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统治香料贸易一千年,纳巴泰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作者:寰宇风云录

在古代亚欧大陆,有两条贸易路线闻名遐迩,一条是丝绸之路,另一条是香料之路。对于后者来说,有一个民族曾经统治香料贸易一千年,这个民族就是纳巴泰人。

纳巴泰人与以东人一样,是波斯时代前定居在巴勒斯坦的两个原始阿拉伯群体之一。

早在公元前800年,纳巴泰人就因为某位天才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发现并学会了利用和储存饮水的方法,而可以游历到比其他部落更遥远的地方。这为他们创建惊人的贸易网络——“香料之路”——打下了基础。纳巴泰人将贸易路线自南拓展至印度、埃塞俄比亚和也门,北至他们位于南部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的仓库。

纳巴泰贸易帝国的支柱为死海,那里是一个生产沥青、草碱、漂白土及其他有毒成分的天然化工厂。他们曾经把耶路撒冷作为一个自由港,或者一个亚马逊网那样的仓库。对于从更远的地方进口的货物,这个城市是个集散地。

当尼尼微人被巴比伦政权取代时,一座名为泰马(Tayma)的新城在沙漠里拔地而起,其目的纯为阻断纳巴泰人的贸易路线。

统治香料贸易一千年,纳巴泰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泰马(Tayma)遗址

向纳巴泰人征税并不是一种额外补贴或者一种边际效益:整个帝国都是建立在纳巴泰人的财富之上的。

公元前8世纪末,耶路撒冷的总督希西家反叛,他得到了纳巴泰战士的支持。

据新亚述人记载,耶路撒冷驻军里的一支阿拉伯军队与希西家的“雇佣兵”并肩作战。“Arab”一词随后就专指纳巴泰人了。

公元前6世纪,以佩特拉为首都的纳巴泰王国开始初具雏形。不过,他们的贸易路线网络则相当古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

统治香料贸易一千年,纳巴泰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佩特拉古城

纳巴泰人不单是商人,作为工程师的他们享有无与伦比的声誉:考古学家亚伯拉罕·纳盖夫认为,Nabatean(纳巴泰人)一词的意思是“找水者”(water-finder)。

在阿拉伯半岛、内盖夫、约旦及巴勒斯坦都发现了纳巴泰人的渡槽和蓄水池。其标志性的成分是一种石灰基水硬性水泥,是生石灰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当这种混合物接触到水时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层防水屏障。

纳巴泰人把这种灰泥涂于他们在偏远干旱的沙漠中挖的蓄水池的内部,随后开始涂在他们建造的用来填满蓄水池的水道和渡槽上。

统治香料贸易一千年,纳巴泰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纳巴泰人的渡槽

纳巴泰的化学家找到了一种在相对较低温度下制造生石灰的方法,而这样大的飞跃是随着在偏远沙漠地区发现的一种纯质天然的二氧化硅实现的。

之所以很少有文明能掌握水硬性水泥的制造技术,其关键原因在于需要制造出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

希腊人碾碎陶罐来制,这使得他们的灰泥凹凸不平,就像希腊红鱼子泥色拉。罗马人则把埃特纳火山富含二氧化硅的火山灰磨成粉末。

只有纳巴泰人有现成的资源,它的纯度足够制作水泥了。

纳巴泰人对他们的技术严格保密,要不是古代蓄水池的发现,他们的影响力至今还不为人知。

在亚述时期,巴勒斯坦的城市里开始出现蓄水池。比如,在贝特谢梅什(Beit Shemesh),我们见到了公元前8世纪时期的一整套精心连接的蓄水池系统的构造。

大约在同一时间,希西家的要塞经由一条地下管道与塞勒瓦(Silwan)的一处泉水相连。

纳巴泰军队在耶路撒冷出现,这表明他们作为承包商不仅出售最新的市政供水系统,而且坚持作为顾问来实施这项技术。

要想有效地利用蓄水池,仅仅把池身挖到地下然后给它们刷上防水灰泥是不够的。它还要求人们对城市空间有一种新的态度,确保地表径流被引导到蓄水池中贮存起来。打在城市屋顶上、掠过人行道、溅到水沟里的每一滴雨水,都必须流入蓄水池,这就需要对城市从根本上重新思考。这就是为什么把纳巴泰人视为承包商、推销员或战士是有意义的。

所以,每当一座巴勒斯坦城市开始围绕蓄水池和水资源保护安排其城市结构时,我们就会看到纳巴泰人的身影。

公元106年,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征服纳巴泰,将其所在地区并入罗马帝国,纳巴泰人随后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