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作者:爱做梦的二十一

在上世纪70年代,莫西族第一次被发现的时候,族人们竟然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国家叫做埃塞俄比亚,有些类似《桃花源记》中那句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据统计,现在莫西族仅存五六千人,他们以放牧来维生。牲口和粮食是市场上的"硬通货"了,有时候,他们也跟外界交换一些枪支、兽皮、象牙、蜜蜂等物品。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成文的文字,所以和外界沟通很苦难。

传说,莫西族女人在下嘴唇上撑一只陶制盘子,就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丑八怪,这种"自残"的办法,只为防范其他部落,抢夺女奴隶。宁肯丑陋地生活,也不想美丽而忧郁地当奴隶。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一旦风俗成型,再改变就非常艰难了。巨大的陶盘子套在下嘴唇上,居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渐渐地,莫西族的审美标准也因此改变,盘唇成了勇敢和美丽的象征。

如果不盘唇,再漂亮的女孩儿也嫁不出去,也得不到丰厚的嫁妆,体面、幸福的婚后生活,更是痴人说梦。犹如欧洲女性束胸,为了将来的幸福生活,"莫西族"少女别无选择,只能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肉体痛苦,从15岁开始--盘唇。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人为地改变生理结构,当然非常痛苦了。参考一下大陆古代女性缠足。

莫西族少女"盘唇",首先得准备"唇盘",盘子多为陶质,大小不一。女孩子们必须流着眼泪,穿透下嘴唇,血淋淋的"肉窟窿"只为了盛盘子,这就要看她们的承受能力了,如果忍耐疼痛的尺度大一些,那么,盘子就能大一号。

如果忍受不住,便只能从小号唇盘开始。随着时光流逝,唇盘可以越来越大。据说,下嘴唇撑得越硕大,女孩儿父母拿到的彩礼就越多。在利益驱动下,少女们才多少有一点勇气和慰藉。为了佩戴唇盘,很多少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们不仅要忍受漫长的煎熬,还得小心翼翼地擦拭伤口,以免感染、溃烂。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唇盘是活的,平时戴上,吃喝的时候便摘下来,跟一副假牙差不多。倘若戴着盘子,看起来也习惯了,忽然一下子去掉,就像瞬间丢了假牙一样冲击人的视觉。没有盘子支撑,软塌塌的下嘴唇,耷拉在下巴上,更吓人。

当然,并非部落里所有女人都有权装那么个大盘子,只有显赫之家的女儿,才有资格“盘唇”。

埃塞俄比亚——盘唇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