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根红薯藤,救了千万民

作者:树龄

天高气爽的秋天来了,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总是让人充满了希望和喜悦,因为很快,红薯就会被搬上餐桌了。对于喜欢吃红薯的人这可是不可辜负的美食。

说到红薯,作为和稻米、小麦、玉米并称的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真真是物美价廉,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吃到。但是你们知道吗?它曾经可是作为贡品,被用来进献给皇帝和当时的西班牙女王的呢。到现在,都有很多人以为红薯的原产地在中国,其实并不是,它最先被发现的地方是在美洲。

红薯,又名番薯。顾名思义是从番邦而来。这个外表平平无奇,实则内心丰富的物种,其实是舶来品,所谓的舶来品,就是说它并不是我们中国本土原生的,而是从国外引进回来的,这中间可就牵扯出一个曲折离奇的过程了。

番薯最先出现在中国要算到明朝万历年间去了。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东到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西到莫桑比克海峡和南非沿岸地区的贸易,因此有很多商人不辞劳苦、漂洋过海的奔赴这些国家去做生意。

当时福建长乐有一位秀才叫陈振龙,因为多年没有考取到功名,家庭条件贫困又没法支撑他继续求学。于是经济困难吃不饱饭的他开始跟着一些队伍出海从商。从此以后他就常年往返大明和吕宋。而当时的吕宋就是今天的菲律宾。

在吕宋他尝到了当地的一种块茎植物,香软可口,可蒸可煮,很容易饱腹。同时,它植株的根茎还很粗大,可以代替稻谷和小麦当做主食来吃,叶子也有很丰富的营养,能做成菜,可以说全身都是能救人命的宝贝。不仅如此,它的产量还特别的高,生长的适应能力也很强,陈振龙看到后惊讶不已。

当时国家连年灾害,正在闹饥荒,五谷不收,百姓更是流离失所。陈振龙想到民以食为天,要是把这物种移栽到自己的国家,那么将会解决多少人不能吃饱的问题呀!于是陈振龙起了心思,想把番薯引入大明。

他开始偷偷地观察番薯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方法,这期间他受了很多的苦。原本应该随着商船离开的他自愿留在吕宋,在他人的地盘上随时都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但是他仍然停下来了,小心翼翼的学习番薯的种植技术和生长习性,慢慢的等待时机,策划着如何把番薯带回国。

那个时候,吕宋还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吕宋地区的番薯就是从西班牙引入岛的。处于殖民统治下的吕宋把番薯看得像宝贝一样,禁止出境。陈振龙多次尝试用“走私”的办法,甚至还想过突破“禁运封锁”,都已失败告终。

多番试验后,陈振龙知道,在吕宋当时严防死守下,番薯的根茎是不可能带得出岛的,他发现番薯藤的颜色和船上的吸水麻绳比较相似。于是他联系了一个回国的商船,从当地人的手中花了大价钱买到了一根番薯藤,将番薯藤编在了捆绑货物的吸水绳上,并用淤泥覆盖伪装,蒙混过关,躲过了海关的检查。

商船启程以后,沿岸停靠的地方西班牙人随时都会上船巡查,陈振龙全程都十分紧张,生怕自己救命藤蔓被发现,还得时刻担心这藤蔓会不会干枯而死。没想到的是,因为用泥巴覆盖住,藤蔓居然活了下来,他成功把番薯的藤蔓带回大明。

回到老家福建后,他马上开辟出自家的空地开始培育番薯苗,没想到居然真的被他种活了,几个月时间,这根番薯藤就牵出了一大片,而且还结出了果实。这带给了陈振龙无限的希望,于是开始在自己村子推广种植。

回国后的第二年,福建地区又遭遇了大干旱,看着饥饿的灾民,陈振龙让自己的儿子陈经纶上奏给当时的福建巡抚,让官府推广种植番薯,从此以后,番薯得到大面积推广,在东南沿海地区普遍成活,解决了当地人民饥荒的困局。陈振龙因此被奉为“甘薯之父”,百姓还为他在当地修建了"先薯亭"用以纪念他对百姓的贡献。

后万历三十五年,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因父亲去世,回到上海老家为父守孝,回乡后从朋友那里听说了在东南沿海地区有一种产量极高。极易存活的粮食解决了当地灾荒,让百姓能吃得饱饭。于是他十分兴奋,年年让朋友从福建带回番薯的块茎,把上海老城厢南门外的“双园”开辟出来,开始培育番薯。

因为地理环境有所不同,也因为没有务农经验,徐光启种植番薯遭遇了很多次得到失败。但是他不放弃,屡败屡战,几经曲折和艰辛,终于成功让番薯在华东地区得以推广。他在《甘薯疏》中回忆:“有言闽越之利甘薯者,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却蕃,略无异彼土。”

后在乾隆年间,陈振龙的第五代后人陈世元,又将番薯推广到了北方,就这样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成功种植了番薯。番薯也就成为了中国普遍的粮食作物之一。康乾时期,更是被称为“番薯盛世”。

就是这样一个福建人,一个上海人,千辛万苦地从一根藤开始,让番薯成为了除稻谷、麦子之外又一大主食。当时也有古籍记载“乡民活于薯者十之八九”。番薯的广泛推广和种植,为当时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古时流传有一句俗语说,“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殊不知,如果没有福建人陈振龙,回家可是连红薯都没得卖的。

明朝历史上多次出现了饥荒,我们学习过历史都知道,一旦有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社会就很容易出问题,因为陈振龙和徐光启对番薯的推广,解决了当时国家的饥荒,让百姓在吃食上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明朝初年,国家的人口才六千万左右,但番薯引进之后的万历年间,人口却增长到了1.6亿人,足以可见,番薯为当时的大明带来了多大的影响力。

番薯自从引入中国以后,不管在哪个朝代,都是极为重要的存在,一次次的解决了饥荒的大问题,一次次的给百姓们活下去的希望。可以这么说,没有番薯的贱养代粮之功,中国就绝不可能成为现在亿民之众的泱泱大国。

现在的番薯既是四大主粮之一。也是喂养家畜家禽的主要饲料,更是极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为我们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我们国家现在有十四亿人口,番薯功不可没。现在,知道我们随处可见的番薯是怎么走进我们千家万户的了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