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作者:说历史的女人

(说历史的女人——第66期)

蒋介石的人生,或者说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其命运与美国始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是,美国政府,从来都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助人为乐的豪侠勇士,反而,他们是世界上最现实、最讲实际利益的政府。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左为蒋介石,右为支持蒋介石的麦克阿瑟。

因此,美国政府对于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进行援助,一开始都是有政治战略意图的。但是,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内战期间的表现,和解放军的节节胜利,美国政府对待国民党政府的态度,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直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蒋介石败退台湾,美国政府基本上对国民党政府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美国对蒋介石这枚棋子,基本上,也是持“抛”的态度了,毕竟新中国屹立东方,让世界不能不为之赞叹和敬仰。

如果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解放军解放台湾,根本不是问题,最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但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发生了另外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

在选择抗美援朝、还是继续解放台湾这个重大问题时,我们伟大的领导人毛主席高瞻远瞩,从长远战略角度来考量,最终选择了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伟大领袖毛主席

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前者是外来强盗,后者不过是小小家贼。

美盗如果控制半岛,相当于在我们家门口安营扎寨,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威胁之大,肯定不言而喻。反之,龟缩一隅的蒋介石不过是家贼,再闹,也闹不出那一块弹丸之地。

在这种事上,非常考验一个领导人的大战略眼光。

比如当年日军侵华,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明显就低很多,他分出大量武装力量去“围剿”共产党,反而与日军签了不少丧权辱国的“和平条约”。在当时需要团结一切国内力量进行抗日的大历史背景下,蒋介石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朝鲜战争

那么,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表现如何,他又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呢?总的说来,主要做了三件事,尤其是第三件事,至今令人无法原谅:

第一件事是:反攻。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内心一直是比较复杂的,忐忑不安中带着兴奋。

因为,在蒋介石政府看来,解放军抗美援朝,这是一个反攻的良机。可是,这个反攻计划最终没能实现,究其原因——又不得不提美国。

因为蒋介石的表现,与美国的关系,是直接挂钩的。

美国政府对于蒋介石的态度,之前已处于“抛弃”状态,严格来说更像是“准抛弃”状态,尚未彻底“抛手”,然后朝鲜战争爆发了。

于是,美政府对蒋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由“弃蒋”变成了“扶蒋”。

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政府态度为何会如此变化?主要是因为美政府决策者的误判,这个误判为:朝鲜战争,不仅是南北朝鲜的武力冲突,而且是苏联以此方式向美势力范围进行挑战的武力行动。如果朝鲜战争,苏联取得胜利,那么苏联将进一步扩大战争,向欧洲或中东进攻。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中国对台用兵,那么日本恐怕也会被占领。如此,美国在西太平洋辛苦建立的防御圈将会面临崩溃,严重影响到美国的全球战略平衡。(杜鲁门的智囊,也真是令人堪忧)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美国总统杜鲁门

在这样的误判之下,杜鲁门在该年6月27日召开会议,发布了“六二七声明”,其中有两条比较关键,摘录如下:

第一条原文:“······鉴于共产党军队之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区域的安全,并威胁到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之,本人已命令美国第7舰队防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第二条原文:“······台湾······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活动······”

这就奇怪了,这个声明,怎么有一股自相矛盾的味道呢?既然出兵护佑蒋介石了,为何又限制蒋介石骚扰大陆呢?

是的,这正是美国政府的狡猾、阴毒所在。

该声明有两个意思,或者两个目的。

第一个意思是美国表面出兵护台,背后目的实则是借以控制台,从而实现稳定亚洲局势的目的。

第二个意思是限制蒋介石反攻行动,是担心蒋介石搞反攻,会把美国拉进中美战争的深渊。美国政府是机会和实用主义者,他们根本不想因为蒋介石而跟中国发生不必要的摩擦,尤其是战争摩擦。

杜鲁门美国政府这种暧昧的态度,令蒋介石是又高兴又不满,内心也是五味杂陈。高兴的是因为,他们仓皇退守台湾,虽然有海峡天堑暂时护佑,但是其整体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自身已是难保,所谓反攻不过是蒋介石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有关此一节,蒋介石派往韩国的代表邵毓麟,以及董显光,都给出了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朝鲜战争救了蒋介石。

如果不是爆发了朝鲜战争,蒋介石在台能苟延残喘多久,真是令人堪忧。

第二件事是:参加朝鲜战争。

因朝鲜战争,使得蒋介石有了喘息之机,便生出反攻之心,但被美国阻止后,蒋介石不死心,还想派兵参加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蒋介石出席军事会议

那么蒋介石为什么积极向美国请示,要求参加朝鲜战争呢?

说起来,蒋介石也不傻,他也是有其目的和野心的。

在蒋介石政府看来,他们对朝鲜战争的判断是:如果朝鲜战争升级成美俄战争,那么美国必定胜利,朝鲜半岛则必统一,而蒋介石的军队则可借机从鸭绿江进入东北,从而实现反攻大计。

为此,蒋介石精心准备,抽调了三个师的兵力,以及20架运输机,希望参加朝鲜战争援助韩国,以期早日取得胜利。

最开始杜鲁门政府听到这个请求后,觉得让蒋介石的军队参战,可以减少美军的损失,也不是什么坏事,便同意了。但是不久,杜鲁门又改变了主意,拒绝蒋介石部队参战朝鲜战争。

原因是杜鲁门政府的艾奇逊和时任国防部长的约翰逊等要人向杜鲁门建议:不可让蒋介石军队参战,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担心蒋介石军队出现在朝鲜战场,极有可能导致中共军队也出现在朝鲜战场。

第二是他们认为作为战败之军的蒋介石,其战斗力和韩国李承晚的部队战斗力差不多,都是不堪大任。加入战场,发挥不了太大作用。

蒋介石遭到拒绝后,非常不甘心,后来又向杜鲁门提了两次,要求参战。因为在蒋介石看来,这可能是他反攻的最好时机、唯一良机,借助参战,升级战争,然后······蒋介石的设想确实很美好,但是,杜鲁门大概是看破了蒋介石的心思,或者是杜鲁门美国政府有自己的打算,总之,实用至上的美国政府是不会无缘无故为他人做嫁衣的,所以杜鲁门始终没有批准蒋介石的出兵请求。

因此,蒋介石对杜鲁门的意见特别大,不惜言语攻击,比如他曾公开说道:

“要是美国的对外关系由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来掌握,那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因为麦克阿瑟是杜鲁门美国政府时期最为支持蒋介石的高层官员,麦氏不仅积极保蒋,而且还支持蒋的反共野心。)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蒋介石

第三件事是:“志愿军”战俘事件。

朝鲜战争爆发后,反攻不成,参战被拒,蒋介石的内心,别提多复杂了。尤其是,最后朝鲜战争的结果,并没有他之前预想的那样,反而是,打败他的解放军,再次击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美国也被逼到了谈判桌前。

就此一节,蒋介石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听来有点可笑。

蒋介石十分不满地说:

“韩战最后没有结果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杜鲁门拒绝了国民党军入朝作战······”

蒋介石这话,说得多少有点不自量力,大概忘了自己当年雄兵百万的时候,是如何被解放军一步一步打败,最后逃至台的了。

不管怎样,吹牛归吹牛,蒋介石吹完了牛,也是要讲究实际的,他开始打“志愿军战俘”的主意了。

说实话,蒋介石这个念头,真的是其“心大大的坏了”。

蒋介石败退仓促,兵员、人口有限,所以,为了补充这方面的不足,他私下暗中谋划,与美政府暗中联合,在“志愿军战俘”上大作黑文章。

朝鲜战争结束后,根据史料显示:美、韩向中、朝遣返战俘一共为75799名。中、朝向美、韩遣返战俘共计12760人。

在遣返战俘方面,中、朝方面一直坚持人道主义精神,给战俘以最好的待遇,并且是全部遣返。但是美、韩(当时应该是南朝鲜),却说一套做一套。尤其是,他们联合蒋介石派去的特务,对朝鲜巨济岛战俘营(朝鲜战争期间该战俘营曾经关押17万名战俘,其中15万名朝鲜战俘,2万余名志愿军战俘)的战俘进行了非人道的摧残。除了宣扬和鼓吹蒋介石的各种政策之外,还在战俘身上刻刺反动口号和标语,尤其是战俘不从的时候,均遭受毒打等非人道的对待。

在该年的9月26日,蒋介石指使小岛各界人士,组成了一个三千余人的组织,由谷正纲担任组织的主席,然后搞各种不正常活动,接应从中、韩那里采取非法手段遣返的战俘。根据1954年1月23日的小岛报刊报道,被强行遣至台的战俘共计14343名。台当局在台北市中山堂前的广场上,搞了一个所谓的活动,陈诚致词,蒋介石也发表了讲话。

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干什么?做了三件事,第三件事无法原谅

晚年蒋介石

可是,被挟持至台的战俘,并没有受到尊重和爱护,基本都被强行编入工兵队,吃穿最差,做工最苦。其中有的战俘,在被运台途中,就因不满趁机跳海自杀······等等。总之,诱拐战俘之目的,全都不过是为了蒋介石“垂死挣扎”的反攻之需要。其用心之低级,路人皆知。

总之,在朝鲜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抗美援朝,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重大的牺牲,最终击溃了以美为首的部队,也击溃了美国横行亚洲的野心。但在朝鲜战争期间,蒋介石的表现,确实不地道,尤其是最后他做的这件事——战俘事件,至今令人无法原谅······

参考资料:

1:《志愿军战俘纪事》

2:《美国对华政策30年》

3:《蒋总统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