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欧盟内部争议“新能源”:捷克总统为何反对“绿色狂热主义”?

作者:南方周末

2022年6月,欧洲议会以339票赞成、249票反对、24票弃权,决定到2035年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车。这项法案落实,尚需得到其成员国政府一致批准。

此前,欧洲各国已陆续宣布禁售燃油车计划:挪威将在2025年,荷兰、德国、爱尔兰、丹麦、瑞典、英国等将在2030年,意大利自2035年起,法国、西班牙预定在2040年……全面停止制造与销售燃油车。欧洲以外,日本于2021年宣布,到2035年将全面禁售燃油车。

但并非毫无反对声音,捷克总统米洛什•泽曼就批评欧洲大规模推广电动车、减少燃油车的措施:电动车所耗费的资源和能源将更多。

电动车“环保”理念,很大程度上是“可见的环保”,刻意忽略“不可见的不环保”,即排放的梯度推移。车辆行驶总要消耗能源,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很少,本质上是将“碳排放”转移到发电厂、送/变电等环节,类似于“眼不见心不烦”。遍地充电桩、送/变电网络的建设、维护、更新,将使生产这些设备的制造业产生大量污染排放,只不过这些污染和排放被转移到东亚的制造业地带。

在印度、孟加拉等人口极为稠密地区,推广电动公交车(限载20人,但能挤进30多人),拉一条电缆进小区就能为几千户居民供电。能源利用效率确能显著提高、人均碳排放量明显降低。

但在地广人稀、生活品质高的欧洲、北美地区,充电网络建设将消耗巨大资源与能源。充电设施需要变电站、变压器、电缆、智能控制系统等全面支持,在欧洲和北美,往往要建设数十公里输电线路,却只能为几幢别墅建设充电桩,仅服务于几辆车。此类模式,人均与车均消耗的原材料、能源、“碳排放”等都比燃油车还高,此即泽曼总统说“电动车所耗费的资源和能源将更多”之原因。

同时,电动车还会产生以前不曾有的环境问题:首先是重金属污染,钴酸锂材料中的钴、锰、镍的生物毒性都很大。磷酸铁锂情况好些,但其电解液的锂盐、有机溶剂、各种添加剂也有一定危害。动力电池所造成的污染,比同体积和质量的汽油所造成污染严重得多。汽油燃烧后产生的水蒸气、碳氧化合物、硫氧化物、氮氧化合物等一定比例会被分解。而电池所产生的重金属化合物极难分解,可能渗入土地与水循环,其后果相当可怕。

笔者曾在车企工作,向科研人员询问:汽车电池淘汰后,怎么处理?科研人员答道:可回收用于储能电站。再问:储能电站报废后呢?电池残料回收率能达到多少?不可回收的高毒性物质怎么办?一位双博士回答:这就不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了,我只是车企的研发人员。这回答,这思路,真可谓惊心动魄。电动车是不是“未来大趋势”可以讨论,但仅就目前而言,很多科技难题尚未得到解决,太多举措仍是权宜之计,却相当激进甚至狂热。

太阳能、风能、水电能源的拥趸或会说:使用化石能源发电是排放梯度推移,而我们发的电能,碳排放很少,肯定清洁环保得多。确实如此,但问题是:目前阶段,太阳能、风能、水电,能否承担人类能源需求的大部分?太阳能、风能、水电不够丰富的地区,该咋办?太阳能、风能的性质,能成为稳定可靠的主要能量来源吗?

泽曼总统谈到导致欧洲当下能源危机的最重要原因是“绿色狂热主义”。他认为邻居德国不仅要取消火电站,还要关闭三座仅存的核电站,但由于能源需求并未减少,这种主观削减能源供应的做法,推高了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价格,同时,“碳积分”价格上涨同样助推了能源价格高企。

泽曼指出:捷克不应盲从大国,作为小国,捷克80%的GDP依赖出口。政府的施政方针与外交政策应集中精力促进本国外贸,吸引更多外资。

异议不仅出自捷克,挪威的邻国丹麦、芬兰、瑞典纷纷表示:在欧洲应对严重能源危机之际,挪威限制电力出口的计划,是一种危险而自私的行为。

当一国的能源被以“环保主义”为借口限制住,核能、火电被强制淘汰,而自身缺乏太阳能、风能、水电、天然气等“清洁环保”能源时,就不得不从这类能源丰富的地区进口。而到紧急时刻,或意见不合之际,拉闸限电就成了人家操控、影响、压制你的不二手段。

例如中欧小国捷克,也是制造业强国,其车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化工医药产品等在国际贸易中相当成功。而能源是制造业的命根子,如果没有稳定而廉价的电力供应,捷克的经济与社会就会崩溃。

2018年,捷克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2277兆瓦。其中传统热电占60%,核电占34%,“可再生能源”占6%。由于自身有煤矿资源,其电力供应充足,甚至还向外出口,是欧洲第二大电力出口国,主要供应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等。

捷克现有能源模式稳定而可靠,由于其人口较少,制造业精而小,虽其能源结构“不太环保”,但总体“排放量”较小。如果其被欧盟政策强制转型,那就意味着捷克将从经济发达的能源出口国,沦为缺乏能源地区。

德国主导的欧盟,正在迫使捷克降低煤电、改用“绿色环保能源”,迫使其用于应对通胀的专项资金GDP占比在欧盟居第4位。捷克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如果工业用电价格上涨1倍,该国将全面破产。

或许,当他人一脸善意、满口理念地高谈阔论“绿色环保”时,未必其内心就真是100%关爱全人类、毫无私心。至少,目前在欧盟内部对新能源仍有纷争。

美逸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