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5年授衔时,军衔授低了的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作者:有态度的学爸

1955年秋季,为了表彰那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成立做出重要贡献的将领们,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由于参加授衔的人员太多,加上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又不相同,因此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满意。授衔结果出来后,有一些将领认为自己的军衔低了,为此还闹了一些意见。比如王近山。但实际上,他的军衔并没有低授。

1955年授衔时,军衔授低了的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红军时期,王近山长期担任团级干部,直到1935年才升任师长;对比一下另一位红四猛将郑维山,1933年就是红27师的政委,55年也是中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王近山担任129师386旅772团副团长,这个职务55年授中将很正常。当时385旅770团团长张才千、358旅715团团长王尚荣、359旅717团团长刘转连和718团团长文年生都是55中将。

解放战争期间,王近山长期担任中野6纵司令员,解放战争末期才出任第三兵团副司令。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是志愿军第三兵团代司令。同样是志愿军代司令员的还有郑维山和陶勇,二人都是55中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1952年定级的时候,王近山是副兵团级,这个级别授中将很正常。55年大授衔的时候,副兵团级将领杜义德、张震、王必成和程世才等人都是中将。要知道,张震可是担任过三野参谋长的。

1955年授衔时,军衔授低了的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因此综合来看,王近山授中将并不低。另外还有不少朋友认为萧克的军衔也授低了,如果单看资历的话,确实可以这么说,红军时期萧克担任过红6军团的军团长和红二方面军的副总指挥;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他又担任了120师的副师长。大授衔的时候,八路军六位正副师长当中,有五人成了元帅,只有萧克是上将,因此不少人认为他的军衔低了。

但要知道的是,大授衔的时候除了资历和职务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战功。萧克红军时期的战功自然是没得说,但八路军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就不行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萧克先是出任120师副师长,不久后被派到冀热察开辟根据地。当时萧克手中有8000多人,7000多条枪,主力是邓华支队和宋时轮支队。要知道当初聂荣臻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时候,手中不过才3000人马。

1955年授衔时,军衔授低了的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尽管条件比聂荣臻好得多,但萧克却没能打开局面。他上任后和邓华、宋时轮相处的并不愉快,不久后这两个人先后离开,萧克失去了左膀右臂。为了打开局面,他派主力第7团去平北开辟根据地,结果遭到敌人围堵,损失惨重,被迫退了回来。后来萧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专门为此做了检讨,称“这主要是我在思想上有急于求成的情绪;在战术上,一次派出兵力大多;这是我们在发展中的一个挫折,也是我军事指导上的一个失策。”

延安本来对萧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在冀热察或者平西开打新局面。不料萧克在平西搞了几年,不仅没能打开局面,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无奈之下,1942年的时候,延安撤销了冀热察挺进军的番号,萧克来到晋察冀给聂荣臻当了副手。抗战胜利后,萧克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办学校,直到解放战争末期才接替刘亚楼出任四野参谋长。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军功不显,加上还在懋功会师的时候“站错了队”,因此大授衔的时候,萧克授上将并不低。

1955年授衔时,军衔授低了的只有这两个人,不是王近山和萧克

那么大授衔的时候,军衔授低了的两个人都是谁呢?他们就是解方和贺晋年。解方虽然缺少了红军时期的资历,但他担任过志愿军的参谋长,55年授少将确实有点低了。据说彭大将军得知此事后曾说:解方少将,我撑死中将。贺晋年是陕北红军的创建人之一,担任过东北军区副司令,1952年的时候被定为副兵团级,这个级别最起码也是中将,但由于受到高的影响,最终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