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作者:历史影视小迷弟

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特地建立了一座庙宇,以周朝姜子牙为主祭,汉朝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这座寺庙改名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仍是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副祀,左右各五人。左列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右列是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本文以时间顺序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10位的战功。

1、齐大司马田穰苴

田穰苴(ráng jū),又叫司马穰苴,春秋末年齐国人,他是继姜子牙之后承上启下的一位军事家。齐景公时期,田穰苴临危受命,领军击退了晋国和燕国的进攻,因功被封为大司马,所以后代也称司马氏。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田穰苴

田穰苴在治军方面也非常严格,因此也保证了齐军的战斗力,而他本人以及田氏家族在齐国的地位也是蒸蒸日上,于是引起了齐国大夫鲍氏、国氏、高氏的不满,于是他们联合向齐景公进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最终抑郁而死。

因其年代久远,所流传下来的事迹不多,但是他的军事思想却影响巨大,其著作《司马法》入选武经七书,后世很多武将也深受他的影响。

2、吴将军孙武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公元前512年,在伍子胥的七荐之下,吴王阖闾接见了孙武,当初在隐居是孙武就写完了《孙子兵法》,于是他带着自己的著作来见吴王,吴王对其大加赞赏并任命他为吴将。柏举之战,孙武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孙武

孙武给后世最大的影响便是他的著作《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3、魏西河郡守吴起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早年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大败齐国军队,后来到魏国,得到魏文侯的重用,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吴起

后来吴起遭到魏文侯的猜忌又到了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

因变法吴起得罪了楚国内部的守旧贵族,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后,吴起也被杀害。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其所著《吴子》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4、燕昌国君乐毅

乐毅,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魏将乐羊的后裔,先后在中山国、赵国、魏国生活。当时燕国地处偏远,国力弱小,燕昭王礼贤下士,招揽英才,乐毅就是在这个时候到燕国的,被燕昭王拜为亚卿。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乐毅

乐毅到燕国后,也开始一心一意的辅佐燕昭王,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后,乐毅遭到了新即位的燕惠王的猜忌,无奈之下离开燕国投奔到赵国,最后死于赵国。

5、武安君白起

白起,战国时期秦国人,他熟知兵法,善于用兵,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国军队40余万人。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白起

白起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然而他功高震主,得罪了应侯范雎,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白起被赐死于杜邮。

6、汉太子少傅张良

张良,战国末年韩国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是刘邦的三杰之一。张良曾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 凭借着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后来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被册封为留侯。

张良是刘邦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曾评价他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留侯张良

7、汉淮阴侯韩信

韩信,汉初三杰之一,刘邦身边最重要的战将之一。是“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韩信先是在项羽手下任职,但是没有得到项羽的重用,后来转投刘邦,在萧何的保荐之下,韩信被刘邦封为大将军,从此开始建功立业。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韩信

韩信率部先后平定楚、魏、代、赵、燕、齐等国,汉五年(前202年),韩信率领大军在垓下之战中围困项羽,项羽兵败战死。而韩信则因功被封为楚王,后来因人诬告,被贬为淮阴侯。 前197年,韩信与陈豨勾连反叛,被吕后与萧何合谋诱杀于长乐宫钟室并夷灭三族。

8、蜀汉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的大名已经是人尽皆知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是后世臣子的典范。自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一直是勤勤恳恳的辅佐刘备父子。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隆中对”策,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诸葛亮

刘禅即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事必躬亲,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

此外,诸葛亮还是个发明家,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9、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

李靖,大唐“战神”,早年曾在隋朝任职,后来投靠了李渊,在唐朝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李渊辅佐赵郡王李孝恭平定了萧铣和辅公祏,并招抚岭南诸部。

李世民即位后,李靖开始了灭国之战,贞观三年(629年),李靖以定襄道行军总管的身份统领诸将北征,以精骑三千夜袭定襄,使颉利可汗部惊溃,又奔袭阴山,一举灭亡东突厥,而李靖也因功升任尚书右仆射,封代国公。贞观九年(635年),李靖又率军大破吐谷浑,后改封为卫国公。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李靖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靖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逝,终年79岁。李靖除了自己的军事能力封神外,他教的徒弟也非常厉害,苏定方学到了李靖兵法的精髓,征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

此外,李靖也写了很多优秀的军事著作,他的《李卫公兵法》曾是后世历代武将们学习的经典,不过后来这部著作失传了。

10、唐司空英国公李绩

李绩,大唐名将,与“战神”李靖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物,不过年龄要比李靖小得多。说李绩可能没有那么多人知道,但是一提起瓦岗寨的徐茂公,肯定很多人就知道了,其实李绩就是徐茂公。

武庙十哲中供奉的10位顶级武将都有哪些战功,为何供奉的是他们

李绩

李绩先是投身于瓦岗寨,后来投了大唐,历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的重用。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唐太宗时期,李绩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高宗时期,担任过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章二年(669年)病逝,终年76岁。

小结:

武庙十哲并不是固定的,后来有人被迁出武庙,有人也被新添加到武庙中,如白起就曾被宋太祖赵匡胤下令移除武庙,郭子仪也曾入选武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