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古京南冀中为玉器空白区,反倒为华夏人群政权起源地

作者:路终远山海经古史

京南冀中在上古为玉器空白区,却可能为华夏三皇五帝人群政权起源中心地,为什么?

作者:路终远历史研究,个人观点交流探讨。

夏商时,华夏在东亚千百人群方邦中胜出的过程,就是实用青铜文化胜并奢侈玉器文化的过程。

还好在玉器时代,冀中华夏五帝没象红山、大汶口、屈家岭、石家河、良渚等四方人群方邦似的痴迷奢侈玉器,不然也早团灭了。

上古京南冀中为玉器空白区,反倒为华夏人群政权起源地
上古京南冀中为玉器空白区,反倒为华夏人群政权起源地

改一下:是商前奢侈玉器空白区,不是无玉器,易县北福地遗址本已出土有几件八千年精美小玉器,在全国亦属最早之列,但其后本地区并未象北方红山、陕北石峁、芦山峁、山西陶寺、清凉寺、甘肃马家窑、齐家、河南西坡、南阳黄山、山东大汶口、江淮屈家岭、石家河、凌家滩、良渚等等似的向礼器化奢侈化大量化发展,似乎主动放弃了,陶器也类似,这一带一度也有几处遗址(正定南杨庄/平山中贾壁/曲阳钓鱼台等)出现彩陶,但也放弃并未大发展,说明本地三皇五帝血缘政治集团可能确如史书所说"黄帝节用水火材物、尧土阶茅茨、禹桐棺三寸薄葬求速朽″等节约勤俭,心思多用在实用性的政治农田水利军事上,并不在非实用奢侈品、艺朮品上下大心思,也未向宗教化神权化发展,所以才能最后战胜大天灾、征服四方各个向奢侈腐化发展的方国政权成为剩者胜者,所谓成俭败奢,古代很明显,一个地方人群政权因为一旦在暂时安逸环境中习惯了奢侈化,无节制超前浪费民力,就不易自省自动改回俭约了,一旦突发大天灾人祸就很难主动减欲适应而败亡。

但华夏子系夏商周迁移四方征服各个奢侈化方国政权后也感染了其高级玉器等奢侈文化,最后也不免因奢侈化亡国,但此时华夏各子系大范围已铺开、大势已成,强大的政治基因未丢失,总有同时相对俭约者继起,如夏桀奢亡,商汤俭兴,商纣奢亡,周文武俭兴,最近的例子是国民党奢亡,共产党俭兴,井岗山瑞金延安西柏坡,物质条件能与上海南京比吗?千年后考古若只按大城重器来判断先进政权所在,不就巅倒了么?同理草原上发现不了大城重物,成吉思汗等强大政权难道就不存在、不是强者?反倒同时的败亡者金宋大城列列\奢侈器物多多。

​华夏直到少昊带队西扩至陕北石峁、晋中陶寺,可能因接触到西边齐家文化的原始青铜技术,发现青铜的巨大实用价值,才如获至宝极感兴趣用心研究更加发展,在万邦竞争中一举取得最大实用科技优势,青铜技术才是华夏致胜中原的核心技术而非玉器彩陶技术,叠加华夏传统较强政治水平以致胜,当然象金神蓐收、老童等所主石峁城掳掠四方奢侈玉器以贸易交换获取实用技术和实用器物如铜矿石等还是不错的。从全国范围三皇五帝时代(4千至1万年)文明研究看,奢侈玉器可做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物,也可说有个大范围的玉器时代,但对三皇五帝小区域人群政权来说并不是,甚至可说主动排斥放弃,更注重实用政治和实用科技,笔者认为这才是华夏剩者成胜主之成功秘诀。

冀中后来更又最早发明冶铁技术,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了最早之铁刃铜钺与铁矿石,笔者《山海经落实研究》中认为此处即舜裔巫戜国,在此发明冶铁和铁(鐵)这个字的初型戜,铁器更是只重其实用性,几乎完全无艺术价值,比青铜更彻底,也就更是以后中古华夏遥遥领先世界之实用科技。

​文明史与政权史要区别,上古华夏更多是个先进人群政权概念,并不执着于大城重物,以俭约和政治能力成最终剩者胜主,综合吸收了各地因奢侈腐化败亡者的一些文明因素,所以上古的大城重物可做为器物文明高水平的标志,但不能简单做为先进人群政权的标志。

当然有大城重物者也曾经应有先进政治,如近来才被国际史学界承认的浙江良渚王国,但当因较长期的环境气候条件优越、顺风顺水、不自控制物欲膨胀、文明极昌盛到出现大城重物时,一旦大天灾突至,也就快走腐亡之路了。华夏则相反,受冀中之西山东海较狭窄地形不易展开及太行山东西向急流多水患长期存在的影响,帝庭一直有坚持俭约的政治传统和抗天灾能力,黄帝时战略忧患意识大增,有向四方积极主动扩展的意愿,才成最终剩者胜主。

​从冀中商前玉器空白区推论简结:

华夏在夏商时东亚千百方邦中胜出的过程,就是实用青铜文明胜过奢侈玉器文明的过程。

冀中少昊西扩至晋北,分派子孙西建陕北石峁城,南建晋南陶寺城,在石峁发明冶铜术,传入陶寺,华夏取得对陕甘豫鲁鄂皖玉器方邦的政治、科技、贸易优势。至少康因羿浞之乱,夏庭由冀中转入晋南陶寺,后又南进转入豫西伊洛二里头城,青铜技术更大发展,技术优势更扩大,二里头青铜器仍以实用为主,素面无纹饰。商汤并夏后,政治、科技、贸易、军事优势更大,华夏成为东亚最强大者。

​在此过程中,华夏也综合吸收了四方一些玉器文化。

​所谓征服,也很可能主要是以高科技青铜器的贸易优势进行的,武力战争并不主要。以实用青铜器及技术不对等置换四方唯玉器方邦的大量代表权力和财富的高级贵重玉器,也就柔服了这些唯玉器方邦。类似现今西方的高科技不对等经贸模式。

​我是觉得上古玉器文化有些被夸大了,上古一些处在较长期优越环境顺风顺水的方邦陷入痴迷崇拜制作非实用高级奢侈玉器的误区,虚耗生产力,艺术化宗教化的文化,虽制作精巧琳琅满目,也不宜太高看。

还好冀中华夏五帝人群没有陷入痴迷玉器,而是选择发展实用性青铜技术,再加高水平政治战略及治水等技术,一跃成为东亚最强大最先进的人群政权至中古。

等到华夏又发明发展出铁器技术,更是完全是实用性,几乎无任何艺术性,比青铜器更彻底的实用化,也就更增强了优势。

一句话说就是:华夏政权创造主宰了青铜文明青铜时代,替代融合了四方唯玉器方邦政权。

​到商代,政治上完全胜出后,也就同时把四方玉器文化和华夏青铜文化融合了,青铜器开始仿那些高级玉器出现繁杂纹饰,开始追求奢华艺术性,商又因此而亡,同时华夏内部相对俭约的周部又兴起替之。奢亡俭兴,治乱循环至今。

​考古发现说明青铜时代前,确实上古东亚有个大范围长期的玉器文明时代,那些有大遗址、高级玉器多的地方无名氏人群政权确曾繁荣强盛,但冀中华夏虽处地理中心却意外并不在此玉器文明之列,也可说华夏在玉器时代是落后的,但也正因为没有陷入痴迷非实用玉器艺术,而是独具慧眼抓住引领开创了实用性青铜时代成剩者胜主。

​当然,以上"商前上古冀中为玉器空白区,但又恰为华夏政权起源地″仅为个人推测而已。

史学界主流仍认为商前三皇五帝上古华夏起源中心地必然也是玉器文化昌盛地,在各省地一发现有大城重物就想当然的往三皇五帝上联想,这恐怕不确。华夏是黄帝派少昊西征到晋北后,才有石峁、陶寺这两处大城重物的。其他之前的和之外较远的还不属华夏政权,而属当地无名氏先进人群政权,但他们后来因痴迷奢侈玉器而败亡了,无留下史册记录。只有扩张成最后剩者共主的冀中华夏人群政权留下了较系统的帝系人物事件记录,但不能因为后来至今融合统一了,就简单地把其他曾创造辉煌玉器文明的无名氏遗址都揽到华夏身上。

一句话:上古华夏三皇五帝若也痴迷虚耗民力之奢侈玉​器,怕也早在大天灾中被团灭了。

后来青铜时代,三星堆古蜀国,是因把青铜​器极端艺术化宗教化而亡的例子,类似良渚无名氏王国因极端玉器艺术化宗教化而亡,极端痴迷非实用的艺木宗教功能,难以为继时就要亡了,量力而求、适可而止才好。

上古京南冀中为玉器空白区,反倒为华夏人群政权起源地
上古京南冀中为玉器空白区,反倒为华夏人群政权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