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作者:梨歌

“农历四月以后,气温骤升,鹿子霖常常脱得一丝不挂满村乱跑。鹿贺氏把他锁进柴房里,整整锁了半年之久。

他每到晚上,便嚎着叫着哭着唱着,村里人已经习以为常。

入冬后第一次寒潮侵袭白鹿原的那天夜里,前半夜还听见鹿子霖的嚎叫声,后半夜却屏声静气了。

天明时,他的女人鹿贺氏才发现他已经僵硬,刚穿上身的棉裤里,屎尿结成黄蜡蜡的冰块......

一个有头有脸,平日活得潇洒自在,见过各色人等,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怎么也想不到,在人生最后时刻却失去人的灵性,成了疯子后毫无尊严死去。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看过《白鹿原》的人都知道,与白嘉轩的“正”不同,鹿子霖很“邪”。

他做过的坏事很多,其中有三件最令人恶心的事:

垂涎田小娥的美色,趁着黑娃受罪不得不背井离乡之时,诱骗她和自己上床,加速田小娥的人生悲剧。

鼓动田小娥勾引白孝文,把被白嘉轩寄予厚望的白孝文拉下水,再把孝文与田小娥的丑事故意透露出去,让白嘉轩气昏在小娥门前。

错把儿媳当老婆,酒后轻薄冷秋月,在冷秋月表明身份后不但没有收敛,反而言语不敬,肆无忌惮,动手动脚。用一把麦草逼疯了冷秋月。

在陈忠实笔下,鹿子霖表面上是个慈眉善目,偶尔还能与孩子们开开玩笑,但实际上是一个性格极端复杂的人,是一个追名逐利、阴鸷、淫乱、龌龊、卑鄙、恶劣、充满私欲的小人。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在很多人看来,坏事做尽的鹿子霖得了个疯和冻死的结局,一点都不为过。可白嘉轩的仁义并没有给他换了个好的结局,田小娥的善良也没有让她避开被公公打死的命运。

在白鹿原上,没有好人,没有恶人,不过是一群想要活下去的可怜人。他们的悲剧是时代、社会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鹿子霖悲剧的根源,在他发疯前的最后一刻,被显现出来:“天爷爷,鹿家还是弄不过白家!”

毋庸置疑,祖根不正,是鹿子霖悲惨命运的根源。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祖根不正的文化悲剧

鹿家与白家本为一个姓氏的族人,先人为了改变周而复始地降临在村庄之上的灾难诅咒,将村名改为白鹿村,又为了占尽白鹿的全部吉祥,分别以白与鹿做姓。

老大那支人统归姓白,老二那支子子孙孙都姓鹿。

“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的规矩,一直把同根同种的血缘维系到现在”。

俗话说,“树大分枝,子大分家。”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无可厚非。坏就坏在祖上传下来的嫡庶观念,“改为白姓的老大和改为鹿姓的老二在修建祠堂的当初就立下规矩,族长由长门白姓的子孙承袭下传。”

鹿姓子孙永不得族长继承权,这无疑给鹿、白两家的恩怨斗争埋下祸根。

自此以后,鹿家祖辈以卧薪尝胆,定要出人头地的欲望与决心,积攒下可以与白家抗衡并炫耀于世的产业家财。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家族梦并没有阻止鹿家衰败,鹿子霖往上数五辈,鹿家已经落魄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可就在这一辈里,出了个人物,他就是鹿子霖的祖宗鹿马勺。

鹿马勺是跟着母亲一路要饭长大的,十六岁时,瘫痪的父亲把他叫到床前,苦口婆心的劝道:“你不能再去要饭了。小时候要,人家可怜你,多少都会施舍,大了再去要,就要挨骂,自己去外面挣饭吃吧!熬长工、学手艺随你,起码有个出路。”

鹿马勺听了父亲的建议,到成立的饭馆,帮工学手艺。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初入社会的鹿马勺非常殷勤,对厨师伺候得很是周到,可折腾了一年,厨师没教他半点本事。

厨师让他答应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骂你一句你不许恼”。

第二件事情——虐打马勺,马勺不许还手还得说”受活“。

最后一件事:”走你的后门。”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学手艺,就做师父的男人。

这不就是所谓的职场潜规则么。

为了生存人是什么都能忍受,只要能学到本事,面子什么都不重要。

就这样,他忍辱负重、挨打受气、靠伺候人、靠“卖”熬过了艰难的五年,成了“天下第一勺”。凭借他的手艺,获得达官显贵和富商的赞赏。

靠“后门”发家的鹿马勺不仅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还成了庄稼人茶余饭后的笑谈,这也是为何白嘉轩瞧不起鹿子霖的一个原因,用他的话来看就是“咱们祖先一个铜子一个麻钱攒钱哩!人家靠卖尻子一夜就发财了嘛!”

不耻的发家史,让鹿马勺明白,要想不受人欺负,过上人上人的日子,就必须有权利。

他立下遗嘱,让子孙后代好好念书,读书做官改变门庭,光宗耀祖。

同时,他又立下家训:既要懂得隐忍,又要打击报复。

祖根不正,家训不正,让鹿子霖一辈子都活在与白家恩怨,与权力斗争的漩涡中,这也是鹿子霖的人生悲剧不可剥离的坏根。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鹿子霖为什么会坏?

斗争是鹿子霖的生活信仰,在寻求斗争的这条路上,何以他走了一条“邪”路呢?因为自卑。

鹿家子孙不得继承族长,让鹿家低了白家一头,鹿马勺的耻辱发家史,又让鹿家低了白家一头,这些耻辱深入骨髓。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没有人能长期低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接触自己的紧张状态。假使一个人已经气馁了,假使他不再认为脚踏实地低努力能够改进他的情绪,他仍然无法忍受他的自卑感,他仍然会努力设法摆脱它们,只是他所采用的方法,不能使他有所进益。他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可是他却不在设法克服障碍,反倒是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

当鹿子霖不从经济、宗教礼教方面打垮白嘉轩,成为白鹿原上的“人上人”时,他就寻求政治上压过他,无论这个政治权利属于什么正当,他追求的就是压过白家。

所以辛亥革命伊始,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保障所乡约的职务,并决定要办出个样子来。他私下里认为:“在白鹿村,他的财富可以累加,却与族长的地位无缘;现在,他是保障所的乡约,下辖包括白鹿村在内的十个村庄,起码不在白嘉轩之下了吧?”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后来白嘉轩挑头的“交农”事件在白鹿原上引发轩然大波,使本以为可以凭借田福贤任命的乡约一职睥睨白家的鹿子霖极为难堪,彼此的关系从此出现了“不好愈合的裂痕”。

而白嘉轩在祠堂对田小娥施加的惩罚,让鹿子霖深刻意识到这明显是针对自己,强烈感到伤了颜面,从而激起了他向白家第一次的主动出击。

白嘉轩对自己的打压,让鹿子霖产生了报复意识

表面上,对白嘉轩的所作所为他都给予了支持,背后里,他就把复仇的目标锁定在白嘉轩的长子白孝文身上,通过煽动田小娥的仇恨,怂恿她勾引白孝文,再以闲话的方式将“奸情”透露给白嘉轩,使白嘉轩在田小娥的窑洞“成功”捉奸。

白孝文被拖下水后,吸食起了鸦片,将分家所得的田地与房产先后卖给了鹿子霖。不仅趁人之危买地买房,还派人到白家当着白嘉轩的面拆房,继续羞辱这位始终压着自己一头的族长。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越自卑,越喜欢“争”,表面的张狂掩盖不了内心的自卑

他太想让别人高看自己一眼,过人上人的日子,他想让别人一直高看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就用手中的权力来证明。

在鹿子霖最后的一段张狂岁月里,他醉酒之后变态一样让三娃骂他打他尿他,以此来追怀家族的往事,说明他的自卑是一种心理基因。

《白鹿原》:干儿子凑了四大桌,风流成性的鹿子霖为何这么坏?

自卑的人都喜欢论输赢,鹿子霖的一生都在“争”,所以当得黑娃被枪毙,他深知自己无论如何争都争不过白嘉轩时,他便疯了,只留下一句“天爷爷,鹿家还是弄不过白家!”。

鹿家败给了白家,他顿时失去了继续争斗下去乃至活下去的勇气。

鹿子霖一生,机关算尽,无所不为,却在发疯后,忘记祖训,彻底脱离了现实利害关系的牵绊,与白嘉轩握手言和。

不得不说,这种和解,除了掺杂的政治意义,再没有更多存在的意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