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播出4天後,音樂總監陳其綱在接受采訪時突然爆料,那首在開幕式上由9歲女孩林妙可獨唱,令億萬國人動容的《歌唱祖國》,其實當時并非舞台上的林妙可原聲,那天籁般的聲音來自幕後的7歲小女孩楊沛宜。
此話一出,頓時激起千層浪,“對楊沛宜太不公平了!”“怎麼可以假唱呀?”質疑聲不絕于耳。美國《時代》雜志甚至把林妙可對嘴假唱評選為當年十大醜聞之一。
張藝謀導演在2018年參加《十三邀》訪談時解釋當年林妙可對嘴假唱的真相:“她是真的在唱,隻是她不知道她的麥克風已經被關閉了,她的歌聲隻有周邊的少數幾個從業人員聽到了”。
張導承認,當時這樣“合二為一”的處理方式欠妥,而國際轉播方基于觀賞體驗的考量,也認可這樣一個情景式表演的操作。
陳其綱後來坦言:“這可以說是最後一分鐘不得已的選擇”。這一句“不得已”道出了顧全大局的成年人的苦衷。連大人都隻能聽從安排的事情,網友們瘋狂追究一個時年9歲孩子的責任,是不是也有點欠妥當呢。
01、懵懂童星,潛力無限
1999年,林妙可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爺爺林锴是著名國畫家,爸爸林晖是報刊記者,媽媽劉喆平是高校老師,大伯林陽是漫畫家。
林妙可從小就受到了不少藝術熏陶,她長相甜美,也喜歡唱歌跳舞,鏡頭感十足。
6歲時,有導演慧眼識珠,邀請林妙可和趙薇一起拍廣告,據說她的鏡頭感絲毫不比“小燕子”差,由于廣告效果特别好,越來越多的導演關注到了她。
林妙可就讀于北京市東城區西中街國小,她從8歲起接拍影視劇,表演經驗愈加豐富。時任學校教導主任的毛老師說:“這個孩子有2年聲樂,4年舞蹈的基礎,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到2008年,林妙可國小三年級的暑假,一個重大的機遇出現了。
02、助演奧運,風生水起
2008年中國正在緊張地籌辦奧運會,張藝謀導演接下了奧運會開幕式這個艱巨的任務。為了展現在磅礴的氣勢中穿插童真的效果,開幕式上設定了一個兒童獨唱節目,要求表演者樣貌和音準具佳,但項目組始終沒有物色到合适的人選。
林妙可拍攝過一組奧運宣傳片,其中有一次是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做和平鴿飛翔的動作。正是林妙可在鏡頭前無比自然的表現讓她被張導一眼相中,而後她便幸運地接到了奧運會組委會的面試邀約。
林妙可的長相氣質極佳,但唱歌音準卻并不盡如人意,另一位入選女孩楊沛宜的音準效果更好。由于楊沛宜當時正處于換牙期,而且缺的是比較影響觀感的門牙,唱歌時會露出牙縫,組委會陷入兩難境地。
顯然,獨唱節目隻能有一位表演者。
最終奧運會組委會出于讓觀衆賞心悅目的考量,采用了一個折中的方案,林妙可在前台亮相,楊沛宜在背景配音,這一決定直接促成了衆所周知的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奧運女孩”林妙可對嘴假唱事件。
盡管有“假唱女孩”的負面輿論存在,林妙可還是在奧運會開幕式後打開了知名度,邀約不斷。林妙可頻頻亮相各大媒體和演藝公司,先後出演了《北方有佳人》《無價之寶》等影視作品,也接了不少像聖誕開幕禮,遊戲體驗館開館儀式之類的商業通告。
林妙可收獲了一群喜愛她的後援團,團隊成員自稱“妙族”,還有網友稱林妙可是最小的“謀女郎”。
成名初期,林妙可還是頗有聲譽的,在新版《紅樓夢》中,林妙可把幼年林黛玉演得惟妙惟肖,李少紅導演對這個小女孩印象深刻:“妙可在表演方面很有靈氣,一點就透”。劇中飾演林如海(劉伯英飾)和賈雨村(杜功海飾)的兩位演員,也對小妙可的表演給予了肯定。
2009年在橫店拍攝《美人心計》時,編劇兼制片人于正對這個小姑娘贊賞有加:“妙可演戲很較真,小小年紀和資深演員對戲一點都不怯場,還會拿個小本本把注意事項一筆一劃記下來,相當用功”。
03、星途坎坷,飽受非議
林妙可的媽媽在女兒出名後就辭職當了她的經紀人,幫她接洽各種廣告和影視劇的簽約及拍攝。也許林母是一名合格的大學教授,但顯然她不是一名合格的經紀人。
林母并沒有幫女兒規劃好她的職業方向。之後幾年林妙可接的各種商演雜亂無章。14歲的林妙可為某不孕不育醫院新設的“情趣病房”做過宣傳;被曝出索要天價廣告費;在古裝劇《仙女湖》中,林妙可甚至和比自己大23歲的演員陳龍有段感情戲。
家庭并沒有正确引導這個過早出名的女孩,面對紛至沓來的媒體,也缺乏對女兒的保護意識。林妙可淪為瘋狂吸金的工具人。外界輿論聚焦,也讓林妙可身心俱疲。
因為假唱事件被反複重提,有好幾年輿論幾乎一邊倒地以“黑”林妙可為樂。她在學校受到了排擠,人們把對不公平的反感情緒發洩到了她身上。她在操場上做課間操,會被人故意推搡。在學校表演節目會被前排同學故意喝倒彩。連在微網誌上分享日常,都會被惡意揣測。面對鍵盤俠的謾罵,林妙可曾一度關閉微網誌評論。
盡管負面新聞很多,也絲毫遮蓋不了林妙可的多才多藝,她在民族舞,書法,長笛及鋼琴領域都有涉獵。最難能可貴的是,林妙可對舞台表演的熱愛從未減弱。
2016年,林妙可參演了北京與四川有關機關聯合攝制的紅色主旋律電影《勇士》,扮演一個給紅軍帶路,和紅軍一起打仗的勇敢川妹子。
林妙可拍戲還是一如既往得認真,不怕高原紫外線強,拍戲環境艱苦,生活條件差。她會發微網誌曬出毒蟲肆虐,劇組幾乎人人中招的慘狀,并鼓勵大家堅持就會勝利。
川妹子的角色設定要求衣衫褴褛,蓬頭垢面,皮膚黝黑,與林妙可過往飾演的靓麗的都市女性形象反差極大,她也毫不在意,還經常請教劇組前輩,每一個鏡頭都力求複原當年紅軍經曆的真實狀态。
2017年林妙可參加藝考,媒體在考場外對她圍追堵截。在北影面試後的一段采訪視訊又讓她火上了熱搜,“搖頭晃腦的樣子太做作了”“還以為自己是童星嗎?”網友的評論毫不留情。
林妙可在之後的聯考中發揮穩定,最終以404分地總分被南京藝術學院錄取。對林妙可來說這是個不錯的結果。因為她發揮出了正常水準,南藝本身也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的藝術類高等學府。然而網友嘲笑她考不上第一梯隊的北影,中戲,上戲的奚落之詞依然不絕于耳。
04、獨立自主,未來可期
2020年,林妙可在訪談中首次回應當年的假唱事件。她很感激張藝謀導演的知遇之恩,也表示時過境遷,她已經學會如何去面對負面輿論。
林妙可說:“要習慣總有人不喜歡你,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也許隻有最親近的幾個人才了解,不用迷茫,做自己就好”。對于不了解自己的人,林妙可笑着說:“我覺得怎麼樣都要去面對,時間能改變人的看法”。
林妙可說,她很幸運,在大學時遇到了好導師。老師教導她在學習表演的同時更不應該迷失自我,戲裡戲外都要活出精彩人生。她已經學會了如何面對負面情緒,如何面對外界壓力。
近幾年林妙可改變了許多,變得有主見。在學校的話劇《雷雨》演出中,她敢于突破自己,飾演青衣,而不是旁人以為的花旦。老師一句“演得還不錯”,讓她頗感欣慰。
在穿衣風格上,林妙可也成熟了許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穿搭與年齡不符。她學會自己打理微網誌,也會有和同齡人一樣的煩惱,林妙可自嘲道:“别人減肥是堅持一段時間就美了,我是一直在減肥”。
林妙可的父母不再像以前那樣特别黏她。以前離家14天拍綜藝,林妙可很不習慣沒有父母在身邊的日子,要每天跟父母視訊才能緩解焦慮,而現在父母一年都來不了南京兩三次。林妙可已經從一個在父母掌控下缺乏自我意識的小童星,成長為獨立自主的文藝愛好者。
結語:
2021年,林妙可完成了大學學業。曾經的“中國第一童星”,過早地接受了命運饋贈的禮物,那早已在暗中标好了的價格,也讓林妙可嘗盡人生百味。如今,逐漸成熟起來的林妙可意識到,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到自己的價值,她在訪談中坦言,以後也許不會成為演員,但是會繼續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
林妙可到目前為止還隻是個23歲的小女孩,她享受過成名的快感,也經曆過被千夫所指的痛苦,她的人生路還很長,衷心祝願她能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擁抱美好的明天。
-END-
【文|一理 】
【編輯|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