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作者:史丢笔

这世上真的是无奇不有,大家相信吗?2017年,中国台湾省高雄市一位渔民在出海捕鱼的时候,意外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过了5天后,有人出价22万要买下这只大黄螺,他居然都不肯卖。

这听起来是不是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然而这事却确确实实在现实中发生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蔡宇信和他捕获的海螺

蔡宇信,中国台湾省人,居住在台湾省高雄市梓官区,蔡宇信是高雄当地一名普通的渔民,平时主要在高雄港外海捕鱼为业。

2017年1月8日上午8时许,蔡宇信像往常一样将船驶至高雄港外海进行捕捞作业,由于浅海区没什么鱼,所以他一度将捕捞网下沉到水深150至于160公尺以下,结果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捕捞之后,果然渐入佳境,捕捞上来的鱼获又肥又多。

在拆网解鱼的时候,蔡宇信在网口中发现了一只硕大的黄海螺,当时他并不知道这只海螺究竟是什么品种,问了周围的老渔民,大家也都说不认识。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蔡宇信随后带着这只大海螺拿给船长黄金茂看,结果黄金茂说,他捕鱼差不多也有40多年了,但也没见过这样的海螺,这次算是开了眼界了。

蔡宇信觉得这只黄海螺又大又漂亮,便打算到时候将它跟捕捞上来的鱼获一起卖掉,后来船只回到蚵仔寮渔港时,蔡宇信便随手将这只大黄海螺摆在鱼摊上售卖。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结果在售卖的时候,前来买鱼的一位女顾客好心提醒他说,这只黄海螺是一种极其稀有的品种,让他收起来,千万别在菜市场卖,否则就亏大了。

蔡宇信听完女顾客的提醒后,慌忙将黄海螺撤下鱼摊,回到家后,蔡宇信将这只大海螺养在自家的水族箱里,第二天,蔡宇信带着海螺联系上屏东海洋生物博物馆的贝类专家邱郁文博士。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龙宫翁戎螺

结果邱郁文博士在仔细看过这只海螺后,告诉蔡宇信,他捕获的这只海螺学名叫龙宫翁戎螺,是翁戎螺当中最大的一种,英文名叫Slit Shell,意思是有裂缝的螺,翁戎螺的螺壳上的确都有一条裂缝,这条裂缝是它们进行呼吸和排泄的通道。

龙宫翁戎螺最早出现在古生代的寒武纪,距今已经有五亿多年,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家都没有发现它们的踪影,所以一度以为这种螺已经灭绝,上个世纪90年代陆陆续续开始有渔民发现它们的踪迹,人们才知道原来它们其实并没有灭绝。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由于龙宫翁戎螺经过数亿年的演化,但它们却一直将祖先的形态保留下来,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们也把它们称作“活化石”。

邱郁文博士告诉蔡宇信,近年来,贝螺收藏形成文化已经有很多历史了,龙宫翁戎螺被誉为贝类之王,是世界上最珍稀名贵的海螺品种之一,龙宫翁戎螺到底有多罕见,在十八至十九世纪,曾经有世界各国的生物学家先后前往西印度群岛、南非以及中美洲海域找到过十多种翁戎螺的活体。

但只有一只翁戎螺被保留下来,送到荷兰的鹿特丹自然博物馆收藏,然而从那以后,将近半个世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发现过第二只龙宫翁戎螺。

2017年他出海时捕获一只大黄螺,结果5天后出价22万都不肯卖

蔡宇信

目前全世界的博物馆里以及贝类收藏家手中的龙宫翁戎螺,总共加起来也不到300只,是贝类收藏家们梦寐以求都想要得到的贝类藏品。

2017年1月13日,一位来自台北的富商找到蔡宇信,并开价100万新台币要买下这只龙宫翁戎螺,不过蔡宇信听到后直接给拒绝了,他说不打算卖给私人卖家,打算到时候拿到日本拍卖。

大家对此怎么看?也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或评论,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点一下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