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作者:文学报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新 批评

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

《巴桑的大海》这是一部关于悲悯,关于同命相怜,关于向生命致敬的小说,也是一部来自草原深处、历史深处,关于一个民族心灵秘史的小说。“大海”是一个隐喻或者一个比喻,它是主人公巴桑的胸怀、情怀和无疆大爱的海,是一个没有被后天伤害打倒在地的英雄,仍然可以劈波斩浪纵横驰骋于爱与善的海洋之上的一叶飞舟。

海勒根那和张承志、阿来、扎西达娃、范稳等作家一起书写和呈现了中国文学的边地经验,提供了新的边疆和民族文化的知识、思想和情感。因此,包括海勒根那的小说在内,拓展了当下小说的版图和边界,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增添了新的元素,如他的《到哪儿去,黑马》《寻找巴根那》《骑手嘎达斯》《骑马周游世界》《小黄马》等作品。《巴桑的大海》延续了海勒根那小说主题的某些部分,这就是对人类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的认知、理解和面对。海勒根那这一主题的提炼,不仅仅来源于他接受的教育,民族文化的熏染,更来源于他个人的童年创伤记忆。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百花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个有关悲悯和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巴桑以残缺的身体,在想象中的父亲感召下,在老额吉慈母般的关爱下,在阿丽玛朦胧爱情的鼓舞下,坚韧地冲决命运的给定,他要冲出命运的罗网,在草原和大海唱出自己生命的浩歌。巴桑真的做到了。他最后魂归大海,是作家为他安排的归宿,也是他适得其所的归宿。草原的白毛风终止了,大海的九级浪平息了,勇敢和疲倦的巴桑可以不再奔波,不再操劳,他终于安息了。这是一部关于悲悯,关于同命相怜,关于向生命致敬的小说,也是一部来自草原深处、历史深处,关于一个民族心灵秘史的小说。它就这样汇集在伤残、卑微又大智大勇无可战胜的巴桑身上。巴桑一直怀有对现实生存处境的超越,或对超越的心驰神往。因此,心驰神往是理解海勒根那小说的一个关键词。这是一个和飞翔有关的词,一个与超越、超拔有关的词,一个与超脱现实世界,飞翔于云天遨游于大海有关的词。如果是这样的话,海勒根那的小说就是飞翔的小说,也是自由的小说。他的飞翔和自由,都来自于他苦难的童年记忆。事实的确如此,任何人的小说大多与童年记忆有关。这个童年记忆在现实、特别是在当下生活的照耀下,作家获得了新的认知。于是,所有的苦难终于幻化为创作的资源或财富,这也可以理解为如今的体悟是童年苦难经历的历史馈赠。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读海勒根那的小说,会让我们想起海明威,想起张承志,想起席慕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那里有圣提亚哥般的硬汉气质,有白音宝力格的沉郁忧伤,更有对“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的由衷眷恋和感怀。这些作家的作品都与自然有关,人的生命和自然交相辉映。这当然不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更是现代观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人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是自然的产物。通过现代观念认识到,人并非高于一切,人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自然得以映照。这正如卢梭在《植物学通信》中说:“探究自然奥秘都能使人避免沉迷于肤浅的娱乐,并平息激情引起的骚动,用一种最值得灵魂沉思的对象来充实灵魂,给灵魂提供一种有益的养料。”于是,海勒根那的小说在生命的意义上就超越了对人的无所不能的理解。海勒根那小说的底色是现实主义,他的细节经得起严格的考察推敲,对环境的描写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描摹,都是按照典型化的方式;但是,海勒根那小说在本质上是浪漫主义的,这不是说他的小说对草原风情风物的描绘充满了浪漫气息,对白云、落日、云雀、云霞的瞩目凝视忘情忘我,更重要的是他笔下人物对现实、与不那么现实生活的迷恋,尤其是对“心驰神往”的倾心和不倦书写。这一点,使海勒根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风格和个性;另一方面,具体的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当一个人在气质上脱俗超群之后,这个人的形象也彻底改变了。巴桑战胜了强大的布仁。这个布仁确实是个“不仁之徒”,就凭他倚强凌弱就足以暴露他虚弱和不善的内心。他与巴桑的争斗不是要杀了巴桑,他是要彻底毁了巴桑。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民族,对弱者的态度就是它的文明状况。但这只是布仁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布仁并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十恶不赦之徒。当巴桑离开牧村跟马戏团走的时候,布仁将一个轮椅车让“我”送给巴桑,他要让巴桑体面地离开牧村。这一幕,是海勒根那的神来之笔,他对布仁的体恤、谅解,表达了一个作家应有的善意、谨慎和宽容。这一情怀与自然对海勒根那的涵养有直接的关系。他在一篇谈创作的文章中曾这样写过——

我和牧主人去河边打水,淡蓝色的河水清凉甘洌,一桶一桶提上来,装满四轮水车,也淋湿了长袍和马靴。傍晚,我跨上温热的马背,去驱赶贪吃不归的羊群、牛群,给它们饮水。羊群咩叫如澜,牛群哞声连天。此时一轮火红的夕阳将整个游牧营地镀上金子般的光亮,那是从蒙古秘史的中世纪一直照耀蒙古高原的光亮。暮色四沉之后,无边草原被巨大的黑暗淹没了,地球那么大的黑漆漆的色块,像似谁用刀子将其与微茫而苍明的星空切割开来。一切都安静了,安静了,似乎整个世界已将这一处营地遗忘。牧人习惯了这种黑暗与静默,守在一盏昏黄的灯光之下,不言不语地咀嚼奶干,啜着奶茶,偶尔也会喝上一点老白干酒,此时如果有远道而来的客人,一首接一首的古歌便会飘出这处穹庐,像越来越旺的牛粪火,点亮这个夜晚。

这是海勒根那刊于2020年6期《江南诗》上谈创作的文章《我的荒凉而忧伤的塞外草原》的片段。这个片段是关于草原的抒情诗,也还是他热爱草原,或者说被草原的历史和现实熏染的浪漫主义的有力佐证,也是草原对他心灵的感召或感化。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巴桑和“我”妹妹阿丽玛的爱情,是小说最浪漫的桥段。这段朦朦胧胧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爱情”,一开始就是对世俗世界的挑战,而且这一挑战在本质上是用审美的方式绑架了人的本能要求,已经先在蕴含了悲剧性。阿丽玛的纯洁、善良如草原盛开的百合,如蓝天白云,她是如此美丽动人。但她注定不会属于巴桑。这宿命般的命运,不止巴桑和阿丽玛的爱情,还有老额吉去世后,两条小蛇也神秘地消失了。草原上无解的事物就是如此神奇。对阿爸的崇拜、敬仰和维护,就是对祖先荣耀和尊严的维护。因此,昂沁炫耀、蔑视巴桑,他都可以忍让,他不能忍让的是对阿爸的诋毁和侮辱。于是,怒不可遏的一幕发生了:“他发了疯似的冲了过去,用他健硕的臂膀拦腰将昂沁摔倒在地,随之是雨点般的拳头,要不是昂沁的呼救声引来了大人将他俩分开,昂沁肯定会被巴桑捶个半死……”海勒根那用极端化的方式讲述了巴桑的经历和命运。这个极端化是在一种悖论的方式中完成的。比如巴桑是一个硬汉,他不畏暴力,包括语言暴力,不畏命运的不公,说他身残志坚名实相副;另一方面,巴桑又是一个至善的人。这个至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阿丽玛爱情的拒绝。他认为自己配不上阿丽玛的爱情,不能给她带来幸福,他主动选择了逃避;另一方面是他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是残疾人。他和杉蔻相爱,也达成了抚养伤残儿童的共识。这善举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本来就是残疾人的巴桑和杉蔻,还要负担伤残儿童的抚养。但是,也正是这一极端化、绝对化的情节设置,完成了巴桑形象的塑造。这一看起来有些唐突的情节,在小说中做了充分的铺垫。老额吉的形象非常重要,她深刻地影响了巴桑的成长。额吉的善良和对巴桑由衷的爱,奠定了巴桑精神品格的基础;那串佛珠,以宗教的方式从两方面暗示了巴桑的精神来源。佛珠一直没有离开过巴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或暗示。还有一点就是阿丽玛对巴桑的爱。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一心爱着巴桑,也从逆向的方面给予了巴桑关于爱与善的哺育和滋养。所以,小说在结构和细节上的构想是用尽了心思的。也只有这样,小说才能够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纰漏。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小说命名为《巴桑的大海》,讲述了巴桑从草原到大海的艰难路程,但这只是小说表面的能指。这里的大海,更是一个隐喻或者一个比喻。这个大海是巴桑的胸怀、情怀和无疆大爱的海,是一个没有被后天伤害打倒在地的英雄,仍然可以劈波斩浪纵横驰骋于爱与善的海洋之上的一叶飞舟。就在阅读《巴桑的大海》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朋友转发的视频,这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先天患有妥瑞氏症的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个优秀教师,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帮助了更多的有先天障碍的孩子。那是一个根据布莱德·科恩真实经历编写的故事。由此我想到,海勒根那虽然以极端的方式创造了《巴桑的大海》,但它确实有现实的依据。新的价值观在改变着世界和社会,但人心向善不可阻挡。所以,他的巴桑一定不会孤单。

小说的结构,是从草原到大海,这两个场景都天然地带有浪漫气质。巴桑就这样在两个场景间游刃有余,如骏马,如海豚。后来巴桑因为救助一个菲律宾男孩而惹上了牢狱之灾,他被法庭判了六个月的监禁。好心的船长预支了工资帮他度过难关,他要供养他的妻子杉蔻和五个子女。他要求去白令海峡捕鱼,这样他就可以到海参崴看他的妻子杉蔻和孩子们了。船长帮助他实现了愿望。但是,我觉得小说在结构上还是有些问题。一方面这个结构应该是一个长篇的结构,小说再添加一些内容也就是长篇的规模了。在一个中篇的容量中,将小说的场景明显地划分为草原和大海两个部分,而且用力比较均匀,使小说跳跃很大,线索和情节都有脱节的感觉。这是其一;其二是,大海在小说中应该是一个象征或隐喻,但现在完全处理成了一个实体,一个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的生活场景,大海就失去了他的象征性功能。最后巴桑也身葬大海,写得太实了。如果这里处理的虚化一些,更有一些浪漫气质,小说可能会更有艺术力量,更感人。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提出来也仅供作家参考。

稿件编辑:何晶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

每天准时与我们遇见的小提示:

海勒根那《巴桑的大海》:在草原和大海的深处,有无数与命运劈波斩浪的心灵|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