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一方面真实反映了二战西线战场上美军坦克兵的战斗风貌,另一方面因为片中某些情节设定过于戏剧化而受到诟病,其中争议最大的片段就是影片高潮阶段,瘫痪在路口的“狂怒”硬是顶住一个党卫军营的轮番攻击,让很多军迷直呼不可能。然而,如果他们知道了一战时期英军坦克“弗赖·本托斯”号的经历,或许就会释然了,毕竟战争中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狂怒》在某些情节设定上受到军迷的诟病。

以“肉罐头”为名

1917年,英法联军与德军在西线战场的血腥拉锯仍在持续,数不清的炮弹犁翻大地,数百万人的血肉浸透泥土,在两军对垒之地形成了布满弹坑尸体、弥漫死亡气息的无人地带。1917年8月,英军在比利时境内发起第三次伊普尔战役,也称帕斯尚尔战役,旨在夺取重要城镇帕斯尚尔。一年前在索姆河战役中展露头角的坦克再次被视为突破德军堑壕防线的利器,尽管连绵的降雨已经把前线变成遍地泥沼,大部分地段都不适合坦克通过,但英军指挥部依然坚持投入坦克支援步兵进攻。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1917年的伊普尔前线,一条军用便道穿过积水的洼地,背景中的树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

在参加帕斯尚尔攻势的英军坦克中,有一辆名为“弗赖·本托斯”的Mk IV“雄性”坦克。MkIV型相比一年前亮相的Mk I型坦克已经有所改进,去除了尾部的导向轮,菱形车体很适合越过壕沟,12毫米厚的装甲板足以抵御大部分枪弹和炮弹碎片,“雄性”坦克在车体两侧的突出炮塔上各装一门短管6磅炮,用于对付德军火力点,此外还有3挺7.7毫米刘易斯机枪分布在侧面和正面,不过缺点依旧,速度仅有6.4千米/小时,还没有步行快,行程仅56千米,内部嘈杂闷热,无论驾驶车辆还是操纵武器都是一件苦差事。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一战英军装备的MkIV“雄性”坦克,在侧面炮塔内装备6磅炮和机枪。

“弗赖·本托斯”号的车长是唐纳德·理查森上尉,他来自诺丁汉郡,战争爆发时他在家乡经营杂货铺,随即报名参军,并在1915年被派往西线战场。当坦克被引入英军后,理查森又被选入坦克部队,并被提升为上尉,负责指挥一辆编号F41的“雄性”坦克。理查森给这辆坦克取名为“弗赖·本托斯”号,这是他店铺里出售的牛肉罐头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早期坦克的确算得上是“人肉铁皮罐头”,尤其当它们被摧毁时。车组其他成员包括驾驶员乔治·希尔中尉、罗伯特·米森中士和6名担任枪炮手的士兵,在作战时每个人都携带了步枪、手枪等自卫武器。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弗赖·本托斯”牌咸牛肉罐头,在一战和二战时是英军的军用口粮之一。

被困无人地带

1917年8月22日凌晨4时40分,“弗赖·本托斯”号在拂晓前的黑暗中启动引擎,向前线开进,它的任务是支援英军第61步兵师进攻德军巴伐利亚第5师在圣于连附近的防御阵地。进攻地段的地形条件糟糕透顶,长时间的炮击和连日阴雨把两军阵地间的无人区变成一片死亡沼泽,前进的道路上布满积水的泥坑,湿滑的烂泥很快就挂满履带。因为能见度差,地形恶劣,理查森上尉决定在车外步行,为驾驶员希尔引路,以免陷入水坑沟壑之中。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遍地弹坑和积水的帕斯尚尔战场,这种地形既不利于坦克行动。

在穿越无人区的过程中,正面索姆农场的德军机枪火力点向英军部队开火,米森中士指挥左侧6磅炮打哑了机枪,掩护步兵占领阵地。5时45分,当“弗赖·本托斯”号接近一处代号“加利波利”的德军阵地时,德军机枪火力再度来袭,理查森上尉腿部中弹受伤,被迫进入车内避险。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在帕斯尚尔战役期间,英军炮兵正奋力将陷于泥泞的火炮拖出来。

失去指引的坦克很快就遇到了大麻烦,在经过一道壕沟附近时,德军机枪子弹的碎片从驾驶员观察孔溅射进来,击伤了希尔中尉的颈部,并把他从驾驶席上打下来,理查森上尉急忙前去接手,但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弗赖·本托斯”那30吨重的钢铁躯体就沿着壕沟松软湿润的边缘滑入沟中,最后死死卡在沟里,动弹不得,而它抛锚的位置是在靠近德军阵地一侧的无人区中间,处在德军机枪火力的笼罩下。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弗赖·本托斯”号坦克唯一的留影,从空中拍摄,当时它已经困在无人区。

在坦克车顶携带了一些枕木和钢梁,用于帮助坦克摆脱眼下的困境,但在德军火力下要完成这项操作风险可想而知,最后米森中士和一等兵欧内斯特·布雷迪自告奋勇,前往车外解开排障材料,然而他们刚离开坦克就遭到攻击,米森后来回忆一些德军士兵就在30码外向他开火,他清晰地听到子弹撞击钢板的尖锐声音,被迫退回车内。布雷迪就没有那么走运了,当场中弹身亡,尸体跌入沟底,很快就被污水和泥浆埋没了,再也没有被发现。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一辆MkIV“雄性”坦克前方下垂的排障枕木。

炼狱般的三天

失去坦克的支援,步兵的推进也陷于停滞,很快被德军的反击打退了。当清晨7时天色放亮时,战场上已经看不到任何活动的身影,英军步兵抛下是阵亡战友的尸体退回出发阵地,被抛弃的还有瘫痪的“弗赖·本托斯”号,但理查森和他的部下并没有放弃战斗,也不打算丢掉坦克。显然在白天离开装甲的保护撤退是不明智的,虽然引擎已经变成废物,但车上的武器还能使用,现在它已经变成钉在德军阵地前的固定火力点。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一辆在无人区抛锚的MkIV坦克,一侧履带已经脱落。

德军很快注意到这辆孤立无援的英军坦克,并试图将其俘获,但每次靠近都受到机枪火力的“热烈欢迎”,而“弗赖·本托斯”号唯一还能向前开火的右侧6磅炮则狠狠回应了德军的机枪攻击。在几次尝试后,德军找到了坦克枪炮的射击死角,利用旧战壕摸到坦克跟前,但他们没想到英军坦克兵们已经手持步枪和左轮手枪,通过车体上专门开设的射孔在等着他们,一顿射击后,德军再度仓皇撤退。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在帕斯尚尔战场上被抛弃的英军坦克。

然而,英军坦克毕竟处在强敌环伺之下,德军士兵还是将其包围,甚至爬到了坦克车顶,他们将枪管伸进任何开口向车内射击,希望四处弹射的子弹能击杀车内的英军,他们还试图将手榴弹塞进车内,有一次几乎成功了,但机敏的坦克兵在手榴弹爆炸前又丢出车外,反而把聚在车旁的德国兵炸得哭爹喊娘,一哄而散。总之,德国人费尽心机终究奈何不了这个铁乌龟,但几番较量下来,车内人员除一人外,个个挂彩。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表现德军士兵围攻“弗赖·本托斯”号的画作。

除了受到德军的围攻外,“弗赖·本托斯”号还受到己方炮火的关照,因为英军并不清楚坦克的状况,以为已经被车组抛弃,为了防止坦克落入德军之手,也不时向坦克射击,甚至安排狙击手专门监视,防止有人靠近,这也意味着车组成员如果贸然离开,也可能被自己人爆头而亡。为了避免误伤,车组成员将一块白抹布从舷窗伸出车外摇晃,才让英军停止了射击。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在帕斯尚尔战场上被击毁的英军MkIV坦克。

在遭到来自双方的炮火攻击的同时,“弗赖·本托斯”的车组成员们还要忍受饥渴和高温的折磨。八月的骄阳炙烤着坦克的钢铁皮肤,让本就通风不良的车内犹如烤箱,令人汗流如注,干渴难耐,可是随车携带的饮用水很快就喝光了,坦克兵们只能将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水抽出来饮用,甚至拿脚下渗入车内的泥水来湿润一下冒烟的喉咙。

在夜幕中逃生

理查森本来寄希望于英军发起后续攻势,占领当面德军阵地,这样他的坦克就能脱困。然而,从8月22日到24日,前线局势没有任何改变,而坦克内的状况愈发恶化,水和食物都消耗殆尽,弹药也所剩无几,人人都精疲力竭,唯一没有受伤的车组成员也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理查森不得不做出弃车逃生的决定,时间定在24日晚间9时,在此之前,米森中士再次甘冒风险,先行在泥浆中爬回英军阵地,与友军取得了联系,避免其他人撤退时遭到误击。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弗赖·本托斯”号的两位车组成员炮手威廉·莫里(左)和罗伯特·米森中士(右)。

在离开前,理查森按照常规弃车程序,命令将6磅炮的炮闩拆除,3挺刘易斯机枪也被拆卸下来带走,还携带了所有文件和地图,不能给德军留下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准备妥当后,7个人利用双方照明弹的间歇陆续离开坦克,在泥水中匍匐前行,最后成功回到己方阵地。此时距离他们22日驾车出击已经过去了60个小时,“弗赖·本托斯”号创造一战时期坦克单车任务的最长纪录。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弗赖·本托斯”号车组获得多项嘉奖,包括军事十字勋章(左)和杰出行为奖章(右)。

“弗赖·本托斯”车组在无人区坚守三天两夜的事迹受到英军的大力褒奖,理查森上尉和希尔中尉被授予军事十字勋章,米森中士和炮手威廉·莫里获得杰出行为奖章,其他人则获得军事奖章,他们成为一战时期英军坦克部队中获得勋奖章最多的车组。理查森上尉后来得到了一辆新坦克,将其命名为“弗赖·本托斯II”号,继续在西线作战,除炮手珀西·巴德在1918年8月25日阵亡外,其他人都幸运地活到战后。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理查森上尉的第二辆坦克,命名为“弗赖·本托斯II”号,编号仍是F41。

最后提一下“弗赖·本托斯”号的命运,德国人始终未能将其缴获。帕斯尚尔战役持续了三个多月,双方付出80万人的伤亡代价,最终以英军惨胜落幕。“弗赖·本托斯”号也被英军回收,但不再从事一线战斗,作为救援车辆发挥余热,于战争结束后被拆毁,遗憾的是,除了一张从空中拍摄的模糊照片外,这辆一战中最出名的英军坦克没有留下任何官方照片。

真实版《狂怒》,英军坦克陷入泥沼,在德军围攻下如何坚守三天?

■在帕斯尚尔战役中受伤的英军士兵,交战双方的伤亡数字高达8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