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药五味:在淡味药与甘味药的异同

作者:爱上Sandy

在淡味药与甘味药的异同

在五味理论中, 五味是指“ 酸、 苦、 甘、 辛、 咸” 五种基本药味, 此外还包含淡味和涩味。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曰: “ 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咸味涌泄为阴, 淡味渗泄为阳。 六者或收或散, 或缓或急, 或燥或润, 或软或坚, 以所利而行之, 调其气, 使其平也。 ”阐述了六味阴阳的关系。 后世医家对淡味的认识大多来源于《黄帝内经》 , 如《神农本草经疏续序例》 记载“ 酸、 苦、 辛、 咸、 甘、 淡, 六昧成于地", 《景岳全书· 气味篇》 日: “ 味本乎地,昧有六, 日酸苦甘辛咸淡是也。 ” 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 在《黄帝内经》 五味理论中, 酸苦甘辛咸五味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对应, 淡味处在五味之外, 其五行属性该如何定位?既然有了五味. 五行的归类法, 为何有出现淡味?同样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五脏与五腑、 五脏与六腑、 六脏与六腑韵关系, 它们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存在着相类似的问题。

1. 1淡味出现的原因

分析之下, 五味基本药味之外, 出现淡味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是理论上和实践的条件所决定的。 其一, 理论上的根源, 其实是阴阳理论和五行理论之间的矛盾在五味学说的体现。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在理论产生之初是相对独立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才逐渐融合, 但两个理论之间仍然存在问题, 即二分法与五分法的矛盾。 《黄帝内经》 在成书时, 试图把当时流行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都吸纳到五味学说中来, 就造成五味说与六味的矛盾。 从理论的对比来讲, 五行理论的内容更丰富和具体一些, 而且《尚书》 对五味早有记载, 所以《黄帝内经》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五味理论。 而阴阳理论所倡导的是一种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分类法,五味的分类势必会造成阴阳双方的不均衡, 而阴阳理论所认为“ 天地万物莫不有对” , 为了凑数需要第六味的出现, 这就为淡味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其二, 从滋味上讲, 淡与五味有一定的差异。 虽然淡味有“ 甘而淡薄” 的说法, 但甘有“ 淡薄” 之味, 酸苦辛咸味何尝没有“ 淡薄"之味, 又该如何称呼?《说文解字》 记载“ 淡, 薄味也” , 是指食物或药物滋味不明显的状态, 所以淡至少在滋味上与甘味和其它四味有所差别, 若无差异的话, 也不会有淡的说法, 更不会有“ 甘淡"的说法。 而《黄帝内经》 对五味的定位主要是根据滋味, 淡在滋味上与五味不同, 所以其具备成为第六味的条件。 其三, 淡味在作用上与五味有差异。 《内经》 日:“ 湿淫干内, 以淡泄之, 湿淫所胜, 以淡泄之"。 是临床治六淫中的“ 湿淫” , 多归入淡味的作用范畴, 从临床来认识, 淡味的作用是“ 淡渗"。 古人对药物和食物“ 滋味"和“ 作用’ ’ 之间认识是经过大量实践积累所得的, 由于淡味的作用处于“ 酸收” 、 “ 苦坚” 、 “ 甘缓” 、 “ 辛散”和“ 咸软” 作用之外的, 这也使淡味有理由成为第六昧。相类似的现象在中医理论的其他方面, 如五藏与六经六藏的矛盾, 《内经》 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1. 2“ 淡附于甘” 说法的利与弊

关于甘味与淡味的关系, 《黄帝内经》 至今, 有些医家就此问题进行发挥, 提出的观点大致如下。 其一, “ 淡而无味” 说。 《中药学》 [ 24】 及《中药学概论》 {25】 中指出: “ 淡, 就是淡而无味。 ” 张季平等I z6J 更具体地说: “ 淡昧, 如将蒸馏水入口中后并不引起任何真正味觉,可谓之无味可辨。 "其二, 味不明显说。 《临床实用中药学》 [ 27j 及《中医学概论》 [ 25J 中指出: “ 还有一些药物, 其味不显著, 称为淡味。 "《中医名词术语选择》 [ 2s】 中也作具体解释说: “ 另有淡味, 因为它的味道不显著, 所以仍称五味。 ” 其三, 甘而淡薄说。 《中医方药学基础》 129】 中指出: “ 谈味药实际上是甘味中之最淡薄者. 为余甘之味。 ” 又《中药药理学》【30】 中也进一步解释: “ 因淡近于甘, 故常甘谈并称而不另列。 ” 其四, 另立一味说。 淡味不同于五昧, 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即“ 淡渗” , 应作为独立的一味1311。

关于如何处理淡味与其它五味的关系, 《黄帝内经》 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 后世历代医家多主张“ 淡附于甘” , 即甘而淡薄。 日· 丹波元简在《药治通义》 中曾解释说: “ 本草只言辛咸苦酸, 不言淡, 如何是味淡?李濒湖日: 淡附于甘", 王好古日: “ 本草五味不言淡,四气不言凉: 只言温、 大温、 热、 大热、 寒、 大寒、 微寒、 平、 小毒、 大毒、 有毒、 无毒,何也?淡附于甘, 微寒即凉也。 ” 认为淡味即淡薄之甘味。 还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比较蜂蜜与蜜蜡气味及功用时指出: “ 厚者味甘而性缓质柔, 故润脏腑, 薄者味淡而性涩质坚,故止泻痢。 "由此可见, 甘淡之说基本上得到诸医家的认同。 然而, 五味中的甘味的具体所指, 仍然有待探讨, 这也直接影响到甘与淡的关系。

( 1 ) 甘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在讨论甘淡问题之前, 首先应该明确中医范围内的“ 甘” 与“ 淡"具体所指, 甘味随着时代改变也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 《说文解字》 记载“ 甘, 美也” , “ 淡, 薄味也” 。 甘味即美昧, 这里所指的甘并非就是指“ 甜” , 在过去生活条件简陋的情况下, 容易接受而没有其他味道的食物都可以算甘味, 即是说甘味包括甜味和淡味, 而甜味是美味的突出代表。 《用药法象》 中谓“ 通草为甘淡无毒” , 后世医家张德裕解释说: “ 案此甘字, 非大甜之谓, 实即淡字, 如泉水、 食末皆谓甘之例。 ” 而在《神农本草经》 记载的药物中, “ 茯苓” 、 “ 猪苓” 等渗湿药都以“ 甘” 称之, 而滋味上很难有甜味的体会, 而且全书并无淡味的记载, 便是力证。 但后世医家随着时间的积累及对《黄帝内经》 淡味渗湿和甘味“ 能补、 能缓、 能和”认识的深入, 注意到甜味药和淡味药在滋味和治疗作用上的差异, 所以淡味在后世本草中得以体现, 而对甘味药的记载也多偏重于有甜味的药物, 因为甜味药更能体现甘味补养的作用。

后世医家在记载药物时, 习惯把甜味药( 如人参、 党参) 和淡味而具有明显补养作用的药物( 如黄芪) 定为“ 甘味’ ’ ; 而把味淡而能渗湿的药物记为“ 淡味", 但由于《神农本草经》以“ 甘” 论利水渗湿药, 所以在后世本草中多在“ 淡"味之前冠以“ 甘"味: 但“ 甘缓"和“ 淡渗泄"的作用已逐步分化。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 注日“ 五味各入其脏, 甘味两种,甘与淡也。 ’ ’ 即言明甘味有层次上的不同。 总之, 广义的甘昧, 包含甜味与淡味( 乃至所有美味) ; 而狭义的甘味, 即现在五味理论中的甘味, 更偏重于指甜味。 从广义的甘味讲, 淡附于甘; 从狭义上讲, 甘淡之说就有待探讨了。

( 2) “ 淡附于甘” 的成因

‘从狭义的甘味讲, 甘味药和淡味药也有相同和类似的地方。 首先, 甘味、 淡味五行属性均为土。 《尚书》 记载“ 稼穑日土", “ 土” 在古代哲学思维中的意义可用两字代表, 即“ 孕”和“ 化” , “ 万物土中生” 、 “ 万物土中灭” 就是一种体现。 土在五行中所赋予的作用, 不但有孕育和滋养万物的作用, 同时还包含有运作和制化之意。 甘味的作用, 主要体现“ 土”的孕育和滋养方面; 而淡味的“ 渗湿"作用, 更多体现在“ 土"的制化方面, 从五行属性来讲, 甘味和淡味同属于土。 其次, 甘味和淡味都与脾有密切的联系。 脾胃为后天之本, 五脏六腑气血经络的滋养, 都要依赖脾胃的运化和散精作用, 《黄帝内经》 所谓“ 甘味入脾"也是此意, 甘味药无论补阴、 补阳、 补气、 补血都要以脾胃的作用才能实现。 同时, 脾也有运化水液的作用, 脾病则水液不行、 聚湿成水, 所以水湿为病也多从健脾、 醒脾着手; 淡味药“ 渗湿” 作用也多是通过调理脾的功能而达到利水渗湿作用。 再次, 在现存的本草书中多“ 甘淡” 并称。 以《中药学》 u副为例, 未见单有淡味药物的存在, 而往往是甘淡并存( 除罗布麻一药记述为淡涩味外, 其余15种均为甘淡之味) ; 在利水渗湿药里, 有一些药物有“ 健脾"功效, 其作用可以说是甘味入脾的一个体现。 还有, 现代药物研究验证, 在淡味的药物中, 大多数药物都含有构成甘味的糖类、 蛋白质、 淀粉等物质。 由此可见, 淡味也含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而这些物质基础则与甘味相同, 所以“ 淡附于甘” 的说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 3) 淡味与甘味的差别

虽有“ 淡附于甘” 甘淡并称之说, 但甘与淡是有区别的。《黄帝内经》 首先提出了淡味, 并记载了甘味和淡味的阴阳属性及相关作用, 如“ 辛甘发散为阳” , “ 淡味渗泄为阳", “ 六者或收或散⋯ ⋯ 调其气, 使其平也” 等, 为“ 六味说”作了奠基, 同时也说明了甘与淡的区别。 后世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 如《景岳全书· 气味篇》日:“ 味本乎地, 味有六, 日酸苦甘辛咸淡是也” , 也是六味并称, 淡味有别于甘味。《医学入门》 曰: “ 淡为五味之本, 故本草不言淡” , 亦说明淡味非甘味所独有。 随着后世本草的发展, 淡味逐渐从甘味中分化出来, 成为相对独立的一味。《黄帝内经》 所论不仅把甘与淡并列, 而且所述作用也有区别。 如果说淡味是“ 甘而淡薄"之味, 为何功效与甘昧会有差异?《汤液本草》 认为五味所用“ 苦泄, 甘缓, 酸收, 咸软, 淡渗泄, 辛散” , “ 甘能缓急: 淡能利窍"; 《本草发挥· 药性要旨》 也说道“ 苦以泻之。甘以发之, 及缓之, 详其所宜用之。 ⋯ ⋯ 淡以渗泄之。 ” 由此可见, 后世诸多医家在论述五味时, 多把淡味区别于甘味而单独叙述, 甚至《本草玄通》 写到: “ 淡之一味, 五脏无归,专入太阳而入小便” , 说明后世医家虽不提六味, 但用药中已经将淡味与甘味区别对待了。

1.3甘味无阴阳属性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记载“ 辛甘发散为阳” , 甘味的阴阳属性似乎早有定论。 而后世医家以《黄帝内经》 为经典, 认为其言论必是至理而少有思索, 即使论及也多一带而过, 如《本草蒙筌· 治疗用气味》 日: “ 阳则浮, 阴则沉⋯ ⋯ 甘缓也, 其行之也上” , 如何“ 其行也上”却没有说明。 细细探究起来, 却有若干疑点, 药性作用广泛, 何止发散、 涌泄二途?以此区分阴阳, 就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现代文献里, 有人认为五味中辛味独阳, 而甘味与辛味药性相反, 更多地表现出“ 阴” 的性质, 酸苦甘咸都应属阴【32】 。 然而, 把甘味归为“ 阴” 的看法也是有些片面的, 因为甘味属阳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在分析甘味的阴阳属性之前, 首先应该明确古人对中医理论里阴阳属性的划分方法。 其一, 按部位划分, 在上者为阳, 在下者为阴, 在外者为阳, 在内者为阴。 故“ 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 “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 其二, 按行走方向, 趋于上行者为阳,趋于下行者为阴, 趋于外散者为阳, 趋于内敛者为阴。 故“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 “ 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 。 其三, 从运行特点来讲, 无形之气为阳, 有形之质为阴, 善动者为阳, 喜静者为阴。 所谓“ 阴静阳燥,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 阴成形"。在此前提下对甘味进行分析, 甘味既有阳的一面, 也有阴的一一面。 将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阐述。

首先, 对“ 辛甘发散为阳” 的分析。 《素问· 至真要大论》 日“ 辛甘发散为阳” , 而紧接着有谈到咸味和淡味作用, 从其行文的特点来看, 此处“ 辛甘"所指的是二昧的作用而非配伍。 辛味发散的作用特点是无可厚非的, 但甘味发散的说法却不慎恰当。 从甘味而有发散之功的药物并非没有, 如桂枝味辛甘而能发汗解肌, 防风味辛甘而能祛风解表, 然而这类药物数量很少。 以《中药学》 112J 解表药为例, 解表药29味, 具有甘味者7味, 而其中味辛而兼甘味者5味, 味甘而无辛味者仅蝉蜕、 桑叶2味。 辛味发散是众所周知的, 故味甘辛的解表药而言, 甘味是否表现为发散作用难以确定, 而明确甘而发散者仅2味, 所以言甘味发散太过牵强。 故甘味无发散作用, 因甘味发散而属阳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

其次, 从甘昧的五行属性分析。 甘味的五行属土, 甘味禀土气而生; 其它四行主四方之地, 有四季之分, 而土主中央之地, 四季皆有土气。 土居中央, 无四方之分; 土藏于四季,无四季之分; 故土无明显阴阳属性。 然而土在阴阳之间、 五行之中, 四方之气运转, 皆因土气, 即土为五行运转的中枢, 以土治五行, 其它四行之气也赖它能行相生、 相克。 阴阳的圆运动必须有轴才能运转, 五行中的轴即为土。 土治五行, 而甘则治五味, 甘能调和五味即是体现。

再次, 从甘味的作用来看。 ( 1) 甘味“ 能缓” 。 阳主动而阴主静, 甘味性缓, 可制约辛味以防过于走散, 辛味走窜, 可制甘味之过于滞缓, 似可说明辛甘二味作用相反相制, 何以同属于阳?甘味性缓, 沉静为阴。 ( 2) 甘味“ 能和” 。 和即调和, 既能调和诸药, 又能调理中焦。调和诸药, 使方中之药寒热相调、 燥腻相宜、 缓急适度。 中焦为上下之中枢, 调理中焦则气机调和, 既能升气亦能降气。 甘味“ 能和” , 无阴阳属性可分。 ( 3) 甘味“ 能补” 。 若以“ 补泻”而论, “ 补"应为阳; 然而《黄帝内经》 日“ 淡味渗泄为阳” , 又“ 辛甘发散为阳” , 故以“ 补泻"论五味也不太恰当。 单以补养而论, 有分阴阳气血之分; 补气补阳之甘味药性多偏于燥火, 益无形之阳气, 属阳; 补血补阴之甘味药性多偏于滋腻, 增有形之阴液, 属阴。 即甘味能补, 阴阳属性兼见。 ( 4) 配伍作用。 酸甘化阴, 而辛甘化阳, 即甘味可化阴也可化阳, 甘是化阴还是化阳在于配伍之味相合, 即甘味药里包含阴阳两种属性。

再次, 从甘味的作用部位来讲。 《黄帝内经》 日“ 甘味入脾", 《白虎通》 日“ 土味甘, 中央者中和也, 故甘犹五味, 以甘为主也” 。 脾居于中焦, 上有心肺, 下有肝肾, 上为阳而下为阴, 虽然《黄帝内经》 说脾为阴中之至阴, 但从部位讲, 其处于阴阳之间。 脾主升清, 属阳;而脾相合之胃腑主降浊, 属阴。 现代文献统计研究表明, 甘味药主入肝、 脾、 肺经, 在胃、心、 肾经也有一定的分布, 由此可见, 甘味归经广泛, 其经络所合脏腑在三焦均有分布。 故从作用部位讲, 甘味并没有明显的阴阳属性。

还有, 从甘味作用的趋向性来讲。 《景岳全书· 气味篇》 载“ 味本乎地⋯ ⋯ 阳主升而浮,阴主沉而降。 ” 虽然李时珍说道“ 酸咸无升, 辛甘无降, 寒无浮, 热无沉, 此升降浮沉之义也” ,但甘味并非不能降。 从本草角度讲, 甘味药的作用并没有明显的趋向性, 既有上行补肺气,又有下行壮肾阳, 既有上行养心血, 又有下行滋肝阴, 还有调补中焦脾胃。 《雷公炮制》 日:“ 凡味苦者, ⋯ ⋯ 独是甘之一味, 可升可降, 可浮可沉, 可内可外, 有和有缓, 有补有泄。

盖土味作甘, 土位居中, 而能兼乎五行也。 ” 又王好古日: “ ⋯ ⋯ 甘上行而发, 而本草言甘草下气何也?盖甘味主中, 有升降浮沉, 可上可下, 可外可内. 有和有缓, 有补有泄, 居中之道尽矣。 ” 甘味既能升浮, 又能沉降, 既有阳的表现, 又有阴的表现。总之, 甘味既具备阳的某些特点, 有表现出阴的特征, 并没有明确的阴阳导向, 因此其属性为阴阳中和或中性, 如土居五行之中而运作四方。

《黄帝内经》 及后世医家把甘味归为阳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一方面, 阴阳理论的影响。已经成型的阴阳理论认为: 阴阳为万物之本, 而且“ 万物莫不有对” , 阴与阳相匹配时, 世间万物才能协调一至。 相对而言, 酸、 苦、 咸的阴属性是很明显的, 为了达到阴阳平和, 自然要将甘归入阳的范畴。 另一方面, 甘味药的特点。 甘味药在某些方面确实能够体现出阳的特点, 比如补气药和补阳药, 这使甘味药与酸、 苦、 咸的阴性特征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