上有名的“大礼仪”之争。结果在1524年,杨廷和被勒令退休。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学生门吏遍天下”的杨廷和一退休,杨慎责无旁贷举起了父亲的大旗,继续和皇帝相争。

最终,杨慎等一百九十多大臣被囚入监狱。杨慎两次受到廷杖,几乎被打死,嘉靖考虑到杨家的影响力,并没有杀他,然后将其谪戍荒凉的云南永昌卫(今宝山)。

黄峨听到这不幸的消息,肝肠寸断,悲愤满腔。她急忙收拾行装,带领仆人,赶到渡口,誓与丈夫同生死共患难。黄峨、杨慎乘船沿着北运河向南行驶,在黄峨的精心护理下,他的杖伤逐渐好转。

可是,朝廷中的奸佞们还不善罢甘休。他们又派遣刺客,伺机暗害升庵。黄峨早有提防,加意保护,刺客们从京城跟到千里以外的山东临清,一直没有下手的机会,只好悻悻离去。

杨慎伤好后,在中途江陵古渡力劝妻子回成都老家。一是朝廷并不允许他带家属,二是永昌卫实在过于荒凉,三是家中老人需要照料。

无奈黄娥只能洒泪分离,谁知这一分别就是三十多年的聚少离多。

04 相望

回到成都后,黄娥悲愤交集,写下了千古名词:《黄莺儿》散曲:

积雨酿春寒,看繁花树残。泥途江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而杨慎看到后自叹自己的意境和字句都赶不上黄峨所作的,愧煞了这位状元郎。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大明第一才子杨慎和夫人黄娥的故事

杨升庵在云南流放期间,著书讲学,传播文化,受到了各族人民的爱戴,但为嘉靖皇帝所不容,每过几年嘉靖就问身边的人:“杨慎过得怎么样啊?”,身边的人就说杨慎的日子很苦,皇帝这才满意地走了。

其实,杨慎在云南日子清苦,但一直受到当地官员特别是云南沐王府的暗中照顾,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

杨慎最大的功劳是在偏僻的云南传播文化,使云南在明朝没有出现文化断层。

杨慎在云南共编纂经史100多部,写诗三千多首,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奠定了其大明第一才子的历史地位。而杨慎自己也承认这其中有夫人一半的功劳。

1559年,杨慎客死他乡。黄娥不惜以花甲之年,赢弱之身,徒步赴云南奔丧。

1566年,隆庆帝继位,杨慎被恢复原官,并追赠为光禄寺少卿。朝廷为了表彰她的功劳,黄峨也被晋封为宜人。

隆庆三年(1569),黄峨病故。她和升庵一样,出活了七十一岁,并实现了与丈夫“生同心,死同穴”的誓愿。

可谓,既是背影惊天下,何必转身乱芳华!

注:图片来源网络,喜欢明史的点点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