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作者:小不点念经

东次二经山脉汇总:坐下神兽无善茬,水旱病虫坏庄稼,蛊惑恐慌瘟疫发

东次二经山脉,从空桑山法发源,到䃌山收尾,共有十七座大山,南北蜿蜒长达六千六百四十里。东次二经山脉的山神,都是兽身人面,头戴骨角的形象。祭祀这些山神的时候,动物一类的供品,需要用鸡血涂抹一下,玉器类的祭品,比如玉璧,需要埋在地下。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山海经档案:东次二经山脉共有十七座大山,山势绵延六千六百四十里。东次二经的山神,形象比较统一,兽身人面,头戴骨角。肉类供品需要蘸一遍鸡血,玉璧类的玉器需要埋在地下。整个东次二经山脉的异兽共有9种,其中7种属于灾害类凶兽,水旱瘟疫、土木治安等灾害没有重样的,在山海经中属于实打实的刺头山脉。兽身人面神能够担任这些异兽的山神,其实力自然不一般。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东次二经山脉的十七座大山,从北向南依次是空桑山、曹夕山、峄皋山、葛山尾山、葛山首山、余峨山、杜父山、耿山、卢其山、姑射山、北姑射山、南姑射山、碧山、缑氏山、姑逢山、凫丽山、䃌山。其中有兽类异兽,鸟类异兽,鱼类异兽。整条东山首经山脉,动植物资源不是很丰富,有名有姓的异兽共有9种,其中飞禽有1种,走兽有6种,鱼类2种。具体名录如下。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兽类异兽

1、軨(líng)軨,出自空桑山,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2、犰狳(qiú yú),出自余峨山,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其鸣自叫,见则螽(zhōng)蝗为败。

3、朱獳(rú),出自耿山,其状如狐而鱼翼,其鸣自叫,见则其国有恐。

4、獙(bì)獙,出自姑逢山,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见则天下大旱。

5、蠪姪(lóng zhì),出自凫丽山,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6、峳(yōu)峳,出自䃌山,其状如马,而羊目、四角、牛尾,其音如獆狗,见则其国多狡客。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鸟类异兽

1、絜(xié)钩,出自䃌山,其状如凫而鼠尾,善登木,见则其国多疫。

鱼类异兽

1、珠蟞(biē)鱼,出自葛山首山,其状如肺而有四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2、鵹(lí)鹕,出自卢其山,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叫,见则其国多土功。

原文: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䃌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歪念山海经:兽身人面戴骨角,坐下神兽无善茬,山海经中本领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声明:某种程度上,《山海经》是一本关于大陆古代山川地理河流的百科全书。就山海经的内容而言,也有人将《山海经》戏称为《山珍海味经》或《古代旅游食宿指南》。经研究,《山海经》不是一时、一人所作,而是从先秦到秦汉,经过各个时代不知名作者的编写补录形成的文集。从古至今,对于《山海经》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相关著作更是汗牛充栋。今天市面上主流的《山海经》版本,是经过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编辑整理,晋朝风水大师郭璞做注而成。

《山海经》以中原一带为中心,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依次勾勒出当时九州之内的山川地理情况。现代版本的《山海经》,共有文章十八篇,内容涉及五花八门,为读者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本文以市面上通行的《山海经》版本原文为依据,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上小编自己的理解,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个人主观性比较强,再加上个人学识有限,肯定有错误疏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如有争议,以读者为准,小编虚心受教。

东次二经山脉汇总

歪念山海经:虎皮花纹逞威风,能御洪水号軨軨,空桑山中自横行

歪念山海经:四目六足肺状鱼,酸中带甜除疠气,安居乐业无瘟疫

歪念山海经:体形似兔长鸟喙,猫头鹰眼蟒蛇尾,螽蝗为害庄稼毁

歪念山海经:山中走兽体似狐,身长鱼翅名朱獳,大荒之中散恐怖

歪念山海经:背生双翼体似狐,声音嘹亮如鸿雁,獙獙现身天下旱

歪念山海经:九首九尾虎爪利,声如婴啼不一般,沙海盗墓曾客串

歪念山海经:羊目牛尾生四角,声如獆狗善蛊惑,人心不安多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