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作者:中国花卉园艺杂志

作者 | 李春华 李柯澄

捕虫堇是狸藻科捕虫堇属植物,为观花类的食虫植物,肉质叶的叶面能黏食昆虫,紫色花朵极像三色堇,在世界各国园艺中被广泛栽培。捕虫堇可作为家庭或办公场所的小盆栽之一,也是近年来大陆刚流行的奇异花卉之一。捕虫堇为多年生草本,或极少数为1年生。叶呈莲座状排列,多半低矮,叶长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或多少内卷,绿色,黄绿色或浅红色,多汁,叶面密被能分泌黏捕昆虫的黏液的腺毛,开花前长出的叶片和开花后长出的叶片外形和大小有明显区别。花单生,一般在春、夏季开花,花茎直立,高5~15cm,花色多呈紫色调,少数为红、黄、白、绿等。花冠上唇3裂,下唇2裂呈二唇形,通常有距。花后能结出蒴果,种子细小,约0.6~0.8mm。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大花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墨兰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赛佛士捕虫堇、大距捕虫堇、变种白花爱兰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劳氏捕虫堇

捕虫堇全属有130种,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及中南美洲高山地区,以墨西哥为主的中美洲一带种类最为丰富。其中高山捕虫堇分布最广,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甚至寒冷的冰岛都有分布。大陆山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也有分布。依其分布区的不同,可划分为温带种群、热带和亚热带种群3大类。亚热带低地种群绝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它们一年四季变化不大,都具有捕虫叶,一般至少在春秋两季会开花,如宽叶捕虫堇、报春花捕虫堇、蓝花捕虫堇、毛花捕虫堇、紫花捕虫堇、奥沙卡捕虫堇、矮生捕虫堇、异叶捕虫堇、高大捕虫堇、黄花捕虫堇、葡萄捕虫堇、迷你捕虫堇等。少数生长在温带地区,比如冰晶捕虫堇。亚热带高地种群绝大多数都生长在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它们在春季开始生长捕虫叶,在凉爽的深秋捕虫叶开始枯萎,并生长肉质、紧凑型的不具有捕虫功能的叶片度过冬天,直到春季回暖时继续生长捕虫叶。一般至少在春秋两季会开花,如墨克提马捕虫堇、凹瓣捕虫堇瓣、紫丁香捕虫堇、沙氏捕虫堇、可里马捕虫堇、墨兰捕虫堇、石灰岩捕虫堇、纯真捕虫堇、巨大捕虫堇、康氏捕虫堇(又称近藤捕虫堇)、圆叶捕虫堇等。温带种群都生长在温带或者寒带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的地方,它们在春季开始生长捕虫叶,在深秋开始停止生长,通常根部和大的叶子会枯萎,在其莲座状的中心长成水滴状的休眠芽,通过休眠芽度过寒冷的冬天,当春季回暖时发芽生长。其中大部分品种能在休眠芽的基部长出一些小的冬芽,比如高山捕虫堇、大花捕虫堇、细棱捕虫堇、长叶捕虫堇、多枝捕虫堇、北捕虫堇、普通捕虫堇,这些冬芽在春季会长成新的植株。它们都生长在温带或者寒带地区。除此原种外,近几年还培育出人工杂交种,如‘恩坎塔达’‘里约阿拉’‘埃塞里亚’‘哈蒂尔’‘威悉河’‘特胡坎’‘玫瑰’‘劳特纳’‘阿佛洛狄特’‘霉运当头’‘埃代尔’‘威瑟’。

目前捕虫堇品种市场主要还是以进口为主,国内能生产捕虫堇品种的企业极少,还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尽管捕虫堇不同的种类有各自的生长习性,但其繁殖方法基本一致,可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大量繁殖可进行组培快繁。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高山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黄花捕虫堇(左)、异叶捕虫堇(右)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墨克提马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宽叶捕虫堇

叶插繁殖

不管是温带种群或是热带、亚热带种群,均可采用此法繁殖。叶插宜在春季、夏季,或秋季尚未进入休眠期时进行。选取健壮的叶片,最好是用手将叶片由基部折断,然后斜插于水苔中1/3处,或插入赤玉土、兰石、珍珠岩和蛇木屑混配制成的扦插基质,在半日照或半阴凉处,注意保湿,约1个月后叶基部会长出带根的小芽,待小芽长出3~4片叶时可移盆育苗。

珠芽繁殖

即冬芽繁殖,以温带种群为主的一些品种,在冬季低温的刺激下,莲座叶的叶基部位会长出一些珠芽,俗称冬芽。到春季来临时方可将其珠芽从母株上剥离分植。剥下的小珠芽可直接用手轻轻压入洁净湿润的培养土中,但要注意其顶部应该向上,不要倒放。

分株繁殖

捕虫堇一些种类会在根茎部、叶缘端、匍匐茎长出新芽,当这些小植株长出根的时候,便可从母株上分离,单独栽培。分株最好是在生长旺盛期之前的春季进行。

无菌播种

捕虫堇是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花必须由昆虫或人工异花传授,才能结出果实和产生有生命力的种子。人工授粉应在花开两天后进行,首先将花粉抖落于白纸上,然后用毛笔蘸上,扫入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完成。如果授粉成功,一般在1~2个月蒴果成熟开裂,散出细小的种子。播种时可直接撒于湿润的培养土上,保持高湿度和明亮的光线,约2~4周便可发芽,待小苗长出3~5片叶时即可移植。此外,一些温带种群的种子在发芽前需要贮藏一段时间,否则不会发芽。因此这些种子采收后要风干,然后置于密闭的塑料袋内并存放在冰箱里备用。

采集种子后将种子表面用20%商业漂白剂(5%次氯酸钠)和几滴吐温20消毒20分钟,并在无菌水中冲洗3次。然后将部分种子无菌接种于含有10ml植物生长调节剂(PGR)的试管中,无菌培养基为1/4MS、2%(w/v)蔗糖和1%(w/v)琼脂。在120℃的高压灭菌20分钟前,将基质pH调到5.75。有些品种种子需要在4℃~5℃的冰箱中保存1~2周后才能打破休眠和发芽。所有培养物在25℃±2℃、光照通常强度为53.1μmol/s的冷白荧光灯提供16小时的光周期下培养,每周观察种子发芽情况,为期7周左右。当幼芽长出后,将整个幼芽再培养在全强度的MS培养基上,以获得足够的芽作为芽增殖的材料。采用MS、1/2MS和1/4MS三种浓度的常量营养素,细胞分裂素或添加0.5mg/L玉米素(ZEA)或0.1~0.5mg/L的激动素(KIN),培养一般在7~8周后转接1次继代培养。使用1/2MS并辅以0.5mg/LBA或KIN可确保其增殖率在30倍以上。在含0.2mg/LIAA的1/4MS培养基中,可获得最佳生根率和较高的根数。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蓝花捕虫堇(左)、‘玫瑰’(右)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毛補捕虫堇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哈蒂尔’

捕虫堇的温室繁殖 | 技术

▲‘阿佛洛狄特’

组织培养

除用种子繁殖外,也可用母株新发出的嫩根茎和叶片的茎尖作为外植体快速离体微繁。将叶片用自来水和商业洗涤剂清洗。在含几滴吐温20的3%Clorox溶液中浸泡10分钟,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3次,每次5分钟。叶片在MS+0.2、2.0、10.0、20.0mg/LBA(N6-苄基腺嘌呤)+0.1、1.0、5.0和10.0mg/LNAA(萘乙酸)的培养基上培养。所有培养基均添加30g/L蔗糖和8g/L琼脂。所有培养基的pH值均应在高压灭菌前调至5.7。每个外植体每瓶培养6~10个,在25℃±2℃下培养,用LED灯管提供8~16小时的光周期。培养8周后,将已经诱导出的芽团在无菌的洁净工作台按2~4芽/团为一个增殖单位,或以团块直径0.5~3cm为一个增殖单位,分割时应尽避免伤害生长点。培养基以MS+BA2.0mg/L+NAA0.1mg/L或以BAP0.5mg/L和NAA0.5mg/L的培养基为芽增殖率最高。也可采用NW培养基(由816mg/L的硝酸铵、1385mg/L的四水合硝酸钙、0.83mg/L的碘化钾、0.025mg/L的六水合氯化钴、112.5mg/L的氯化钙、755mg/L的七水合硫酸镁、16.9mg/L的一水合硫酸锰、8.6mg/L的七水合硫酸锌、0.025mg/L的五水合硫酸铜、1369mg/L的硫酸钾、170mg/L的磷酸二氢钾、0.25mg/L的二水合钼酸钠、6.2mg/L的硼酸、27.8mg/L的七水合硫酸亚铁、37.3mg/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1mg/L的VB1、0.5mg/L的烟酸、0.5mg/L的VB6、2mg/L的甘氨酸、100mg/L的肌醇组成),添加6-BA0.5~1.0mg/L+琼脂7~9g/L+蔗糖15g/L,培养6~8周后,将已长满瓶内的空间芽团在无菌环境(超净工作台上)取出切割成单芽,选取高度一般1cm以上的单株。培养基在NW+IAA0.1mg/L,培养6周后能获得木质化的植株,可继代转入生根培养阶段,可在附加NAA2.0mg/L的1/2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表现较好,或者只用水和琼脂(即无糖培养),也能培养出完整的生根植株。

生根植株要及时转移到温室中进行盆栽硬化,基质采用泥炭苔藓或按照猪笼草的栽培方法进行,培养1~2个月后植株可转入大型温室中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