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作者:暗香盈袖半夜凉初透

说了这么多,现在也到了尾声。想想书的开头,我还在回忆刚到人艺那些事儿。《秦皇父子》,我作为人艺演员第一次登台演出,在之前,作为空政演员,我站在人艺台上向下张望,这些都还历历在目。一晃到现在,我已经是人艺的老同志了。人艺的在职演员中现在我是年龄第二大的。前面只有一个严燕生,比我大一岁多一点。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当初的生瓜蛋子,现在成为了别人眼里的成功演员。好像都没意识到,在很多场合你已经拥有了话语权。坦率地讲,这些都让我慌促。一方面,自认水平有限;另一方面,和年轻演员在一起,会觉得有责任将自己的经验、判断掏给他们,他们也需要,像当年我需要郑榕、朱旭老师的点拨一样。对人艺,作为一个演员,可是又觉得不该说得太多,也不够资格说得太多,好为人师,挺招人嫌,但是又分明看到一些问题,就又想说。我也突然理解很多老同志,在退休离去时为什么决然不回头。那时我多么期望我尊敬的前辈们给我提提意见,但他们不来。天野老师不来,我请黄宗江老师看《茶馆》,他只说:“不易,不易。”多了就不说了。我现在理解了,没办法说啊,层次有点儿大,说不通啊。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建筑大师》索尔尼斯有句台词:“你必须有帮手来到你身边,帮手是不会自己来的,需要你的力量去召唤。”对人艺,我做不成这件事。我对媒体就人艺的事情发言,外界的影响大于人艺内部,我又开始怀疑,我的想法对吗?佛教讲去除我执,就是不要觉得自己都对,这时内心会产生很大的自我折磨。这就是我前几年的内心经历,很难过,日子很难过。也因此确立起我对自己的定位,我这也快成老前辈的人,不是所有空间都有真知灼见的,只在演员个人经验行当中,有些自己独到见解,所以要海涵,不能随便说话。我真正的责任是演出创作,用我的角色来为人艺作贡献。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不久前我父亲生病住进了医院,我和他聊起了生与死,因为他那一拨儿的人都已是一大把年纪,有的已经走了。生死真是门功课,真要早点做,否则会出现不甘离去的自我折磨。作为演员也是,因为演艺的生命会更早地老去,前辈们的例子就摆在这儿。他们看着我长大,我们看着他们变老。选择自己的职业,做不做行政领导,其实也在判断自己的归宿。当然我最后将自己归到演员,因为这一行里依旧有我的人生榜样,比如朱旭老师,他那种从里到外的自在,从演艺到生活的自在,是我要修行的功课。就我现在演的这一角色,特别是与林兆华合作演的一些角色,老前辈可能看不懂了。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而新一拨儿演员起来后,他们又会有他们的想法和个性表达。那些也未必适合我,我可能也会看不懂他们,也会慢慢从舞台中央隐去。每一代人之间的差别、代沟都是应该看到的,有的戏你也会觉得无聊,可就是有市场。看不惯也没用。要是想跟年轻人争时尚空间,不仅没必要,也不太可能。因为人家已经把你看做那一拨儿了。年轻人眼对眼儿的异性吸引和你没关系了。演《建筑大师》,我去烫发,希望头发的效果是立起来的。理发师是个年轻人,说得很小心,但也很直率:我不知道这个发型适不适合你。他都这么说了,好在我这还是为角色而做。在我设想中,这个索尔尼斯的头发要染成时尚的白,会更出效果。但就是不知道,这个理发师会怎么看我。再说我除了演戏,还有这事儿那事儿,头发不能这么前卫,只能作罢。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有一年我去南非,在野生动物园,车子遇到几十头象排着队在草原上走。又看到一头老象距离远远地跟在后面。而且不在草地上走,是在车道上迎面而来。其高大超出我的想象。一窗之隔,它的眼睛低垂着从车边走过了,四条腿着地,每踏一步我都有震感。我觉得特别美。因为看过电视中的《动物世界》,我知道,老象在离去的时候,就是这样离开象群慢慢走,最后连遗骸都找不着。还有老子,骑着青牛,出关而逝。最后的告别都应是这样的,慢慢歇息-属于你的会议结束了,属于你的酒席也散了,该放弃的就放弃。所有死亡之前的慌促、不安与惊惧,都来源于你还想留住、放不下什么。如果我们愿意做智者,就应该看到这样都是徒劳。还是像头老象那样在大自然中慢慢走,慢慢地隐去。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作为演员,我们离不开掌声,我们感恩于这些喝彩,让你还有动力继续吃苦受累,但是也绝不能只为喝彩做事。人生最终还是:“满船空载月明归。”不属于你的,希求不来;属于你的赞美,你退了,人家茶余饭后也许会聊聊你,戏剧艺术是我的月,名利是几颗星,不过如此。我还想起明哲法师的一句偈言:“看破放下般若发光,自在平常法身清凉”,“看破”其实就是认识事物内在的规律,至于人艺的兴与衰,现在看,也不用很起急。兴,你跟它一起兴;衰,你和它一起衰。说悲观一点,你与它一起殉葬;说乐观一点,北京人艺还是北京人艺,无论什么时候,总是有人要看戏的。这和一些地方剧院不同,它们已经是灰烬了,而这儿哪怕有人在骂,也是能看到余火,并希望它还能熊熊燃起来。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我还有十年创作期,该退的时候,慢慢歇去

本文摘自 濮存昕 童道明著的《我知道光在哪儿》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