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作者:李砍柴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1983年2月,纪检干部张戈见到了期盼已久的刘丽英,激动地握着她的手:“你们再不来,恐怕就见不到我了。”

他颤抖着双手,将自己收集的地方官员的资料,郑重地交给了刘丽英。刘丽英翻开资料,越看心中越难平静,她强烈地感觉到,事情远比她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时任中纪委常委,兼管纪检的刘丽英,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她是公审过江青的女审判官;她是敢把江西前省长倪献策拉下马的人。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她曾侦破大陆最大的一起集资诈骗案,牵涉犯案人员达几百人,贪污金额32亿。改革开放以来,经她查处的大案要案几十起,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我办的案子都是板上钉钉还要拐个弯。”“案子在我这里不是翻不了身,而是翻不了案子。”你绝对想不到,说这些话的人,会是一个瘦小的,面容慈善的老太太。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1932年,刘丽英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人家。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学习一直名列前茅。思想上要求进步,18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哈尔滨市行政干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市公安局。

原本和普通人一样,二十多岁的时候,结婚、生子。如果没有意外,她应该和很多人一样,一生过着平淡的生活。

可惜,在那个特殊时期,刘丽英被恶人诬陷,因为不肯妥协,拒不认罪,她成了被狠批的对象。丈夫、父母也相继去世。

一次失去三位至亲,刘丽英很绝望。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她总会想起以前家人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看着自己现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她甚至想到了死。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可后来转念一想:“我如果这样白白死去,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我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继续努力奋斗。”

就这样,她靠着顽强的毅力,挺了过来。

亲人去世没有压垮她,磨难没能打倒她,反而把她练成了一块“硬骨头”。

此时的她不会想到,正是由于自己的坚持,让她后来成长为百姓口中的“女包公”。

改革开放后,干部中出现了一部分贪赃枉法的人,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给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尽快制止这股不正之风,成了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刘丽英因为工作出色,品质优秀,在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被调任中央纪委工作。

这时的刘丽英已快五十岁了,白发已染上双鬓,还动过两次大手术。

可是接到任务的她马上精神抖擞地来到北京,开启了她频繁破获大案、重案,反腐倡廉的后半生。

刘丽英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很多人办不了,不敢办的省长贪污案。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1987年3月19日清晨,朝阳刚刚升起,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门外,人头攒动。这个平时比较寂静的场所,今天却车声喧闹,水泄不通。

原来,今天开庭审判的是前江西省省长倪献策,还有受他庇护的走私、行贿、受贿的5 名犯罪分子。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1936年,倪献策出生在山东潍坊高密一户农家,几代都是农民的倪家,做梦也不会想到,在49年后会出来个省级干部。没有背景,出身平平,能做到如此高的职位,可见此人一定有过人之处。

确实,倪献策的口才极好,老百姓说他是“死人能给说活了”。还有就是他特别会搞关系,人缘好,朋友满天下。在他犯事后,很多人包庇他,替他开脱罪责,为办案带来了很大阻挠。

1985年,上任省长不久的他以对外开放、与外商洽谈经济为由,带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飞往香港,吃喝玩乐一圈,回来时鼓吹自己取得成交成绩7亿元,其实,真正落实的不到3000万元。

也许,对于倪献策来说,这次香港之行,招了多少商,引了多少资金,并不重要。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他后来的情妇郭晓红。

郭晓红当时被单位派驻香港搞旅游工作,正好接待倪献策一行人员。当时30出头的她,美艳动人,风情万种,酒量惊人,是单位里有名的“交际花”。见到倪献策这条大鱼,郭晓红岂能放过。

酒桌上,她借敬酒为名,频送秋波,故作媚态,让倪献策顿时想入非非。一顿饭的功夫,情场老手的她,就将倪献策收入囊中,两人很快勾搭成奸。

为了讨好郭晓红,他滥用职权,为郭晓红及其亲属谋取私利。郭晓红的弟弟郭勇有着这个“非正式姐夫”的助力,伙同别人做起了违法生意。

姐弟两人在倪献策的包庇纵容下,胆子越来越大,疯狂敛财。他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和人们的利益,当地纪委也展开了调查。

可是,倪献策做官多年,关系网像大树盘根错节,因为官官相护,案情常常刚有些眉目就又失去线索,办案人员及其家人多次受到威胁、恐吓,办案过程一度陷入停滞状态。中央及中纪委决定派刘丽英带队亲赴南昌,深入调查,判明是非。

当时的刘丽英,因心脏不好,动了手术,刚出院不久,身体与精力仍未恢复。她顾不上自己的身体,马上找来同事们商量对策。三天之后,刘丽英就带着工作班子下榻在江西省招待所了。

一蹲数月,检查组向干部、群众进行5 0 0 多人的了解、谈话,终于查清了倪献策的主要问题。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刘丽英出手了。

刘丽英请来省长倪献策,刘丽英是个党性和责任感极强的人,希望倪献策有所悔悟,痛定思痛。但两人的交谈,一开始就陷入敌对状态中。

倪献策恶人先告状,坚决否认自己的罪行,认为是别人对他栽赃诬陷,是对他大刀阔斧改革成果的妒忌,对他的政治迫害。”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刘丽英看到倪献策百般狡辩,当即拿出他为郭晓红公司去银行贷款的批条,上面赫然写着他的大名。

证据面前,,倪献策不敢抵赖,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对工作组的调查结论供认不讳。

旷日持久的倪献策省长违法乱纪案终于水落石出,中央集中纪委决定撤销其省长职务,开除党籍的处分。消息一经报道,立刻震动全国。

改革开放,不是为了养肥几只蛀虫,而是对于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害虫,刘丽英手握强效杀虫剂,让害虫们无处可藏。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拉省长下马虽然让很多人认识了刘丽英。可是,真正让刘丽英家喻户晓的却是另一桩大案。那就是1995年的邓斌非法集资案。此案牵涉全国数百余个干部,涉案金额达32亿。

主犯邓斌是个农村老太太,人虽然文化不高,可是却异常狡猾。早早听到风声,准备逃往香港时,被捉拿归案。

对她的审问过程很不容易。她有两个绝招,一是装疯卖傻,二是哭天喊地。每次还没等审问人员开口,她就先声泪俱下,哭得死去活来,一边哭,一边用眼梢瞅着审问人员,对问题避重就轻,过了很长时间,案件还是没有一点进展。

于是,刘丽英决定亲自提审,那天,细雨绵绵,穿着厚厚棉衣的邓斌被女看守带进 “特审室”。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邓斌差不多每天都被提审,但今天她觉得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坐在她面前的是一位有着花白头发,气度不同寻常的女同志。她看到刘丽英,紧张极了。

“你是邓斌吗?”刘丽英目光锐利、透出一股威严。“是”,邓斌不敢直视眼前这个陌生人,心砰砰直跳,整个防线全乱了。

“北京的李敏你认识吧”,刘丽英直击要害。李敏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的秘书,也是在背后为邓斌撑腰的人。

接着,没等邓斌反应过来,刘丽英拿出邓斌公司3年的主要经济往来账目,邓斌顿时傻了眼,瘫坐在椅子上。此时,邓斌认出了刘丽英,知道自己再也无法赖下去,主动交代了所有问题。

这时,很多人觉得既然主犯交代了,案件就可以结束了。但刘丽英知道案件远远没有结束,决定更深入地查下去。

涉案人员这时一个个狗急跳墙,开始反击。他们勾结流氓阻挠办案,威胁办案人员和家属,有些人因此有些退缩,不敢坚持,甚至对案件能否成功失去了信心。

一天,一封恐吓信不知道怎么到了刘丽英办公室,信上说:“你儿子、儿媳、孙子的情况我们都了解得很清楚,小心着点……”

看到信,刘丽英泰然处之,继续和往常一样工作。威胁不好用,他们就在社会上散布各种谣言:“刘丽英小题大做,刘丽英假公济私……”

刘丽英知道,对手越是这样,越是证明他们心虚,案件越是接近核心。她相信党和中央的反腐决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必须顶住压力,一查到底。于是,案件层层深入,挖到第七层,终于将当时的北京市市长陈希同送上审判台。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陈希同的被审,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显示了大陆反腐力度空前加强。同时更多媒体注意到这一过程中间,刘丽英敢于碰硬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盛名之下,变得骄傲自满,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可连办大案的刘丽英并没有骄傲,反倒更加低调。她从不接受记者采访,不参加任何庆典,不参加请客吃饭,在中纪委办公楼大厅的宣传栏里,找不到她一张照片。

邓斌案结束后,刘丽英的名字不胫而走,老百姓听到这个名字欢欣鼓舞,贪赃枉法之人听到闻风丧胆,寝食不安。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打击贪污力度,却仍然有人在私欲的驱使下,知法犯法,一步步走向深渊,无法回头。人的欲望有时如无底洞一样,深不见底。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1999年初,国家某部门在澳门执行任务时,发现在普京酒店,东方酒店,新世纪娱乐城等处的赌场内频繁出现三位操北方口音的人,衣冠楚楚,出手阔绰。

于是执行任务的人员用摄像机秘密监控了这几个人的活动。有关部门反复审看录像带后,确认其中一人是沈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另外两人分别是沈阳市财政局局长李经芳和沈阳市建委主任宁先杰。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当年6月,马向东等人把豪赌的报告送到北京。7月,辽宁省委接到中纪委专案组通报后。对三人实行“双规”。

正当案件顺利进行时,马向东的妻子章亚非却跳了出来。案发前,她是沈阳医学院副院长、辽宁省人大代表。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却迷失方向,泯灭党性。

为了帮自己的丈夫脱罪,她多次飞往北、上、广、深、香港等地,转移巨额赃款,唆使证人共谋翻案。同时她还在沈阳游说一些“老资格”人物,多次花巨款找人打点。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她的金钱攻势下,竟然有很多人出面为刘向东周旋。其中一个老干部甚至找到刘丽英说情,被刘丽英严词拒绝后,他恼羞成怒,竟然反过来诬告刘丽英包庇马向东,还告刘丽英儿子为别人说情受贿400万元。

恶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试图毁掉你。刘丽英顶住压力,主动提出请组织上调查,经查证所有事情都属于捏造、诬告和诽谤,政府还了刘丽英和她儿子的清白。

在刘丽英面前,章亚非就像个跳梁小丑,耍尽手段。在遇到刘丽英之前,她这些手段或许有用,可是,这次他们遇到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刘丽英果断决定对章亚非立案审查,对马向东异地关押。

专案组顺藤摸瓜,揪出了为章亚非提供消息的“内鬼”,案件终于明朗,马向东眼看脱罪无望,供出罪行。

最后,正义没有缺席,马向东被判处死刑,其余涉案人员近百人全部落网。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查办马向东案件时,刘丽英已经快七十岁了。可是,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总是站在第一线,办起案来,不知疲倦。

生活中的刘丽英,朴素节俭,起居室里一张书桌跟了她三十多年。多年来,从没有为自己和家人谋求过任何的利益。因为她工作的特殊性,反倒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探听案件,不允许为别人求情。她为人正直,胸怀坦荡,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纪检刘丽英:拉省长下马,送市长上审判台,老百姓叫她当代女包公

工作中,她经常对办案的同志讲:“当一个纪检检查干部容易,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则难。前者要求的是职业道德,后者要求的是事业精神。作为纪检干部我们要不怕死、不怕坐牢、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多年来我铭记着这些,内心始终充满了毕生的信念与决心。”

诚然,就是这份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的信念和决心,让她义无反顾地走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为此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

为官一生不求名,从政一世不图利,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刘丽英为官:不贪,不懒,不庸。执法如山,守身如玉。以廉洁回报人民的信任,以奉公成就自我的功名。

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刘丽英这样的 “包公”,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公正!

. END .

【文|采菊】

【编辑| 丹尼尔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湖南父亲抛妻弃女,借腹生子,病危时无人照顾,女儿:拨管吧

72年李敏生下个女儿,毛主席亲自取名:就把我的“东”字给她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