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播出4天后,音乐总监陈其纲在接受采访时突然爆料,那首在开幕式上由9岁女孩林妙可独唱,令亿万国人动容的《歌唱祖国》,其实当时并非舞台上的林妙可原声,那天籁般的声音来自幕后的7岁小女孩杨沛宜。
此话一出,顿时激起千层浪,“对杨沛宜太不公平了!”“怎么可以假唱呀?”质疑声不绝于耳。美国《时代》杂志甚至把林妙可对嘴假唱评选为当年十大丑闻之一。
张艺谋导演在2018年参加《十三邀》访谈时解释当年林妙可对嘴假唱的真相:“她是真的在唱,只是她不知道她的麦克风已经被关闭了,她的歌声只有周边的少数几个工作人员听到了”。
张导承认,当时这样“合二为一”的处理方式欠妥,而国际转播方基于观赏体验的考量,也认可这样一个情景式表演的操作。
陈其纲后来坦言:“这可以说是最后一分钟不得已的选择”。这一句“不得已”道出了顾全大局的成年人的苦衷。连大人都只能听从安排的事情,网友们疯狂追究一个时年9岁孩子的责任,是不是也有点欠妥当呢。
01、懵懂童星,潜力无限
1999年,林妙可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爷爷林锴是著名国画家,爸爸林晖是报刊记者,妈妈刘喆平是高校老师,大伯林阳是漫画家。
林妙可从小就受到了不少艺术熏陶,她长相甜美,也喜欢唱歌跳舞,镜头感十足。
6岁时,有导演慧眼识珠,邀请林妙可和赵薇一起拍广告,据说她的镜头感丝毫不比“小燕子”差,由于广告效果特别好,越来越多的导演关注到了她。
林妙可就读于北京市东城区西中街小学,她从8岁起接拍影视剧,表演经验愈加丰富。时任学校教导主任的毛老师说:“这个孩子有2年声乐,4年舞蹈的基础,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到2008年,林妙可小学三年级的暑假,一个重大的机遇出现了。
02、助演奥运,风生水起
2008年中国正在紧张地筹办奥运会,张艺谋导演接下了奥运会开幕式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体现在磅礴的气势中穿插童真的效果,开幕式上设置了一个儿童独唱节目,要求表演者样貌和音准具佳,但项目组始终没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选。
林妙可拍摄过一组奥运宣传片,其中有一次是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做和平鸽飞翔的动作。正是林妙可在镜头前无比自然的表现让她被张导一眼相中,而后她便幸运地接到了奥运会组委会的面试邀约。
林妙可的长相气质极佳,但唱歌音准却并不尽如人意,另一位入选女孩杨沛宜的音准效果更好。由于杨沛宜当时正处于换牙期,而且缺的是比较影响观感的门牙,唱歌时会露出牙缝,组委会陷入两难境地。
显然,独唱节目只能有一位表演者。
最终奥运会组委会出于让观众赏心悦目的考量,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林妙可在前台亮相,杨沛宜在后台配音,这一决定直接促成了众所周知的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奥运女孩”林妙可对嘴假唱事件。
尽管有“假唱女孩”的负面舆论存在,林妙可还是在奥运会开幕式后打开了知名度,邀约不断。林妙可频频亮相各大媒体和演艺公司,先后出演了《北方有佳人》《无价之宝》等影视作品,也接了不少像圣诞开幕礼,游戏体验馆开馆仪式之类的商业通告。
林妙可收获了一群喜爱她的后援团,团队成员自称“妙族”,还有网友称林妙可是最小的“谋女郎”。
成名初期,林妙可还是颇有声誉的,在新版《红楼梦》中,林妙可把幼年林黛玉演得惟妙惟肖,李少红导演对这个小女孩印象深刻:“妙可在表演方面很有灵气,一点就透”。剧中饰演林如海(刘伯英饰)和贾雨村(杜功海饰)的两位演员,也对小妙可的表演给予了肯定。
2009年在横店拍摄《美人心计》时,编剧兼制片人于正对这个小姑娘赞赏有加:“妙可演戏很较真,小小年纪和资深演员对戏一点都不怯场,还会拿个小本本把注意事项一笔一划记下来,相当用功”。
03、星途坎坷,饱受非议
林妙可的妈妈在女儿出名后就辞职当了她的经纪人,帮她接洽各种广告和影视剧的签约及拍摄。也许林母是一名合格的大学教授,但显然她不是一名合格的经纪人。
林母并没有帮女儿规划好她的职业方向。之后几年林妙可接的各种商演杂乱无章。14岁的林妙可为某不孕不育医院新设的“情趣病房”做过宣传;被曝出索要天价广告费;在古装剧《仙女湖》中,林妙可甚至和比自己大23岁的演员陈龙有段感情戏。
家庭并没有正确引导这个过早出名的女孩,面对纷至沓来的媒体,也缺乏对女儿的保护意识。林妙可沦为疯狂吸金的工具人。外界舆论聚焦,也让林妙可身心俱疲。
因为假唱事件被反复重提,有好几年舆论几乎一边倒地以“黑”林妙可为乐。她在学校受到了排挤,人们把对不公平的反感情绪发泄到了她身上。她在操场上做课间操,会被人故意推搡。在学校表演节目会被前排同学故意喝倒彩。连在微博上分享日常,都会被恶意揣测。面对键盘侠的谩骂,林妙可曾一度关闭微博评论。
尽管负面新闻很多,也丝毫遮盖不了林妙可的多才多艺,她在民族舞,书法,长笛及钢琴领域都有涉猎。最难能可贵的是,林妙可对舞台表演的热爱从未减弱。
2016年,林妙可参演了北京与四川有关单位联合摄制的红色主旋律电影《勇士》,扮演一个给红军带路,和红军一起打仗的勇敢川妹子。
林妙可拍戏还是一如既往得认真,不怕高原紫外线强,拍戏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她会发微博晒出毒虫肆虐,剧组几乎人人中招的惨状,并鼓励大家坚持就会胜利。
川妹子的角色设定要求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皮肤黝黑,与林妙可过往饰演的靓丽的都市女性形象反差极大,她也毫不在意,还经常请教剧组前辈,每一个镜头都力求复原当年红军经历的真实状态。
2017年林妙可参加艺考,媒体在考场外对她围追堵截。在北影面试后的一段采访视频又让她火上了热搜,“摇头晃脑的样子太做作了”“还以为自己是童星吗?”网友的评论毫不留情。
林妙可在之后的高考中发挥稳定,最终以404分地总分被南京艺术学院录取。对林妙可来说这是个不错的结果。因为她发挥出了正常水平,南艺本身也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艺术类高等学府。然而网友嘲笑她考不上第一梯队的北影,中戏,上戏的奚落之词依然不绝于耳。
04、独立自主,未来可期
2020年,林妙可在访谈中首次回应当年的假唱事件。她很感激张艺谋导演的知遇之恩,也表示时过境迁,她已经学会如何去面对负面舆论。
林妙可说:“要习惯总有人不喜欢你,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许只有最亲近的几个人才了解,不用迷茫,做自己就好”。对于不理解自己的人,林妙可笑着说:“我觉得怎么样都要去面对,时间能改变人的看法”。
林妙可说,她很幸运,在大学时遇到了好导师。老师教导她在学习表演的同时更不应该迷失自我,戏里戏外都要活出精彩人生。她已经学会了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如何面对外界压力。
近几年林妙可改变了许多,变得有主见。在学校的话剧《雷雨》演出中,她敢于突破自己,饰演青衣,而不是旁人以为的花旦。老师一句“演得还不错”,让她颇感欣慰。
在穿衣风格上,林妙可也成熟了许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穿搭与年龄不符。她学会自己打理微博,也会有和同龄人一样的烦恼,林妙可自嘲道:“别人减肥是坚持一段时间就美了,我是一直在减肥”。
林妙可的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样特别黏她。以前离家14天拍综艺,林妙可很不习惯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要每天跟父母视频才能缓解焦虑,而现在父母一年都来不了南京两三次。林妙可已经从一个在父母掌控下缺乏自我意识的小童星,成长为独立自主的文艺爱好者。
结语:
2021年,林妙可完成了大学学业。曾经的“中国第一童星”,过早地接受了命运馈赠的礼物,那早已在暗中标好了的价格,也让林妙可尝尽人生百味。如今,逐渐成熟起来的林妙可意识到,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自己的价值,她在访谈中坦言,以后也许不会成为演员,但是会继续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
林妙可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个23岁的小女孩,她享受过成名的快感,也经历过被千夫所指的痛苦,她的人生路还很长,衷心祝愿她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拥抱美好的明天。
-END-
【文|一理 】
【编辑|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