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作者:先锋读书会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最近“小镇做题家被嘲讽”上了热搜。

小镇做题家,其实是一群埋头苦读十几年考入名校,步入社会却发现自己“除了做题好像啥也不会”的小镇青年,拿来自嘲的称呼。

好老的一个梗,没想到还能爆发出这么严重的争论。

正是因为有个媒体人,拿这个词嘲笑小镇做题家,说他们之所以在易烊千玺这个事情上急眼,是因为自己再努力也考不上编制的铁饭碗。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编制越来越难考了。

所以与其说这场争论是小镇做题家的反击,不如说是大家对于艰难时局在发泄情绪。

毕竟,小镇做题家,也是少有人才能成为的佼佼者。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致谢》

2021年4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黄国平先生的博士学位论文的致谢在各大网络平台走红,并引发多家大型媒体关注。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作者从煤油灯下苦读、抓鱼养猪凑学费的贫困学生,一路走出大山成为中科院博士,迎难而上的勇气感动了许多人。

与此同时,这篇情感真挚的《致谢》也在豆瓣、知乎、微博等多个网络平台迅速走红,正应了那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这篇感人至深的《致谢》中,作者写道: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坳里,母亲在我十二岁时离家。父亲在家的日子不多,即便在我病得不能自己去医院的时候,也仅是留下勉强够治病的钱后又走了。

我十七岁时,他因交通事故离世后,我哭得稀里糊涂,因为再得重病时没有谁来管我了。同年,和我住在一起的婆婆病故,真的无能为力。她照顾我十七年,下葬时却仅是一副薄薄的棺材。另一个家庭成员是老狗小花,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后因我进城上高中而命不知何时何处所终。

如兄长般的计算机启蒙老师邱浩没能看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我照顾有加的师母也在不惑之前匆匆离开人世。每次回去看他们,这一座座坟莹都提示着生命的每一分钟都弥足珍贵。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家徒四壁,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者读书都是晚上最开心的事。如果下雨,保留节目就是用竹笋壳塞瓦缝防漏雨。高中之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和出租水牛。那些年里,方圆十公里的水田和小河都被我用脚测量过无数次。被狗和蛇追,半夜落水,因蓄电瓶进水而摸黑逃回家中;学费没交,黄鳝却被父亲偷卖了,然后买了肉和酒,都是难以避免的事。

除了生活中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刺激也让黄国平难以忘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上课的时候,因拖欠学费而经常被老师叫出教室约谈。雨天湿漉着上课,屁股后面说不定还是泥。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考试后常能从主席台领奖金,顺便能贴一墙奖状满足最后的虚荣心,我可能早已放弃。”

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身不由己。幸运的是,命运到底还有一丝怜惜。进入高中后,学校免了全部学杂费,胡叔叔一家帮助解决了生活费。进入大学后,计算机终于成了我一生的事业与希望,胃溃疡和胃出血也终与我作别。

在结尾,他写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从家出发坐大巴需要两个半小时才能到县城,一直盼着走出大山。从炬光乡小学、大寅镇中学、仪陇县中学、绵阳市南山中学到重庆的西南大学,再到中科院自动化所,我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因为现实的压力而觉得自己快扛不下去了。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理想不伟大,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希望还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最后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那这辈子就赚了。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作者的这篇致谢,回顾了自己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经历,打动了无数网友: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所以,还要质疑知识改变命运吗?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正道》

根据这个热点话题,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何常在老师的《正道》,小说讲述了一个草根青年郑道的人间正道传奇。

从一文不名的大学毕业生,到卷入生死博弈的棋局,在面对社会规则的重压、游戏规则的狩猎、命运的摆弄,他不断挣扎、沉浮,却始终恪守心中正道,用智慧为自己造势铺路,用正心、格局、眼界化解种种困局,终是实现逆盘翻身,成就了自己想要的人生与大事业。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谋事先谋道,做事先做人。有什么样的道行,成什么样的事。

小镇做题家被嘲讽,是今年最大的笑话:把书念下去,才不枉活一世

《正道》

(节选)

文 | 何常在

乙未年,庚辰月,丁丑日,周五,日出时间五点二十二分十秒。

五点二十二分零九秒,郑道睁开了眼睛。十秒,他从床上一跃而起,准时醒来。十年来,他保持了一个习惯从未中断——每天都会在日出时分醒来,分秒不差。

这是爸爸郑见用了五年的时间培养才让他养成的习惯。

每天的日出时间都不一样,天天在日出时醒来,全球最优秀最敬业的公鸡都无法做到!一年中最早的日出和最晚的日出相差近三个小时,相当于人的生物钟要和地球的自转同步。

爸爸教导郑道说,每个人的开窍时间点不一样,但笨鸟先飞,只要每天都在日出之时起床,持之以恒,十年之后,必有大成。

郑道不想睡得比狗还晚,起得比鸡还早,反驳爸爸——《黄帝内经》云:春三月,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夏三月,万物华实,夜卧早起;秋三月,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冬三月,勿扰乎阳,早卧晚起……春夏秋还勉强可以早睡早起,他可不想在滴水成冰的大冬天也早早离开温暖的被窝,冬天晚起才合养生之道。

爸爸没有和郑道讲道理,每天准时站在他的床前,先打一套太极拳,如果他还没起,爸爸就会将他的老年机开到最大音量播放广场舞音乐。

直到今天,郑道每天醒来,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强烈而刺激的音乐声,不是《小苹果》《最炫民族风》,就是《站在草原望北京》。

十岁的郑道足足用了五年的时间,才在爸爸的无赖加渲染式的监督下,养成了日出即起的习惯,从十五岁时开始,一连坚持了十年!

今天是他二十五岁的生日。

二楼的露台位于东南角,大约有二十平方米,正对初升的太阳。一套太极拳打完,郑道的呼吸均匀而悠长,非但没有出汗,反倒多了几分神清气爽。

打完太极拳,他又练了一遍五禽戏,眼见阳光洒落在露台的每一个角落。

沿墙角向上生长的是丝瓜,支了架子长势喜人的是黄瓜,沿栏杆放置的窄长的塑料培养器里种植的是绿叶菜,再加上一个凉棚、一套桌椅,还有旮旯儿里摆放的几盆盆景和鲜花,小小的露台满满当当,充盈着生活的气息。

一楼的院子里有两棵至少三十年树龄的大树,一棵是梧桐树,另一棵是皂角树。皂角树正对二楼露台,正是开花季节,淡黄色的如葡萄串一样的花簇挂满枝头,如同一挂挂的风铃。风吹花动,时有花瓣飘落,如烟如梦。

梧桐树也是枝叶繁茂,尽情舒展开来的叶子预示着夏天已经开始,树冠遮天蔽日,和皂角树的树冠交错在一起,将门前的院子遮盖,形成了一大片绿荫之地。最好的是夏天,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在院子里纳凉或是吃饭,不闻汽车喧闹,不见行人匆匆,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幽静。

郑道朝楼下的院子张望几眼,奇怪,没有和平常一样出现拎着油条、豆腐脑儿回来的老爸的身影。他有几分疑惑,一向准时从来不会晚起也不会落下一顿早饭的老爸,今天是怎么了?早饭对于注重养生的老爸来说,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他儿子。

一阵风刮来,卷起露台上角落里散落的叶子和花瓣,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风旋……风起于青之末,病发于微澜之时——不知何故,郑道脑中突然冒出了这句老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郑道,郑道,我下楼了,你起来了吧?”三楼传来了何小羽清脆的声音,也不等郑道回答,她的身影一闪,就出现在了露台上。

五月的天气,乍热还凉,不似六月盛夏般的炎热。何小羽只穿了短衣短裤,随便扎了一个丸子头,修长的大腿健美而匀称。巴掌脸、淡眉、身高一米六七的她,就如一株郁郁葱葱的乔木,亭亭玉立又充满勃勃生机。

北部平原的省会城市石门,虽然已经初步步入夏天,毕竟没有到真正炎热的时节,早晚还有几分凉意,如何小羽一般早上穿得如此清凉的女孩儿并不多。她嘴里叼着牙刷,手里端着水杯,一只脚穿着拖鞋,另一只脚光着,神色慌张、含混不清地说道:“不好了,出事了,出大事了!郑道,你爸不见了!”

郑道不以为然地揉了揉肚子,说:“他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不见了?不管他。有吃的没有?我饿了。”

何小羽飞快地跑到二楼卫生间,漱了漱口,又顺手用郑道的毛巾擦了擦嘴,见郑道一脸诧异的表情,她不满地嘟了嘟嘴,说道:“我不嫌弃你,你还想怎么着?赶紧的,看看郑叔去了哪里。”

真不见了?郑道愈加疑惑,一个五十多岁的单身老男人,能跑到哪里去?虽这么想,脚下却不停,郑道回到房间找到手机,给老爸打了一个电话。

关机。

郑道依然没有往心里去,回身见何小羽的另一只鞋也被她踢掉,光着两只粉嫩的脚丫踩在地板上,不由得气笑了,摸了摸她的头发,说道:“小丫头,说过多少次了,形寒饮冷伤肺,而人之身,肺为华盖,居于至高。你平常爱吃冷饮冷食也就算了,还总是开着空调盖被子睡觉,这样不好。伤了肺,会得一辈子的慢性病。”

“喀喀喀——”何小羽故意用力咳嗽几声,推开了郑道的手,“别揉我头。说过一万遍了,我不是小丫头,我都二十一岁了!记住了,郑道,我叫何须臾,小名小羽。以后再叫我小丫头,我和你绝交!还有,我才不听你老掉牙的中医理论,什么不能喝凉水、不能开空调、不能光脚踩地,我偏不!我就是活力四射小小何!”

何小羽听到楼上传来咳嗽声,立刻压低了声音:“哎呀,我爸醒了。他要是知道郑叔不见了,铁定冲你催房租,你可要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不过也别怕,有我罩着你,老何头儿不敢太放肆,但难听话少不了。”

一阵风刮来,郑道房间里的风铃叮咚作响。那是何小羽的杰作,有一次她不知道为什么,心血来潮亲手做了一个风铃,非要挂在郑道的房中。书桌上,一张A4纸被风吹动,飘了起来。

郑道上前一步,眼见A4纸即将飞出窗外时,陡然伸出右手,一把抓住,只看了一眼就屏住了呼吸。

郑道,见字如面!

苍劲有余而圆润不足的字体正是老爸的字迹。

信,是用毛笔写成的。

只言片语平生事,一言难尽世苍茫!请原谅老爸的不辞而别,也不要枉费心思寻找老爸。我既然不辞而别,就不会让你找到!

好好的,为什么要玩失踪?郑道摇了摇头,这一届老人……真难带!

政商小说名家何常在新作 ¥3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