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作者:李砍柴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1983年2月,紀檢幹部張戈見到了期盼已久的劉麗英,激動地握着她的手:“你們再不來,恐怕就見不到我了。”

他顫抖着雙手,将自己收集的地方官員的資料,鄭重地交給了劉麗英。劉麗英翻開資料,越看心中越難平靜,她強烈地感覺到,事情遠比她想象的要嚴重得多。

時任中紀委常委,兼管紀檢的劉麗英,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她是公審過江青的女審判官;她是敢把江西前省長倪獻策拉下馬的人。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她曾偵破大陸最大的一起集資詐騙案,牽涉犯案人員達幾百人,A錢金額32億。改革開放以來,經她查處的大案要案幾十起,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我辦的案子都是闆上釘釘還要拐個彎。”“案子在我這裡不是翻不了身,而是翻不了案子。”你絕對想不到,說這些話的人,會是一個瘦小的,面容慈善的老太太。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1932年,劉麗英出生在山東一個普通人家。她從小就聰明伶俐,學習一直名列前茅。思想上要求進步,18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從哈爾濱市行政幹部學校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沈陽市警察局。

原本和普通人一樣,二十多歲的時候,結婚、生子。如果沒有意外,她應該和很多人一樣,一生過着平淡的生活。

可惜,在那個特殊時期,劉麗英被惡人誣陷,因為不肯妥協,拒不認罪,她成了被狠批的對象。丈夫、父母也相繼去世。

一次失去三位至親,劉麗英很絕望。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總會想起以前家人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看着自己現在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她甚至想到了死。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可後來轉念一想:“我如果這樣白白死去,不是比鴻毛還輕嗎?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我還要為實作共産主義事業而繼續努力奮鬥。”

就這樣,她靠着頑強的毅力,挺了過來。

親人去世沒有壓垮她,磨難沒能打倒她,反而把她練成了一塊“硬骨頭”。

此時的她不會想到,正是由于自己的堅持,讓她後來成長為百姓口中的“女包公”。

改革開放後,幹部中出現了一部分貪贓枉法的人,在社會上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給國家造成極大的損失。盡快制止這股不正之風,成了黨和國家的重要任務。

劉麗英因為工作出色,品質優秀,在層層篩選中脫穎而出,被調任中央紀委工作。

這時的劉麗英已快五十歲了,白發已染上雙鬓,還動過兩次大手術。

可是接到任務的她馬上精神抖擻地來到北京,開啟了她頻繁破獲大案、重案,反腐倡廉的後半生。

劉麗英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很多人辦不了,不敢辦的省長A錢案。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1987年3月19日清晨,朝陽剛剛升起,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門外,人頭攢動。這個平時比較寂靜的場所,今天卻車聲喧鬧,水洩不通。

原來,今天開庭審判的是前江西省省長倪獻策,還有受他庇護的走私、行賄、受賄的5 名犯罪分子。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1936年,倪獻策出生在山東濰坊高密一戶農家,幾代都是農民的倪家,做夢也不會想到,在49年後會出來個省級幹部。沒有背景,出身平平,能做到如此高的職位,可見此人一定有過人之處。

确實,倪獻策的口才極好,老百姓說他是“死人能給說活了”。還有就是他特别會搞關系,人緣好,朋友滿天下。在他犯事後,很多人包庇他,替他開脫罪責,為辦案帶來了很大阻撓。

1985年,上任省長不久的他以對外開放、與外商洽談經濟為由,帶了一個龐大的代表團飛往香港,吃喝玩樂一圈,回來時鼓吹自己取得成交成績7億元,其實,真正落實的不到3000萬元。

也許,對于倪獻策來說,這次香港之行,招了多少商,引了多少資金,并不重要。此行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他後來的情婦郭曉紅。

郭曉紅當時被機關派駐香港搞旅遊工作,正好接待倪獻策一行人員。當時30出頭的她,美豔動人,風情萬種,酒量驚人,是機關裡有名的“交際花”。見到倪獻策這條大魚,郭曉紅豈能放過。

酒桌上,她借敬酒為名,頻送秋波,故作媚态,讓倪獻策頓時想入非非。一頓飯的功夫,情場老手的她,就将倪獻策收入囊中,兩人很快勾搭成奸。

為了讨好郭曉紅,他濫用職權,為郭曉紅及其親屬謀取私利。郭曉紅的弟弟郭勇有着這個“非正式姐夫”的助力,夥同别人做起了違法生意。

姐弟兩人在倪獻策的包庇縱容下,膽子越來越大,瘋狂斂财。他們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國家和人們的利益,當地紀委也展開了調查。

可是,倪獻策做官多年,關系網像大樹盤根錯節,因為官官相護,案情常常剛有些眉目就又失去線索,辦案人員及其家人多次受到威脅、恐吓,辦案過程一度陷入停滞狀态。中央及中紀委決定派劉麗英帶隊親赴南昌,深入調查,判明是非。

當時的劉麗英,因心髒不好,動了手術,剛出院不久,身體與精力仍未恢複。她顧不上自己的身體,馬上找來同僚們商量對策。三天之後,劉麗英就帶着工作班子下榻在江西省招待所了。

一蹲數月,檢查組向幹部、群衆進行5 0 0 多人的了解、談話,終于查清了倪獻策的主要問題。掌握了确鑿的證據後,劉麗英出手了。

劉麗英請來省長倪獻策,劉麗英是個黨性和責任感極強的人,希望倪獻策有所悔悟,痛定思痛。但兩人的交談,一開始就陷入敵對狀态中。

倪獻策惡人先告狀,堅決否認自己的罪行,認為是别人對他栽贓誣陷,是對他大刀闊斧改革成果的妒忌,對他的政治迫害。”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劉麗英看到倪獻策百般狡辯,當即拿出他為郭曉紅公司去銀行貸款的批條,上面赫然寫着他的大名。

證據面前,,倪獻策不敢抵賴,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對工作組的調查結論供認不諱。

曠日持久的倪獻策省長違法亂紀案終于水落石出,中央集中紀委決定撤銷其省長職務,開除黨籍的處分。消息一經報道,立刻震動全國。

改革開放,不是為了養肥幾隻蛀蟲,而是對于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害蟲,劉麗英手握強效殺蟲劑,讓害蟲們無處可藏。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拉省長下馬雖然讓很多人認識了劉麗英。可是,真正讓劉麗英家喻戶曉的卻是另一樁大案。那就是1995年的鄧斌非法集資案。此案牽涉全國數百餘個幹部,涉案金額達32億。

主犯鄧斌是個農村老太太,人雖然文化不高,可是卻異常狡猾。早早聽到風聲,準備逃往香港時,被捉拿歸案。

對她的審問過程很不容易。她有兩個絕招,一是裝瘋賣傻,二是哭天喊地。每次還沒等審問人員開口,她就先聲淚俱下,哭得死去活來,一邊哭,一邊用眼梢瞅着審問人員,對問題避重就輕,過了很長時間,案件還是沒有一點進展。

于是,劉麗英決定親自提審,那天,細雨綿綿,穿着厚厚棉衣的鄧斌被女看守帶進 “特審室”。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鄧斌差不多每天都被提審,但今天她覺得氣氛與往常有些不同,坐在她面前的是一位有着花白頭發,氣度不同尋常的女同志。她看到劉麗英,緊張極了。

“你是鄧斌嗎?”劉麗英目光銳利、透出一股威嚴。“是”,鄧斌不敢直視眼前這個陌生人,心砰砰直跳,整個防線全亂了。

“北京的李敏你認識吧”,劉麗英直擊要害。李敏當時是北京市副市長的秘書,也是在背後為鄧斌撐腰的人。

接着,沒等鄧斌反應過來,劉麗英拿出鄧斌公司3年的主要經濟往來賬目,鄧斌頓時傻了眼,癱坐在椅子上。此時,鄧斌認出了劉麗英,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賴下去,主動交代了所有問題。

這時,很多人覺得既然主犯交代了,案件就可以結束了。但劉麗英知道案件遠遠沒有結束,決定更深入地查下去。

涉案人員這時一個個狗急跳牆,開始反擊。他們勾結流氓阻撓辦案,威脅辦案人員和家屬,有些人是以有些退縮,不敢堅持,甚至對案件能否成功失去了信心。

一天,一封恐吓信不知道怎麼到了劉麗英辦公室,信上說:“你兒子、兒媳、孫子的情況我們都了解得很清楚,小心着點……”

看到信,劉麗英泰然處之,繼續和往常一樣工作。威脅不好用,他們就在社會上散布各種謠言:“劉麗英小題大做,劉麗英假公濟私……”

劉麗英知道,對手越是這樣,越是證明他們心虛,案件越是接近核心。她相信黨和中央的反腐決心,在這個關鍵時刻必須頂住壓力,一查到底。于是,案件層層深入,挖到第七層,終于将當時的北京市市長陳希同送上審判台。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陳希同的被審,在國内外引起巨大反響,顯示了大陸反腐力度空前加強。同時更多媒體注意到這一過程中間,劉麗英敢于碰硬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盛名之下,變得驕傲自滿,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可連辦大案的劉麗英并沒有驕傲,反倒更加低調。她從不接受記者采訪,不參加任何慶典,不參加請客吃飯,在中紀委辦公樓大廳的宣傳欄裡,找不到她一張照片。

鄧斌案結束後,劉麗英的名字不胫而走,老百姓聽到這個名字歡欣鼓舞,貪贓枉法之人聽到聞風喪膽,寝食不安。

雖然國家不斷加大打擊A錢力度,卻仍然有人在私欲的驅使下,知法犯法,一步步走向深淵,無法回頭。人的欲望有時如無底洞一樣,深不見底。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1999年初,國家某部門在澳門執行任務時,發現在普京酒店,東方酒店,新世紀娛樂城等處的賭場内頻繁出現三位操北方口音的人,衣冠楚楚,出手闊綽。

于是執行任務的人員用錄影機秘密監控了這幾個人的活動。有關部門反複審看錄像帶後,确認其中一人是沈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另外兩人分别是沈陽市财政局局長李經芳和沈陽市建委主任甯先傑。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當年6月,馬向東等人把豪賭的報告送到北京。7月,遼甯省委接到中紀委專案組通報後。對三人實行“雙規”。

正當案件順利進行時,馬向東的妻子章亞非卻跳了出來。案發前,她是沈陽醫學院副院長、遼甯省人大代表。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卻迷失方向,泯滅黨性。

為了幫自己的丈夫脫罪,她多次飛往北、上、廣、深、香港等地,轉移巨額贓款,唆使證人共謀翻案。同時她還在沈陽遊說一些“老資格”人物,多次花巨款找人打點。

有錢能使鬼推磨,在她的金錢攻勢下,竟然有很多人出面為劉向東周旋。其中一個老幹部甚至找到劉麗英說情,被劉麗英嚴詞拒絕後,他惱羞成怒,竟然反過來誣告劉麗英包庇馬向東,還告劉麗英兒子為别人說情受賄400萬元。

惡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會試圖毀掉你。劉麗英頂住壓力,主動提出請組織上調查,經查證所有事情都屬于捏造、誣告和诽謗,政府還了劉麗英和她兒子的清白。

在劉麗英面前,章亞非就像個跳梁小醜,耍盡手段。在遇到劉麗英之前,她這些手段或許有用,可是,這次他們遇到的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劉麗英果斷決定對章亞非立案審查,對馬向東異地關押。

專案組順藤摸瓜,揪出了為章亞非提供消息的“内鬼”,案件終于明朗,馬向東眼看脫罪無望,供出罪行。

最後,正義沒有缺席,馬向東被判處死刑,其餘涉案人員近百人全部落網。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查辦馬向東案件時,劉麗英已經快七十歲了。可是,這位受人尊敬的老人,總是站在第一線,辦起案來,不知疲倦。

生活中的劉麗英,樸素節儉,起房間裡一張書桌跟了她三十多年。多年來,從沒有為自己和家人謀求過任何的利益。因為她工作的特殊性,反倒對家人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探聽案件,不允許為别人求情。她為人正直,胸懷坦蕩,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紀檢劉麗英:拉省長下馬,送市長上審判台,老百姓叫她當代女包公

工作中,她經常對辦案的同志講:“當一個紀檢檢查幹部容易,做一名黨的忠誠衛士則難。前者要求的是職業道德,後者要求的是事業精神。作為紀檢幹部我們要不怕死、不怕坐牢、不怕撤職、不怕開除黨籍,不怕離婚。多年來我銘記着這些,内心始終充滿了畢生的信念與決心。”

誠然,就是這份對黨和國家負責,對人民負責的信念和決心,讓她義無反顧地走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為此奉獻了自己的大半生。

為官一生不求名,從政一世不圖利,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

劉麗英為官:不貪,不懶,不庸。執法如山,守身如玉。以廉潔回報人民的信任,以奉公成就自我的功名。

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劉麗英這樣的 “包公”,才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和諧,公正!

. END .

【文|采菊】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湖南父親抛妻棄女,借腹生子,病危時無人照顧,女兒:撥管吧

72年李敏生下個女兒,毛主席親自取名:就把我的“東”字給她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