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作者:弥小木

文|弥小木

最近在了解上海学生的一些科创竞赛,在名目繁多的比赛中,有一些共性,比如作品要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有的还会要求有“艺术性”。

创造性、想象力、艺术性,三者的结合,在前两天给孩子入的一本童书里,刚好都有所体现:《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

阅读《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的感觉,让人很舒服。这种舒服,有一部分来自于之前读《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所带来的温暖感。同品牌的书籍,会有相似的品质。阅读《拉鲁斯儿童心理小百科》给人留下的温暖感受,带到了《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里。看《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是一样的温暖、实用。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拿在手里的质感,让人觉得踏实,是一种说不上来的舒服感。书中的内容,会将阅读者的视线,拉到日常生活中。利用生活中不起眼的物品,发挥想象,进入创造力的世界,同时从环保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物品。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用心看,张开想象的翅膀

有人曾向童书大师安野光雅请教,怎样才能像他那样,画出那么好的画?安野光雅的回答,真诚又简单。他将艺术创作比作烹饪,同时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你能看到你周遭世界的美丽,并且能敏感地生出共鸣,这份能力会转化为艺术创作的能力,而其他人自然会欣赏到你作品的美。只要你能葆有这份视觉上的敏感,你会发现,画出好画需要的那些实用技术非常容易获得。它们就在你心里。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会发现的眼睛,来源于会看的“心”。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做什么都求快,很难慢下来挖掘身边事物的美好。眼前的这本《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能让我们慢下来,打开发现的视角,用“心”看到身边事物,张开想象的翅膀。

平时的饮料盖,我们大多会将它们丢进垃圾桶,但《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里,加上几笔之后,成了一辆车的轮胎: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成了小红帽的脸: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这些小小的、甚至要丢进垃圾桶的物品,插上想象的翅膀后,有了另一番故事。想象力有多重要?作家吴言曾表达了对想象力的理解是“证实了思维的跨界能力”。具有想象力的人,思考问题时,能跨出边界,创造出新的事物。

看《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里,通过想象力,带来的新角度。准备丢弃的灯泡,再创作后,有了新的视角: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易拉罐成了火箭: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平常的物品,经由想象,有了二次全新的创作。《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提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需要考虑三方面要素:记忆中的信息、环境里的信息、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记忆中的信息与环境里的信息,两者之间的联想跨度越大,想象力激发的效果就越好。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的内容展现,刚好将记忆中的信息与环境里的信息,两者相互作用进行了一个教学式地展示。

书中不仅有信息的真实展现,还给出了锻炼想象力的具体步骤:

  1. 观察
  2. 一只眼看
  3. 联想
  4. 发散思维
  5. 画画

5个步骤记不住?再精简下,可以总结成三个字:看、想、画。

仔细看眼前的物品,两只眼睛看了,换成一只眼睛看。远看、近看,总之就是翻来覆去地看。看的时候,脑中开启发散思维,将眼前看到的物品进行联想。要是还没有灵感,那就找个人一起讨论吧。有了灵感,毫不犹豫地拿起笔,开始创作将画面呈现出来。

看《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里举的一个个例子,真的很能打开一个人的思路。

一个个摆在地上的纸团,很想丢进垃圾桶有没有?但是等一等,添上几笔之后,成了一幅好看的画: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看着书中的引导,我家老大进行的纸团创作:小熊和撑着伞在雨中跳舞的猫小姐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喝完的饮料瓶盖,除了跟着瓶身一起处理掉外,还能做什么?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这些是我家孩子,对瓶盖进行的再创作: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就像是一个灵感触发器。书中对日常生活物品再创造的展示,不仅开启了孩子的想象力,也打开了他们的创造力大门。

动手做,打开创造的大门

未来已来,将来孩子们要面对的是不断融入到生活中的人工智能。面对人工智能,孩子们要做怎样的准备?《给孩子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中提到:“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探索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技能和工作方式。”

人工智能擅长做辅助性、机械等作业,不擅长的领域是沟通、艺术与创新。艺术、创新离不开创造力。作家郝景芳曾在一场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请教美国创造力研究心理学家,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问题。心理学家给的答案是:与其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如说保护,因为很多的创造力是天生的。

前几天我家老大学校组织了一场科技节,她要折回旋纸飞机。孩子折了各种飞机没成功,后来找了视频,跟着折才折出回旋纸飞机。在老大跟着视频折的时候,一旁的老二,拿着纸独自琢磨,不断地折、飞、折、飞,最后用自己的方法,折出了简便、效果又好的回旋纸飞机。这不就是孩子天生的创造力吗?如果在一旁的我,让老二也跟着视频折,那孩子内心的创造力,怕是要被抹杀了。

如何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从日常物品着手,是个容易入手的方法。不需要太刻意,只需问一句“看这个,觉得像什么?”

一个简单的夹子,能看出什么?看《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里的展示: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给了引导,也给了实操的机会,在每一个想象力、再创造的后面,是需要读者自己动手的画面。

塑料瓶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塑料袋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剥掉的橙子皮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书中还有很多的练习,等待孩子们填满。

插画家艾希礼·布莱恩,从小就喜欢画画。他的爸爸是个印刷工,家里有很多的纸,小时候他就开启了在各种材料上画画的习惯。长大后,艾希礼·布莱恩常常在大街上捡废品,并将捡来的废品,应用到艺术创作中。艾希礼·布莱恩的创意,让他的插画有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从艾希礼·布莱恩身上,是不是看到了一丝光亮?艾希礼·布莱恩长大后做的事,孩子们在小的时候,就能跟着《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开始啦。说不定,孩子们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的再创作,能开启他们未来不一样的职业旅程。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让孩子在家就能轻松进行创作。炎热的夏天,不定的情形,待家进行天马行空的创作,是一件令人安心又愉悦的事情。

有爱意,拥抱这个世界

如果说《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仅仅是带着孩子进行创造,那还是小看它了。《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更是从环保的角度,述说着物品的再利用。

金属回收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纸的回收

孩子在家就能变创作者,这本好玩又充满想象的书,带孩子玩遍假期

除了以上这些,书中还有塑料、玻璃、木制品、电子设备等等回收的专题。了解这些有什么用?能让孩子从环保的角度,理解一个物品、一件事。

贝贝熊系列书中,有一册是《保护环境》,讲的是孩子们为了保护环境,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未来的世界,是孩子们的世界。保护环境,哪怕孩子们的年龄不大,也能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出生于阿联酋的克卡姗·巴苏,当看到鸟因为食用塑料而受到伤害后,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8岁生日种下第一颗树,12岁建立保护环境的青年组织,16岁获得了国际儿童和平奖。克卡姗·巴苏因为看到鸟受伤的照片,有了环保的意识,说不定我们的孩子,在阅读《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后,会有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想法、行动。

孩子阅读《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在他们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写在最后的话

一本《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承载着孩子们的阅读快乐,承载着孩子们的阅读视野,承载着孩子们的创意世界,也开启了孩子们的心中爱意。

想象力与爱,就像是竹蜻蜓上的两片叶子,带着创造力让孩子们的未来飞得更高、更远。未来,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孩子们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比起“未来”,孩子们更能感受的是“现在”。趁“现在”,让孩子们翻开眼前的这本《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属于他们自己的创造力,跟着心中怀有的善意,融入这个世界。

拉鲁斯万物循环小百科 ¥49 购买

我是弥小木,一位真诚的阅读分享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