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运夏季高峰来临!美西码头劳资谈判陷僵局,拜登政府还有招吗?

作者:第一财经

美国西海岸即将进入夏季海运高峰期,码头工会和雇主之间的谈判却陷入僵局之中。

7月1日是美西码头雇主和工会原有合约到期之时,由于双方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达成延长合同的共识,当地时间4日起,美西29个码头的运营就“靠自觉”了。最重要,也是最令外界担心的一点在于,当合同到期时,意味着“不罢工”条款也到期了。

在到期前几个小时,超过150个商业团体写信,恳请美国总统拜登推动劳资双方顺利、迅速地解决问题。

在6月中旬双方谈判胶着时,拜登曾在访问洛杉矶港口时会见了谈判双方,随后劳资双方发表声明保证谈判期间货物会正常流动。

在美国供应链脆弱,通胀居高不下之际,拜登政府对这场谈判罕见地“上心”。不过,若真出现大罢工事件,拜登政府有何应对措施?

劳资僵局下货主转向美东

美西码头雇主和工会之间的这场谈判涉及超过22000名美国西海岸港口工人的新劳动合同,涉及从加利福尼亚州到华盛顿州的29个太平洋沿岸港口,这些港口处理的货量占美国进口总货量近40%。

海运夏季高峰来临!美西码头劳资谈判陷僵局,拜登政府还有招吗?

具体而言,这次谈判的一方是在代表美国西海岸港口的航运公司和码头运营商的太平洋海事协会(PMA),另一方则是代表码头工人的国际码头和仓库联盟(ILWU)。

直到1日的最后时刻,双方除没有谈成新合同之外,也未对外明确分歧何在。

不过,有媒体引述行业内部人士的消息称,此次码头工人正在寻求10%的加薪和在应对码头自动化升级方面的保护,作为交换,码头方面可以延长开放时间。

疫情中,美国消费者居家消费热情高涨,2021年有创纪录的1070万个集装箱通过洛杉矶港,马士基等航运类企业在2021年的总利润超过1900亿美元,是2019年水平的15倍以上。

与此同时,根据经济圆桌会议最近的一项研究,全职码头工人的工资在每年10万~13万美元。

而起重机操作员等高薪工种的自动化问题可能是剩余谈判的重点。与每周运营六天的洛杉矶和长滩港口相比,许多运往美国的亚洲港口都高度自动化且不间断运营。

ILWU一直认为,自动化已在港口造成数百个工作岗位的损失,但PAM则不这么看,认为港口有能力处理更多货物,各方将增加就业机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唐(ChristopherTang)表示,ILWU希望阻止洛杉矶港口进一步自动化,该港口已经有两个自动化码头。

“如果你看看鹿特丹、中东和新加坡的港口,大多数起重机都是自动化的。”唐表示,“在这里,我们仍然使用人工来做,这是非常低效和过时的,确实不必要。这只是为了保护就业。”

当下,未能达成新合同的双方同意继续谈判。PMA和ILWU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虽然不会延长合同,但将继续运输货物,港口的正常运营将继续,直到达成协议为止。”

第一财经记者询问了数位业内的货代,他们表示业内对这次谈判无法如期结束早有预期,在历史上能如期结束的谈判很少。同时,谨慎的托运人是不会冒险的,此前托运人就已经未雨绸缪,从美西转向美东线,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费用更高且美东线可能更远一些,但走货的逻辑是“安全第一”。

根据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与Freightos推出的全球集装箱货运指数(Freightos Baltic Index)显示,截至1日,从中国/东亚至北美西海岸的航运价格为7568美元/40英尺标准集装箱(FEU),而从中国/东亚至北美东海岸的航运价格为10072美元/FEU,价差达到2504美元/TEU。

第一财经记者综合美西和美东主要港口的数据也可以看到,自2022年4月以来,美西港口的进口量不断以个位数下降,同时,美东港口和墨西哥湾等方向都录得两位数增长,其中墨西哥湾的货量大增。

拜登政府还有什么招?

“随着我们进入最重要的航运旺季,我们继续预计货运量将保持在历史最高水平,给供应链带来进一步压力并加剧通胀。许多人预计这些挑战将持续到今年余下的时间。”前述150个商业团体在给拜登的信中写道,“即使有最近的联合声明,利益相关者仍然担心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没有合同或延期的情况下。不幸的是,这种担忧源于先前谈判中长期存在的中断现象。”

一位从业20余年的资深国际货代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之所以担心,是因为近20年来,此类谈判多伴随着罢工,虽然目前ILWU和PMA表示不会罢工,但这种“蜜糖语言”听听就好,没有法律条款保证,越是资深的货代和托运人,越会倾向于谨慎。

在近50年中,ILWU和PMA之间的四次谈判中,有三次导致在达成协议之前的暂时停工。ILWU和PMA之间的合同纠纷曾严重扰乱过供应链和货物流通。

资料显示,在2002年,美西港口因谈判出现过罢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利用总统权力下令工人复工,有经济学家估计,当时的罢工令美国经济每天损失10亿美元。

其后的一次新合同谈判,更是从2014年5月一直谈到了2015年2月,直到奥巴马政府进行了干预,才结束了一场持续了近一年的合同之争。

不过,这位资深国际货代人士表示,据他个人观察,这次谈判,考虑到目前美国的供应链和通胀问题,各界关注度比前几次都高,而美国政府的介入也很早。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海事、贸易和供应链副总裁彼得·蒂尔施韦尔(Peter Tirschwell)表示:“从来没有一个白宫,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度参与这些谈判的。”

除了拜登亲自在谈判期间访问洛杉矶港口之外,美国劳工部长沃尔什也在深度参与谈判。

他近期表示,他每周都会与ILWU和PMA联系。他们“不断地告诉我,我们的处境很好。事件正在向前发展”。

在最差预期下,一旦西海岸港口真的出现大罢工事件,拜登政府仍有应对之策。美国政府可以援引《塔夫脱-哈特利法案》。这项法律对工会的活动和权力进行了限制,允许政府在劳工僵局中要求有80天的冷却期。此前,布什政府就在2002年援引此法案要求劳资双方重开美西港口。

货运代理公司CargoTransInc.的国际采购副总裁卢米斯(Stephanie Loomis)表示:“工会在罢工或做一些非常激烈的事情之前会三思而后行,因为他们真的不想强迫拜登颁布《塔夫脱-哈特利法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