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作者:阿⑦

正月十五挂红灯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

黄巢秘密入城打探,为一个老人所救。

老人并告诉了黄巢攻城的方法。

黄巢很感动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

"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

凡是挂红灯笼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

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3] 。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

端午"插艾草"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黄巢的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

当地官员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

以牵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

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

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妇人带着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

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

言罢竟忽不见。

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

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

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

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上了妇人。

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

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插艾草"的习俗竟跟吃人恶魔黄巢有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