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作者:云平文史观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最有名气、也是最牛的两个诗人,一个是诗仙李白,一个是诗圣杜甫。

李杜二人生活时代一样,但诗歌风格却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谪仙多言欢,诗圣常诉苦,杜甫的诗歌处处都是眼泪,特别是安史之乱后他的诗充满哭声:呜咽、泣涕、泫然、吞声,人哭、鬼哭、山河哭、花鸟哭……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其实杜甫也不是从一开始就两眼盯着脚下深沉的土地,他也曾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仰望天上浪漫的星空,这个我们可以杜甫早年写下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等诗句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特别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是壮志凌云,气势非凡。

可安史之乱发生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全过程,杜甫也全程经历其中,见多了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不仅目睹了民族的苦难,也和民族一起受苦受难,自己也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因而,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命运,个人的悲欢与民族的悲欢,在杜诗中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才使得杜甫的诗中到处都是泪水,这既是在为自己流泪,也是在为整个国家和民族而流泪。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携带着妻儿到处飘零,日子过得很苦,后来辗转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在成都盖起了一间草堂,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这就是如今保留下来的杜甫故居“成都草堂”。

在一年夏天,刮起了大风,吹跑了杜甫屋顶的茅草,屋漏偏逢连夜雨。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杜甫心里想的还是在战乱中受苦的天下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文字并不华丽,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因为他心里装着天下,怀着一颗“黎民之心”,所以他的诗才会被永远铭记,并被称为“诗史”。

在成都的的杜甫,主要依靠好友严武的资助,可是不久后天严武去世,杜甫又踏上了漫漫的旅途,他沿着长江开始南下,这时他已年近花甲,身体也每况愈下。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在南下的旅途中的一天夜晚,杜甫站在船头,凝望江面,头上夜空繁星点点垂于天际,江面上月亮的倒影随着波浪涌起。天地暮色苍茫,而自己如同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杜甫幽幽叹气,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在盛世之下胸怀大志却郁郁不得志,乱世之中颠沛流离凄惨处境,他不禁有感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五言律诗既写旅途风情,字里行间又充斥着杜甫一生的凄惨遭遇。作者那老年多病、漂泊无依,像天地间漫无目的乱飞的沙鸥一般的愁苦跃然纸上,可谓是一字一泪,读来让人心疼不已。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四句主要是写所见之景,江上微风吹拂着岸边的细草,高耸桅杆的小舟停江边,放眼望去,明月当头,繁星点点,垂向广袤空旷平野,而明月又照射着奔流的大江。

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如果单拎出来前四句,意境开阔,雄浑阔大,完全看不出来有任何愁苦之感,但真是因为如此,后面抒情四句一出来,更显作者孤独和无助。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本来是想通过政治作为来得名声,但自己却是以诗而闻名天下,通常做官都是年老多病而退休,自己却“因忠获罪”,而无奈被排挤退官,自己的这一生真的倒霉透顶,到老了还是居无定所,还要四处漂泊,这样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那象茫茫天地间的一只沙鸥罢了。

杜甫晚年一首诗,一字一泪,写尽他的漂泊无依,真让人心疼

诗的前四句写夜晚舟中所见,为了后面的四句舟中所感营造氛围,景是乐景,情是苦情,旷野的宽广、江面的辽阔也衬托诗人此刻的孤独和无助,以乐景写哀情,很好的反衬作者孤苦伶仃、老无所依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穷病潦倒的凄怆心情。

全诗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危”“独”“老”“病”字,给人孤独、病危的凄苦感受,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尾联诗人以沙鸥自比,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是孤苦到极致的自况,声声哀叹,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通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