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作者:芝罘清风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正式进入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军组合成中朝联军,共同对付妄图吞并整个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第一次战役很快打响,杀了“联合国军”一个措手不及,令中朝两国的军人士气大涨。但是对于中朝联军来说,关于军队的指挥权的归属很快就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按理说在中国决定出兵时就应该会想到,只是当时中国、苏联两方都惊讶于朝鲜战场局势的变化,朝鲜方面更是被“联合国军”揍成了丧家之犬,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早在1950年的10月8日,周恩来启程去莫斯科和斯大林讨论具体的朝鲜局面时,只谈了援助,并没有讨论出兵后的指挥、通信、补给、运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而同一日,毛泽东电联金日成,也只是告知朝鲜方面中国已经决定出兵,让朝鲜派人到沈阳商量。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于是,在当日的黄昏,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就赶到了沈阳,但也是慌着催促中国出兵,没有谈到具体的事项,关于后勤的问题也仅仅是让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朝鲜政府的货币,向当地的政府采购。这倒也不是朝鲜小气,可能当时整个北方被“联合国军”打恹了,政令无法妥善下达,当然,这也可能和朝鲜这个地方的政权自古以来后勤拉胯有关。

曾经咱们大明帮助李氏朝鲜打日本侵略者的时候,朝鲜政府拉胯的后勤就把当时的大明将军们给气到不行。而针对现在的情况,朝鲜那边承诺志愿军的耗费会在战后按比值补偿。而这次会面唯一的军队指挥部署讨论只有一个:朴一禹说,“联合国军”的攻击实在太猛了,金日成已经从平壤转移到了更北的德川,希望志愿军的指挥所以后也设在那里。

有学者认为,朝鲜方面的这个想法就已经证明金日成早就想过了指挥权的问题,并且想当然地认为指挥权应当交予朝方。

总而言之,在这局势纷繁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出兵了,而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也是坐着一辆吉普车就进入了朝鲜半岛,首先迎接他的是朝鲜副首相兼外务相朴宪永。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原本以为他们直接去德川见金日成,朴宪永又告知彭德怀等人会见地点是水丰发电站,这个地方位于今天的辽宁省宽甸县境和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附近,原本是日本人修的,后来苏联交给了朝鲜,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该水电站的最大蓄水量达到一百多亿立方米,是当时世界上第二、亚洲最大也是朝鲜最大的人工湖。朝鲜第二大的人工湖便是长津湖。不过,这个水电站很快就在朝鲜战场上被炸毁了。

彭德怀一行在二十日到达了水丰发电站,结果金日成那边又联系说因为战事恶化,地方要改了,改到了平安北道昌城郡的北镇。于是众人连夜出发,在二十一日黎明前终于到达了东仓和北镇之间的一个山沟内小村庄内——大榆洞。

彭德怀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和金日成没见过几次面,这是第一次。朝鲜方向自是热情洋溢地招待,非常感谢中国的在这个危急时刻出手相救。而彭老总就非常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志愿军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为十二个步兵师、三个炮兵师,有二十多万人。另外还有二十四个师正在调集,作为第二、第三批入朝作战的部队。”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这让想法简单的金日成瞬间蒙了,包括他在内的整个朝鲜政府高层都认为,他们求中国出兵求了这么久,中国肯定是不想出兵的,顶多派点人过来帮朝鲜军队挡一下,好家伙,现在一来居然就浩浩荡荡地来了二十万人!

而当时的朝鲜人民军仅剩下了不到三万的人,勉勉强强有三个师,现在也分开部署了。一个师在就近的德川、宁边以北的地方,一个师在肃川,一个坦克师在博川,以及还有一个工人团和一个坦克团在长津湖。

现在的情况让懵的金日成瞬间就没有敢直白地争军队指挥权了,他和彭老总聊了半天的战略部署,都没有提出统一指挥问题。只是在关于两军如何配合的问题上,金日成让之前到过沈阳的朴一禹入驻志愿军司令部,以方便双方保持联络。

彭德怀元帅并没有注意到金日成隐含的想法,因为对于军队的指挥权,他就没有想过要交给朝鲜。况且,入朝之后的所见所闻也让彭德怀对朝鲜军队没有足够的信心。

首先,朝鲜征兵的情况已经是全民征兵了,十六岁到四十五岁的男人全部要征调入伍。但是,当时的朝鲜政府只管“拉壮丁”,对于军人家属都没办法兼顾,很多人都没有饭吃。而且,当时朝鲜军队虽然也有一两千是从解放军出身的干部,但是整体军事指挥都是幼儿园水平。面对这种情况,彭老总他要的不只是军队的指挥权,而是要对整个中朝人民,对几十万条士兵的命负责!

但是随着第一次战役的发起,军队的指挥权归属就不得不摆到台面上。问题很严重,中朝军队之间缺乏协调,双方语言不通,志愿军又对地形不熟,而且朝鲜那边拉胯的后勤,导致朝鲜的党政军民撤退时还堵塞交通,特别是还发生了朝鲜人民军误击志愿军的事,还是多次!物资供给和交通运输方面更是一塌糊涂。

彭德怀简直焦头烂额,急忙让北京那边通过大使馆联系金日成,终于提出了统一作战的问题,至少双方的指挥部要靠在一起吧。但是商议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可能是金日成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敏感,他很担心被夺权,不同意两军的总部靠近,更不同意采取联合的形式,只是说派出参谋人员来担任通信联络,方便交换情报。

在第二次战役开始时,彭德怀又让朴一禹赶紧联系金日成商议几个重要的军事问题。第一次是想让朝鲜人民军仅剩下六千多人的第6师留下来协同志愿军第125师作战,结果被金日成给调走了。

第二次是希望朝鲜人民军还有五千来人的第七师和125师会和,金日成直接不予答复。在作战方针方面,朝鲜方面和驻朝的苏联军事顾问还和彭德怀争吵起来,兵贵神速,何况是在朝鲜战场这种劣势开局的情况下,但是吵架对方又属于外交友方,都不是自家人,讲不清楚道理,彭德怀头都大了。

才断送了几十万朝鲜军队后的金日成竟然屡次干扰志愿军的作战方针,这是想学“微操大师”常凯申吧?

到十一月十五日,彭德怀终于邀请到了金成日和苏联代表什特科夫到志愿军总部来,同时,之前负责东北边防军的高岗也专程从沈阳赶了过来参与会谈。一开始谈,彭德怀当然是单刀直入,中朝两军必须要统一指挥。什特科夫是了解过斯大林的意见的,当然是明确表示由中国这边来统一指挥,还专门批评了金日成,说金日成之前拿了那么多的苏式装备结果打了个大败,哪里有人家志愿军有能耐,用土枪土炮还能歼灭大量的敌人。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金日成被说得尴尬,说想利用志愿军打头阵,辅助朝鲜军队,为自己的军队铺路。彭德怀不难看出他的心思,于是发出灵魂一问:“你指挥过多少军队?”言外之意就是告知金日成没有资格领导庞大的志愿军。

无奈之下彭德怀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由金日成、什特科夫和彭德怀组成一个三人小组,负责对军事问题进行协商和统一指挥。中苏朝三个有话语权的人物来组局,这总该照顾了朝鲜面子吧?但是金日成还是不置可否。

这倒是很能理解,从国家层面来说,朝鲜就是苏联和中国的小弟,在这个三人组里金日成怎么可能有话语权,他当然不愿意。而什特科夫只是个代表,这个组局就太重大了,他必须要请示斯大林。

于是这场谈话没个结果,关于军队指挥权的问题还要推迟到第二次战役结束。可是历史记载,第二次战役要到十二月二十四日才结束,这才哪儿到哪儿?事关重大,小老弟不明事理,就只能请老大哥主持公道了,北京方面立即联系了莫斯科。老大哥当然是明事理的,同意了彭德怀的这个想法。

得知了莫斯科的决议,金日成当即赶往北京和毛泽东商谈。此时他已经没有办法,便说:“因为中国志愿军有着很丰富的作战经验,是应该让中国的同志当正的,但是,这毕竟是自家的统一战争,朝鲜的同志也要当副的嘛,我们朝鲜劳动党政治局会议已经商量过了。”

对于朝鲜这一点小九九毛泽东也就不再多追究什么了,事情解决了就行。于是“联合司令部”终于谈成,由彭德怀为中朝联军的司令员兼政委,朝鲜的金雄为副司令员、朴一禹为副政委,以后的联合命令都要由这三个人署名,不过志愿军当然只听彭老总的。这次会谈后由周恩来亲自起草《中朝两方关于成立中朝联合指挥部的协议》,此时已经到十二月三日了。

这次会谈回国后的金日成就老实多了,和彭德怀也友好交流了一次,保证了以后都不再干预军事指挥,还把朝鲜人民军的第三军团交给志愿军的第九兵团指挥。

不过后来毛泽东主席从国际关系上考虑,关于这个联合指挥部职权条例草案就不要弄得大张旗鼓了,中朝联军的指挥部只要能在实际上组织起来就行,不宜对外公开,对内也只传达到军部和独立师的师部。

抗美援朝初,金日成想得到志愿军指挥权,彭:你指挥过多少军队?

当然,除了地面部队,空军部队也要作统一指挥。笔者在此前的文章里多次提过苏联会派出空军,所以在志愿军初战告捷后,在一九五零年的十一月一日,苏联空军第一次在鸭绿江上空投入了战斗,不过考虑到国际局势,苏联的空军并没有直接干预战场,而是驻扎在大陆的东北境内的,穿的也是志愿军的制服,用的也是志愿军的标识。

到了第二年的四月,中国自己的五个空军师,以及朝鲜的三个空军师也参与了战斗。之前已经有了地面部队时的争端,这次空军的统一指挥就好谈多了,早在中朝空军上战场的前一个月,也就是三月,空军便参照之前的“联合司令部”组成了“中朝空军联合集团军司令部”。不过,因为各种纠结的原因,以及语言不通的问题,苏联空军并没有加入这个“联合司令部 ”。

到此,终于在苏联的干预下,中国和朝鲜双方军队的统一指挥问题从组织结构上面得到了解决。为什么中朝之间的联合会这么别扭?因为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联合国军”那边美国一家独大,其他的都是凑份子的,作为主场的南朝鲜也是不敢出气的,自然是理所应当地由美国来统一指挥。而中朝联军这边,其一,朝鲜方面到底是一个比南朝鲜更要脸的主权国家,这关乎一个尊严问题,要他们直接交出自己的军队指挥权肯定是很难以接受的。

至于中国方面,我们并不想争别国的主权,我们只关心这场战争的胜负,是只能胜,不能负!而且,无论是从军事实力还是从作战经验上来讲,中国明显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一方,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苏联方面自然比朝鲜更看得远,权衡利弊,当然是支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