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作者:妍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谈起芝英,让人历历在目的除了历史文化名镇,五金工艺店铺,当然要属芝英的美食了。馄饨、小麦饼、烤包子、肉买饼等各色特色美食都是让人难忘的家乡美味。

在炽热的夏季,浙江财经大学“正当食”团队也怀着满腔热情来到芝英古镇开展调研,考察了当地传统美食,并走访了当地传统技艺传承者。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1 暑期实践团队与村委员在芝英古镇镇赋前合照

7月11日上午,在村委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传统技艺一条街。此街位于正街的深处,周围正处于修缮与改造。穿越深巷,我们首先拜访了芝英传统美食肉麦饼的技艺传承者。肉麦饼是永康传统名点,外地称“永康食果”。相传北宋兵部侍郎胡则就很喜欢吃肉麦饼,回到故里,总要吃上几只。肉麦饼饼体饱满、皮黄带软,食之满口香脆。在采访技艺传承者的过程中得知,使得肉麦饼面皮柔软、口感较好的诀窍在于在面团中加入适量细盐。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2-3 团队成员采访肉麦饼技艺传承者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2-3 团队成员采访肉麦饼技艺传承者

随后团队来到当地最具特色的永康馄饨铺之一。永康小馄饨皮薄如纸,馄饨熟了后先倒进大半碗煮馄饨的汤水,拌一下碗底的佐料,再将捞出锅的馄饨倒进碗里。还要在上面撒进几张油炸过的馄饨皮当“签头”,咬起来又脆又香,最后撒上葱花、香菜,这样,一碗馄饨便大功告成。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4-5 团队成员采访永康小馄饨摊主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4-5 团队成员采访永康小馄饨摊主

最后团队也探索了芝英非遗技艺,永康锡雕俗称“打镴”,是流传于浙江省永康市的传统锡作艺术。永康锡雕制品多为酒壶、汤罐等生活用品和婚嫁时的嫁妆,也有拟形香炉、烛台等用器或祥瑞题材的锡制盆景。永康锡艺产品工艺复杂,制出的成品做工精细,质地光亮,带有明显的地域风格,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很强。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6-7 团队成员学习锡雕文化与观摩锡雕制作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6-7 团队成员学习锡雕文化与观摩锡雕制作

去乡村|寻芝英传统美食

图8 团队成员参观天行私塾

在此次暑假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不仅了解品尝了芝英的传统美食,更是深刻感受到了美食之下蕴藏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怀。同时我们也积极倾听当地产业从业者、技艺传承人、基层乡村干部的所思所感,认真学习了当地传统文化,了解了当地各产业发展情况,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芝英镇的“深挖文化内涵,激发古城活力”,进一步加深了对芝英镇乡村振兴的思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