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作者:暗香盈袖半夜涼初透

說了這麼多,現在也到了尾聲。想想書的開頭,我還在回憶剛到人藝那些事兒。《秦皇父子》,我作為人藝演員第一次登台演出,在之前,作為空政演員,我站在人藝台上向下張望,這些都還曆曆在目。一晃到現在,我已經是人藝的老同志了。人藝的在職演員中現在我是年齡第二大的。前面隻有一個嚴燕生,比我大一歲多一點。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當初的生瓜蛋子,現在成為了别人眼裡的成功演員。好像都沒意識到,在很多場合你已經擁有了話語權。坦率地講,這些都讓我慌促。一方面,自認水準有限;另一方面,和年輕演員在一起,會覺得有責任将自己的經驗、判斷掏給他們,他們也需要,像當年我需要鄭榕、朱旭老師的點撥一樣。對人藝,作為一個演員,可是又覺得不該說得太多,也不夠資格說得太多,好為人師,挺招人嫌,但是又分明看到一些問題,就又想說。我也突然了解很多老同志,在退休離去時為什麼決然不回頭。那時我多麼期望我尊敬的前輩們給我提提意見,但他們不來。天野老師不來,我請黃宗江老師看《茶館》,他隻說:“不易,不易。”多了就不說了。我現在了解了,沒辦法說啊,層次有點兒大,說不通啊。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建築大師》索爾尼斯有句台詞:“你必須有幫手來到你身邊,幫手是不會自己來的,需要你的力量去召喚。”對人藝,我做不成這件事。我對媒體就人藝的事情發言,外界的影響大于人藝内部,我又開始懷疑,我的想法對嗎?佛教講去除我執,就是不要覺得自己都對,這時内心會産生很大的自我折磨。這就是我前幾年的内心經曆,很難過,日子很難過。也是以确立起我對自己的定位,我這也快成老前輩的人,不是所有空間都有真知灼見的,隻在演員個人經驗行當中,有些自己獨到見解,是以要海涵,不能随便說話。我真正的責任是演出創作,用我的角色來為人藝作貢獻。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不久前我父親生病住進了醫院,我和他聊起了生與死,因為他那一撥兒的人都已是一大把年紀,有的已經走了。生死真是門功課,真要早點做,否則會出現不甘離去的自我折磨。作為演員也是,因為演藝的生命會更早地老去,前輩們的例子就擺在這兒。他們看着我長大,我們看着他們變老。選擇自己的職業,做不做行政上司,其實也在判斷自己的歸宿。當然我最後将自己歸到演員,因為這一行裡依舊有我的人生榜樣,比如朱旭老師,他那種從裡到外的自在,從演藝到生活的自在,是我要修行的功課。就我現在演的這一角色,特别是與林兆華合作演的一些角色,老前輩可能看不懂了。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而新一撥兒演員起來後,他們又會有他們的想法和個性表達。那些也未必适合我,我可能也會看不懂他們,也會慢慢從舞台中央隐去。每一代人之間的差别、代溝都是應該看到的,有的戲你也會覺得無聊,可就是有市場。看不慣也沒用。要是想跟年輕人争時尚空間,不僅沒必要,也不太可能。因為人家已經把你看做那一撥兒了。年輕人眼對眼兒的異性吸引和你沒關系了。演《建築大師》,我去燙發,希望頭發的效果是立起來的。理發師是個年輕人,說得很小心,但也很直率:我不知道這個發型适不适合你。他都這麼說了,好在我這還是為角色而做。在我設想中,這個索爾尼斯的頭發要染成時尚的白,會更出效果。但就是不知道,這個理發師會怎麼看我。再說我除了演戲,還有這事兒那事兒,頭發不能這麼前衛,隻能作罷。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有一年我去南非,在野生動物園,車子遇到幾十頭象排着隊在草原上走。又看到一頭老象距離遠遠地跟在後面。而且不在草地上走,是在車道上迎面而來。其高大超出我的想象。一窗之隔,它的眼睛低垂着從車邊走過了,四條腿着地,每踏一步我都有震感。我覺得特别美。因為看過電視中的《動物世界》,我知道,老象在離去的時候,就是這樣離開象群慢慢走,最後連遺骸都找不着。還有老子,騎着青牛,出關而逝。最後的告别都應是這樣的,慢慢歇息-屬于你的會議結束了,屬于你的酒席也散了,該放棄的就放棄。所有死亡之前的慌促、不安與驚懼,都來源于你還想留住、放不下什麼。如果我們願意做智者,就應該看到這樣都是徒勞。還是像頭老象那樣在大自然中慢慢走,慢慢地隐去。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作為演員,我們離不開掌聲,我們感恩于這些喝彩,讓你還有動力繼續吃苦受累,但是也絕不能隻為喝彩做事。人生最終還是:“滿船空載月明歸。”不屬于你的,希求不來;屬于你的贊美,你退了,人家茶餘飯後也許會聊聊你,戲劇藝術是我的月,名利是幾顆星,不過如此。我還想起明哲法師的一句偈言:“看破放下般若發光,自在平常法身清涼”,“看破”其實就是認識事物内在的規律,至于人藝的興與衰,現在看,也不用很起急。興,你跟它一起興;衰,你和它一起衰。說悲觀一點,你與它一起殉葬;說樂觀一點,北京人藝還是北京人藝,無論什麼時候,總是有人要看戲的。這和一些地方劇院不同,它們已經是灰燼了,而這兒哪怕有人在罵,也是能看到餘火,并希望它還能熊熊燃起來。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我還有十年創作期,該退的時候,慢慢歇去

本文摘自 濮存昕 童道明著的《我知道光在哪兒》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