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作者:趣知史馆

看过《西游记》后,你会不会对如来佛祖出门时的坐骑是什么感到好奇?

因为他仅有的几次“出山”都是端坐在莲座之上,但是从其他菩萨、老祖那里可以发现,其实神仙、佛祖们出门有时候也会乘坐自己的坐骑。

好奇的可不止是我们,就连毛主席都曾经问过这个问题。1970年的时候,老挝的国家领导人前来中国访问。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在与会过程中,毛主席就向他提问道:佛祖平时要出门,都骑的是什么牲口啊?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了众人的好奇,老挝领导人究竟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毛主席又为何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法定国教,崇佛老挝

老挝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内陆国家,其北部与大陆接壤,也是世界上仅有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首都名在汉语里被称为“万象”。

因为老挝有着“万象之国”的别称,不然就难以解释汉语中为何会将他的首都译为“万象”,在此前也曾被翻译为“永珍”,不过这种译法并不常见。

老挝的首都在他们国家的语言中,其实是“旃檀之城”的意思,也被称为“檀木之城”,因为城市沿湄公河岸延伸发展,呈新月形,因此万象又有“月亮城”之称。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无论哪一个称号,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其实和“万象”都是不太挨边的,唯一能说得通的,大概就是老挝“万象之国”的别称,当初可能为了方便就直接这样称呼它的首都了。

而它“万象之国”的别称则是要追溯到14世纪中期,在此地由法昂王所建立的澜沧王国政权,它的首都位于琅勃拉邦,后来在16世纪中期时,被时任君主塞塔提腊迁都到了万象。

因为缺乏史料依据,国际学术界对14世纪前的老挝历史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澜沧王国便被认定为老挝历史上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而“澜沧”二字在大陆指的是地名和河流名,意为“波涛汹涌的深绿色河流”,但在老挝语中却是“百万头大象”的意思。

老挝地处东南亚,境内大部分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十分适合大象生存,而大象在佛教中也一直有着较为崇高的地位,尤其是更为少见的白象。

老挝在1707年澜沧王国覆灭后,便一直经历分裂战乱,先后成为泰国、清王朝的附属国,近代时期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还一度遭到了日本的占领。

连年的战乱也是导致当地百姓信奉佛教的一大原因,65%的老挝国民都信奉着佛教,而其中信奉的又大多是上座部佛教,属于南传佛教的一种。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1961年,老挝通过宪法确立了佛教在本国的国教地位,其实除了佛教之外,老挝还有人信奉原始拜物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不过和佛教比起来,这些都是“小儿科”了。

一提到佛教,最绕不开的一位当属释迦牟尼。而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或许如来这个名字大家会更熟悉,当年《西游记》的热播更是让大家都记住了那位宝相庄严又面带慈悲的如来佛祖。

“如来”是佛的十大称号之一,可以分为真身如来和应身如来,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还有一种解释是“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

在大陆民间,大家一般都称呼其为“我佛如来”、“如来佛”,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所以两个之间只能称呼一种。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其实通俗一点的话,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职称,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主席、总统。而就像是我们提起主席,一般都会想到毛主席一样。

在佛教中,如来也通常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但是如来也并非其专称,而是一种对圣人的敬称。

在老挝这种佛教气氛浓厚的国家中,民众对佛教更是有着较为广泛的理解。

因此,了解这一点的毛主席,在老挝领导人访问大陆时,便以宗教为契机来切入了话题。

如来坐骑?妙用典故

1970年7月,老挝人民革命党总书记凯山·丰威汉访问中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毛主席和一众中央领导的热情接见。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因为知晓老挝大部分人都信奉佛教,甚至还将其定为了国教。所以在商谈过要事后,毛主席便和凯山·丰威汉聊起了佛教相关的话题。

在最开始,为了引出接下来的话题,毛主席还特意挑了个挺有“难度”的开场提问:“老挝的首都叫万象,我一直搞不清楚,这个名字是从何而来的?”

凯山·丰威汉略略思考了一会,回答:“应该是老挝盛产大象吧,每当国内举行盛大隆重的庆典时,都会装扮大象进行游行,以前的国王在这种时候也会骑着大象与民同乐。”

看着毛主席兴致勃勃的样子,凯山·丰威汉没想到毛主席对这些如此感兴趣,不由得多说了几句:“其实,大象在我们国家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白象最为名贵,因为……”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凯山·丰威汉似乎想到了什么,突然收住了声音,在场人顿时都诧异地向他看过去。凯山·丰威汉的脸色好像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尴尬时刻憋红了,但是他依旧是支支吾吾没开口。

毛主席应该是看出了他的顾虑,便又主动开口问道:“我记得佛教是你们的国教,那你能不能解答我一个疑问,佛祖平时出门都会骑什么牲口?”

相信看过86版《西游记》的都会有这个疑问,唐僧一行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而这些磨难里有不少遇到的妖怪都是神仙菩萨的坐骑偷偷下界造成的,好像大部分已经能腾云驾雾的神仙们都少不了一个代驾坐骑。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太上老君的青牛、太乙救苦天尊的九头狮子、南极寿星的白鹿,这些是道教神仙的;文殊菩萨的狮子、普贤菩萨的黄牙老象、观音菩萨的金毛犼、地藏王菩萨的谛听,这些就是佛教的了,就连牛魔王都有辟水金睛兽。

但是在里面有着“实力天花板”之称的如来,我们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的坐骑。哪怕成神成佛了,也是会根据资历、实力之类的排个高低上下。

有自己的坐骑无异于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智能豪车,那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赴宴访友骑着坐骑就是倍有面子,就算自己能腾云驾雾,可哪有骑着坐骑来得舒坦,还不用自己辨别方向。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所以,地位如此尊崇的如来必定也有一只能象征着自己身份的威风坐骑。

“佛祖一般都是骑白象。”凯山·丰威汉谨慎地回答,他说的应该没错吧?因为佛教典籍《因果经》中就有记载,释迦牟尼降生在人间时,是坐着六牙白象前来。

所以,一般也就默认了如来的坐骑就是白象。这也是上面凯山·丰威汉没有说完的白象在老挝最受尊崇的原因之一,在佛教教徒心里,只有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才有资格骑白象。

但是听了这个意料之中的回答,毛主席却笑着摇了摇头,半开玩笑道:“错喽,佛祖出门骑的是牛!”看着凯山·丰威汉大为不解的目光,毛主席将故事娓娓道来。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在中国隋朝的时候有一本古书,叫《启颜录》,是一个叫侯白的人写的笑话合集,里面就记着这样的事。

说是前朝北魏时期,一位高僧登坛讲经,正侃侃而谈的时候,下面听经的民众里突然站起了一个人,他问高僧:‘佛祖平时出门骑什么牲口呢?’

高僧早就将佛教典籍掌握得滚瓜烂熟,听到这个问题不加思索地回答:‘佛祖端坐莲台,出门就骑白象。’

‘佛祖出门骑的是牛,不是白象。你还说自己是高僧,怎么连佛经都没读熟!’

本以为万无一失的回答却遭到了提问者的否定,高僧大惊急忙问道:‘你这又是从哪本佛经里看来的?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呀?’

只听那人一本正经道:‘佛经上面说佛祖音貌奇特,而在《玉篇》(大陆第一部楷书字典)里又说【特】就是指牛,那奇特自然就是指骑牛嘛?’”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众人听罢顿时哈哈大笑起来,看来着谐音梗从古至今都是经久不衰啊!而且毛主席不仅巧妙地引经据典,展现了自己的渊博学识,还用一个佛教趣味故事便轻易地拉进了两国领导人的距离,实在是高情商的交际典范。

但是同时也会让人产生好奇,毛主席为何会对佛教典籍如此熟悉呢?他又与佛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毛主席的“佛缘”

白居易有诗云:“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使忙似箭,还是阿弥陀。”这首诗简直是大陆广大佛教信众的真实写照,而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便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毛主席小时候因为受到文七妹的影响,对佛的信仰是质朴而真诚的,而且这种对待佛教的态度也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毛主席的回忆中,文七妹虽然不识字,没办法去阅诵晦涩难懂的经文,但是她对佛祖的信仰却十分虔诚,每天都要持诵阿弥陀佛暨观世音菩萨名号。

文七妹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中国农村信佛女教众,许多佛教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都深刻地影响着她的生活,在佛教的影响下,文七妹一心向善,大度慈悲,时常救济附近的穷苦人。

受到母亲的影响,毛主席从小也是一名“小信众”,跟着母亲逢年过节的向佛祖祈求保佑,家里人谁生病了,也都会去寺庙里拜一拜。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长大后,佛教的一些观念对毛主席的思想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他认为大乘佛教中所倡导的“慈悲喜捨”、“舍己度人”等价值观念对社会安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晚清民初时,佛学在大陆文化思潮走向中一职呈现出一种较为积极的状态,诸多一流学者活学术界领军人物如龚自珍、魏源、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重新肯定了佛学中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价值及其救世拯民的现实意义。

而毛主席在上学期间,又深受梁、谭等人思想的影响,对佛学的兴趣更甚从前,毕竟小时候只是跟着母亲信佛,对其中的深刻含义到没有过多深究,直到后来外出求学,博览群书,广交益友,方才能窥得一二奥妙。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1917年的时候,毛主席曾发表过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在其中毛主席将几位宗教中的领军人物以及儒道中的代表思想家并论,针对他们每个人颇具影响力的思想,毛主席都会发自内心的崇敬。

他在写给汉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的心中就曾透露过自己对佛学的兴趣和研究意愿:“关于文字学、语言学乃至佛学,我都十分感兴趣,并且生出了探索研究之心,如果可以,希望先生遇到相关书籍,请务必将书名开示与我。”

除去对佛学典籍的兴趣,毛主席最喜欢的其实还是和三五同窗一起,在假期时候周游各地,不可避免地,便会时常在山林中遇上佛家寺院。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每当此时,这帮学生们便会敲开主持方丈的门,向其请教佛理经义,探讨一些关于人生价值和如何看待世间的哲学问题。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佛学其实是比较推崇的。虽然建党之后,他便开始积极投身革命,无暇再继续进行佛理研究,但是关于佛学的各方面主席还是时有关注,还会时常纠正身边人对佛教的看法。

在延安的时候,毛主席曾经和卫士长李银桥散步,走着走着,毛主席想到附近有座寺庙,便提议前去寺庙中看一看。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谁知李银桥问道:“寺庙里都是佛像和尚,这都是迷信,能有什么看头?”毛主席听到这话,严肃道:“你这看法太片面!佛教也是一种文化,寺庙都有年头了,属于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国家对宗教方面也是持有较为宽容的态度,宗教信仰自由更是大陆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毛主席对佛教是推崇却不狂热,这都是建立在可以帮助民众创造更好生活、引导良好社会风气的前提上的。我党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共产党员不能有任何宗教信仰。这也是当时凯山·丰威汉支支吾吾不肯说的原因。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建国之后,毛主席也有一些空闲可以继续研究佛学,在1949年会见赫鲁晓夫的谈话中,他就曾说过自己读过一些佛经。

其实何止是一些,只要是佛学典籍著述,他都有过涉猎,不然也不会在会见凯山·丰威汉时,用佛祖坐骑这件事来讲故事了。

结语

毛主席执着于对佛学的研究,其实还是源于当时大陆信教人数众多,群众们在信教,而我们却对宗教一窍不通,这怎么能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呢?

1970年,毛主席问老挝国家领导人:佛祖平时出门骑的是什么牲口?

他曾在1963年12月的一个关于宗教工作的批示中尖锐地指出当时宗教研究现状的困境,他认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影响如此深刻而广泛,但是我们党对此却毫无了解。

而且国内完全没有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相关研究机构,也发表不出有影响力的刊物,这样只能白白失去在宗教方面的话语权。

在中国谈哲学,离不开佛学,佛学从东汉时期传入距今已近两千年,与儒、道并称三教,不可谓不影响广泛。

也正因如此,毛主席才会一直坚持对宗教尤其是佛学的研究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