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作者:趣知史馆

对于华坪女子高中的女学生们而言,小镇做题家这个身份是她们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大筹码。

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更是深知唯有读书,才能改变这些深山女孩们早早注定的命运。只有考出大山,才能让这些女孩拥有除嫁人以外的多样的美好人生。

这么多年来,创办了华坪女高的张桂梅燃烧着自己生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小镇做题家”,帮助这些女孩寻找到更多样的人生道路。

因此,在得知自己的一名学生选择成为全职太太时,张桂梅才会怒不可遏,不仅拒绝了该名学生的捐款,还大声斥责让其“赶紧滚”。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此事被报道之后,一些不怀好意的网友开始以此为借口肆意攻击张桂梅校长,给张桂梅扣上了一顶又一顶“帽子”。

张桂梅校长此举真的是不尊重全职太太这种职业吗?我看未必如此。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坚守初心,不惧流言

有关于女性的社会分工问题,其实已经争论许久,而“全职太太”更是引起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女性的价值不能局限在家庭,这是对女性独立个体的“抹杀”;

也有人反驳说对家庭有贡献也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全职太太的社会价值是被间接体现在家庭中的。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张桂梅校长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初衷,便是因为看到了太多深山里嫁人之后蹉跎一生的女子,她们一出生,等待着她们的便是重男轻女的家庭和社会。

在家里时要承担家中大部分活计,因为要赶在女儿嫁出去之前从她身上压榨掉最后一分价值。

长大的过程中,她们的读书机会也会逐渐地被兄弟挤压掉,在重男轻女的父母眼里,女儿终究是要“泼出去的水”,花在她身上的每一份钱都是在做“赔本买卖”罢了。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在这种对女性如此不友好的环境下,女孩子想要坚持读书简直是难如登天。

你在偏僻落后的山区学校看一看,就能发现年级越高,班里的女生越少,她们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地消失在了校园里。

仅仅是因为学不下去才不念书吗?

当然不,因为她们,该嫁人了。

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子,似乎就只有一条路走得通,那就是嫁人,然后生孩子。

但张桂梅出现了,她的到来,给这些山里的女孩带来了另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在这条路上,女性的价值不再仅局限于嫁人生子,成为他人的附庸失去自我。

而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想要拥有的生活,张桂梅拼尽全力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这些山区女孩撑起了一片天,只是想要让她们寻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她曾经说过,不求学生们成才后回报自己什么,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得起自己的人就行了。

所以在面对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凭借自己努力考上大学的女生又选择做全职太太,张桂梅才会如此愤怒。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因为你选择成为一名全职太太,就代表着你所做的一切全都是在以家庭为中心,这也就潜意识地讲你自己这个个体所隐藏了。

将自己命运的选择权交到其他人手中,是最愚蠢的做法。不论男女,都应该有一份自己为之坚持的事业!但对于女性来说,这个机会总是很渺茫。

张桂梅校长正是深知这一点,并坚守这一点,才能为山区里那么多女生遮风挡雨,改变她们几乎注定的悲惨人生。

可是哪怕张桂梅校长将其拯救,扶上求学之路。也仍有一些人“烂泥扶不上墙”,摒弃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埋头做一个全职太太。

面对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张桂梅也丝毫不在意,毕竟真正办实事做贡献的人哪里有时间去在乎几只丧犬的不甘吠叫?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她责骂那位成为全职太太的女学生不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优秀学生的无奈,更多的是一名母亲对女儿未来的担忧与关切。

因为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曾无数次亲眼目睹山区女性艰难的生存环境。

对这些女生,她“哀其不幸”。

有人觉得这种事情看得多了也就习惯了,但张桂梅却不,她并没有因为这些压迫“习以为常”而感到麻木无力,反而被它们激起了昂扬的斗志。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她张桂梅,要改变这些女性的悲剧,帮助她们争出一条崭新又明亮的坦途。

创办女高,百折不挠

最初,张桂梅只是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因为教学能出众被委以重任,担任初三4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而就是在这繁重的工作中,张桂梅才深刻意识到山区里的女孩背负着怎样的重担。

事情起源于一个女孩的突然退学,张桂梅不仅承担着4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还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

临近中考,为了让学生们考个好成绩,张桂梅和学生们几乎同吃同睡,而在这时,班里一个成绩优异的女生却突然不再来学校了。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这可急坏了张桂梅,离中考已经没几天了,这个时候怎么能不来学校?

她趁着周末火急火燎地赶到女生家里,对着女孩的父母各种苦口婆心地劝说,然而家长却死活都不松口,只说自己家里没钱,供不起了。

张桂梅一听这个原因,急忙表态说:“孩子上学的钱我来出!”然而面对这能“占便宜”的好时机,女孩父母却仍未松口,张桂梅此次无功而返。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离开时,女孩坚持送她一段路,她担心身体不好的老师在山路上出意外,然而女孩父母却一直在身后看着女孩,像是生怕她跟着张桂梅一去不回了一样。

最终她也只是将张桂梅送到村口,分别时,女孩终于对张桂梅说出了实情:

“张老师,家里给我定亲了,我娘让我留在家,趁还没嫁出去之前多挣点钱给我哥娶媳妇……”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张桂梅心里大受震动,她知道在这些山区里,绝大多数人都有着“重男轻女”的封建糟粕思想,但她也未曾料到他们居然要将女性的权利压榨得一丝不剩。

说来说去,还是对女性的教育力度不够。她们不接受教育,就接触不了新的开放思想,改变不了自己重男轻女的观念。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也就是在这次回学校的路上,张桂梅心中创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想法逐渐成型。

但是一所学校哪里是那么容易创办的,张洁梅校长在这条路上所遇到的挫折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坎坷。

首先,就是资金的筹集问题。

张桂梅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每个月拿着死工资。张桂梅又时常帮扶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根本没有多少积蓄。

哪怕她将自己的每日花销控制在3块钱,也攒不下什么钱。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为此,张桂梅校长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去街上乞讨拉赞助。

有人觉得她就是骗子,四肢健全还出来乞讨;有人得知她想筹钱创办女子高中,更是不想理睬她,毕竟在那个女子上学都困难的社会环境下,有几个人会想为创办女高出钱呢?

张桂梅几乎是遭遇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5年的时间,张桂梅仅仅筹到了一万多块钱,在那个年代或许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但对于创办一所高中来说,却是杯水车薪。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哪怕这件事再如何困难,张桂梅也不曾放弃过。

或许是她的努力与苦心感动了上天,在2007年的时候,张桂梅当选为了十七大的人大代表,在前往北京参加会议期间,她遇到了新华日报的一位记者,创办女高才有了希望。

当时的会议现场,一身朴素衣衫的张桂梅在各大衣冠楚楚的人大代表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媒体记者的嗅觉总是灵敏的,新华日报的这位记者注意到张桂梅之后,便上前来询问她的情况,两个人在交谈之后,记者被张桂梅的义举所深深触动,决定为她写一篇报道。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随后,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文章被发表,迅速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在舆论的推动下,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拨款了100万给张桂梅。

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多方帮助下建立起来了,但张桂梅的伟大宏愿却只是刚刚起步,开始征程。

春蚕吐丝,蜡炬成灰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了办好这所女子高中,张桂梅几乎是拼尽全力豁出性命。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华坪女高建立的第一年,全校仅招收了100名学生,她们中有一半都是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

这些女孩子学习基础薄弱,很多人甚至连小学都没有读完,为数不多的几个上完初中的学生,也因为放学后被家里勒令干活而无法专心学习。

入学时她们的成绩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惨烈到什么程度呢?张桂梅校长辛苦奔走找来的16名老师,有9名都教不下去选择了辞职。

没有老师怎么办?张桂梅选择自己来。重担之下,张桂梅身兼数职,她既是学校的校长和支部书记,同时还担任着学生们的教学工作。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从前在华坪民族中学当老师的时候,张桂梅为了教导好学生,几乎和学生都同吃同睡,甚至更加劳累。

每天早上第一个来到教室,晚上10点才离开教室,她也没有周末,欣慰要家访、要辅导学生、要开导学生。

而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之后,张桂梅校长对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不仅要教学生念书,还要管理她们的日常生活,华坪女高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学校的各个方面张桂梅都要管理得井井有条。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开始每天5点起,晚上12点还在忙碌。

她是不会累吗?当然不是,但张桂梅说,累的时候看看教室里那些稚嫩而又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的脸庞,她的心中只觉得满足。

铁打的人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都吃不消,更何况张桂梅校长早已是满身伤痛。

早在1997年4月的时候,张桂梅就被诊断患上了子宫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当时距离中考只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为了不耽误教学工作,张桂梅决定推后治疗。

但病魔无情,张桂梅时常疼痛难忍,只能开靠着止痛药强撑。终于等到这届学生进入开场,张桂梅也进了手术室。

手术后需要的静养也被她抛在脑后,一旦投入教学工作,张桂梅便会不管不顾,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最后也导致了病情恶化。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我是在用生命做教育,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

张桂梅就这样依靠药物与病魔进行了多年抗争,全身心地为教育工作燃烧自己的生命,将这点火光燃成照亮那些女生走出大山的路。

华坪女高的高考成绩出来后,整个社会都被震惊了,本科率上线100%!

看着这个傲人亮眼的成绩,张桂梅校长缓缓露出了笑容,她想,这些考出大山的女生未来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精彩人生了!

然而此时的张桂梅,却因为常年的辛苦工作,患上了肺气肿、肾囊肿、颅骨骨癌等20多种病症,每天都得服用数十种药物才能维持住这摇摇欲坠的身体状况。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拖着这幅几近病入膏肓的身体,张桂梅校长依然奋战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学生们十分感激着这位与她们非亲非故,却给了她们最关心真挚的爱的校长,只能拼命努力地学习才能不辜负张桂梅校长的殷切期望。

张桂梅校长这一路走来,付出了太多,也承受了太多,但好在她的信念和理想最终得以实现。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1年,张桂梅校长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并获得国家授予的“七一”勋章,她的付出与艰辛终于得以被众人看到。

感动中国中对她的评价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实在是太贴切张桂梅了。两种性情高洁的花,不惧险地与风雪,凛然盛开着,以自身最馥郁的芬芳影响感染着无数人。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但哪怕是再完美的人,也会有人试图“从鸡蛋里挑骨头”,阳光之下,也会又不少阴影。华坪女高和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无数国人的同时,也招来了一些无端的非议和质疑。

而其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便是,有人说张桂梅创办“女子学校”是在搞男女对立,凭什么大家都有教育权,你学校只招女生?

事实上只要稍微关注过张桂梅校长的人,就会知道她曾经解释过自己为何会创办“女子高校”。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当时她任教的班级里,有个女生突然请假回家了。

张桂梅觉得高三的紧要关头不能耽误,便去问家长为什么让女生请假回来,那家长颇为无奈地说:“家里农活干不完了,只能让孩子回来帮忙。”

张桂梅看过这个女生的资料,知道她还有个年纪不小的弟弟,便问:“家里其他孩子呢?”

然后张桂梅得到了一个令她至今想起来都觉得愤怒又悲哀的回答,女生正在读初二的弟弟,被送到镇上上补习班去了!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高三和初二,哪个情况更为紧急不言而喻,但因为前面加上了性别,在女生父母的眼里就完全颠倒了过来。实在是可悲!

正因如此,在得知自己的一名学生选择成为全职太太时,张桂梅校长才会对那名女生的痛斥,斥她放弃自己的社会价值的自甘堕落。

“燃灯”校长张桂梅用命育才,毕业生当全职太太捐款,张:滚出去

结语

每次读到华坪女高的校训,都不禁让人心中激荡,热血沸腾。

这些激励人心的话语似乎就是张桂梅校长的真实写照。因为她是一名敢于反抗命运不公、撑托起无数女生梦想的真正的强者。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