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姐姐莽古济押赴刑场,对其处以凌迟极刑。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亲情跟皇家颜面,扒了莽古济的衣服,对她刀剐。足足剐了300多刀,莽古济才咽气。
莽古济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姐姐,他们之间的恩怨,还得从莽古济的母亲富察衮代说起。
衮代先是嫁给了努尔哈赤的堂兄戚准,戚准去世后,她凭借自己的美貌跟丰富的财产,当上了努尔哈赤的第二任大妃。在这期间,她一度深得努尔哈赤的信任和宠爱,不仅掌管后宫内务,财政大权也抓在衮代手里。
随后,她又给努尔哈赤生了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两儿一女。一时间,可谓风头无两。
衮代母子,不仅母亲得势,长子莽古尔泰也很优秀。少年时他就跟着努尔哈赤四处征战,凭着赫赫战功,迅速升任正蓝旗旗主。论出身、地位、莽古尔泰都在皇太极之上。
所以,皇太极看他,就是竞争对手。
可是,花无千日红,年老色衰的衮代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人告发她背地里勾引大贝勒代善。努尔哈赤一怒之下把她给休了。
事实上,勾搭代善也不至于要休她,真正让努尔哈赤动怒的,是衮代用萨满邪术加害宠妃孟古哲哲。这位孟古也就是皇太极的生母。
如此一来,皇太极对衮代这一支的恨意,便从权力斗争上升到要命的仇恨。
衮代的出轨,最惨的结果并不是被休。这一消息传到儿子莽古尔泰耳中,他竟因为害怕父亲从此不再重用他,而对母亲动了杀心。本想借此取悦父亲,没想到努尔哈赤却因为他轼母的狠辣,而对他日渐疏远,彻底绝了他继位的念头。
随着衮代的离世,莽古尔泰兄妹与皇太极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莽古济12岁时下嫁给哈达部首领吴尔古代,实现了兼并哈达的目的。这一段婚姻,夫唱妇随颇为美满,可惜的是20年后吴尔古代因病撒手人寰。
莽古济再嫁,是皇太极做主,指给了蒙古敖汉部领主索诺木杜棱。因为不堪林丹汗的虐待,索诺木杜棱带着部族前来归附皇太极。
皇太极大喜,将自己寡居的姐姐莽古济嫁给了索诺木杜棱,并赐号“济农”。这个赐号等级很高,仅排在“汗位”之下,索诺木杜棱对皇太极感激不尽。
但是,38岁又再婚的莽古济,对索诺木杜棱却极为不满。妒忌他先娶之妻大臣托古的妹妹。还在皇太极面前状告,说托古常劝额驸除掉她。
皇太极招来济农额驸询问详情。额驸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当众说出实情:称自己如不按莽古济之言诬告托古,就要被杀。可是自己与托古情同手足,下不了手啊。
皇太极听后气愤异常,对她严厉警告。皇太极对莽古济也是不胜其烦,这种烦,也有他哥哥莽古尔泰的因素。
努尔哈赤去世后,古尔泰虽然附和众议拥立皇太极继位,但内心并不服气,两人的矛盾日益加剧。
围攻大凌河时,皇太极指责莽古尔泰不服从调遣,贻误战机。莽古尔泰针锋相对,说每次调兵总是他的人马最多,说皇太极这是故意打压,莽古尔泰被怒火烧得拔刀相向。
当晚,莽古尔泰给皇太极陪罪,但被拒之门外。战事结束后,因“御前露刃”莽古尔泰被革除贝勒名号,夺5牛录人口,罚银一万两。
莽古尔泰对这个结果不在乎,他在乎的是得罪了皇太极,前程尽毁。懊悔的莽古尔泰天天关在家中喝闷酒,姐姐跟姐夫索诺木杜棱赶来劝慰。
没曾想,莽古尔泰借着酒劲儿,把心里的话全抖了出来:“反正我已经把他得罪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找个机会把他干掉,夺取汗位。”
大家劝他不可莽撞行事,可莽古尔泰却说,我不杀他,他必杀我,我已经没有退路了。说罢,叫来亲信冷僧机,五人一起进入密室歃血盟誓。
然而,没等莽古尔泰有进一步的行动,他就病逝了。主谋去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两年后,其弟德格类病逝。
兄弟先后离世,丈夫又离心,莽古济将心寄托于唯一的外甥身上。莽古济的小女儿嫁给了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生有一子,她希望外甥有朝一日能问鼎帝位。
所以,在皇太极将察哈尔部前来归附的伯奇福晋赏给豪格时,莽古济就怒了,宴席上,将一肚子气全撒在了皇太极身上:“我女儿还在,豪格又娶一妻,你什么意思?”
说罢中途退了婚宴,拂袖而去,当着众贝勒和蒙古宾客,让皇太极下不来台。
震怒之下,皇太极下令:莽古济公主因豪格再娶怨恨皇上,以及诬陷额驸妻弟托古。除公主名号,贬为庶民。并禁止其与亲属们来往。
眼见主人被废,害怕自己被牵连的冷僧机,向皇太极告发莽古济姐弟曾一起盟誓谋逆篡位。
皇太极在抄莽古尔泰家时,搜出刻着“金国皇帝之印”的木牌16枚,被视作篡位的证据。
为求自保额驸也出面自首,为冷僧机提供旁证。
可是,莽古尔泰与德格类已死。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皇太极下令,将莽古济凌迟!将她活活剐了300多刀。
@安昕史话
莽古济虽贵为公主,却逃不过身为棋子的命运。
她原本有机会过安生日子,却因嚣张跋扈的性格,数次把自己当成把柄送到皇太极手中。
明明没有政治头脑,还纵容弟弟胡作非为,反被人抓住谋反的证据,落得凌迟的结局。
莽古济的悲剧,有身不由已的可怜,也有不自知的可悲。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