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五味:在淡味藥與甘味藥的異同

作者:愛上Sandy

在淡味藥與甘味藥的異同

在五味理論中, 五味是指“ 酸、 苦、 甘、 辛、 鹹” 五種基本藥味, 此外還包含淡味和澀味。 《素問· 至真要大論》 曰: “ 辛甘發散為陽, 酸苦湧洩為陰: 鹹味湧洩為陰, 淡味滲洩為陽。 六者或收或散, 或緩或急, 或燥或潤, 或軟或堅, 以所利而行之, 調其氣, 使其平也。 ”闡述了六味陰陽的關系。 後世醫家對淡味的認識大多來源于《黃帝内經》 , 如《神農本草經疏續序例》 記載“ 酸、 苦、 辛、 鹹、 甘、 淡, 六昧成于地", 《景嶽全書· 氣味篇》 日: “ 味本乎地,昧有六, 日酸苦甘辛鹹淡是也。 ” 但也由此産生了一些問題: 在《黃帝内經》 五味理論中, 酸苦甘辛鹹五味與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對應, 淡味處在五味之外, 其五行屬性該如何定位?既然有了五味. 五行的歸類法, 為何有出現淡味?同樣在中醫基礎理論中, 五髒與五腑、 五髒與六腑、 六髒與六腑韻關系, 它們與五行之間的對應關系也存在着相類似的問題。

1. 1淡味出現的原因

分析之下, 五味基本藥味之外, 出現淡味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是理論上和實踐的條件所決定的。 其一, 理論上的根源, 其實是陰陽理論和五行理論之間的沖突在五味學說的展現。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在理論産生之初是相對獨立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才逐漸融合, 但兩個理論之間仍然存在問題, 即二分法與五分法的沖突。 《黃帝内經》 在成書時, 試圖把當時流行的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都吸納到五味學說中來, 就造成五味說與六味的沖突。 從理論的對比來講, 五行理論的内容更豐富和具體一些, 而且《尚書》 對五味早有記載, 是以《黃帝内經》在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建立起五味理論。 而陰陽理論所倡導的是一種一分為二的觀點和分類法,五味的分類勢必會造成陰陽雙方的不均衡, 而陰陽理論所認為“ 天地萬物莫不有對” , 為了湊數需要第六味的出現, 這就為淡味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其二, 從滋味上講, 淡與五味有一定的差異。 雖然淡味有“ 甘而淡薄” 的說法, 但甘有“ 淡薄” 之味, 酸苦辛鹹味何嘗沒有“ 淡薄"之味, 又該如何稱呼?《說文解字》 記載“ 淡, 薄味也” , 是指食物或藥物滋味不明顯的狀态, 是以淡至少在滋味上與甘味和其它四味有所差别, 若無差異的話, 也不會有淡的說法, 更不會有“ 甘淡"的說法。 而《黃帝内經》 對五味的定位主要是根據滋味, 淡在滋味上與五味不同, 是以其具備成為第六味的條件。 其三, 淡味在作用上與五味有差異。 《内經》 日:“ 濕淫幹内, 以淡洩之, 濕淫所勝, 以淡洩之"。 是臨床治六淫中的“ 濕淫” , 多歸入淡味的作用範疇, 從臨床來認識, 淡味的作用是“ 淡滲"。 古人對藥物和食物“ 滋味"和“ 作用’ ’ 之間認識是經過大量實踐積累所得的, 由于淡味的作用處于“ 酸收” 、 “ 苦堅” 、 “ 甘緩” 、 “ 辛散”和“ 鹹軟” 作用之外的, 這也使淡味有理由成為第六昧。相類似的現象在中醫理論的其他方面, 如五藏與六經六藏的沖突, 《内經》 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1. 2“ 淡附于甘” 說法的利與弊

關于甘味與淡味的關系, 《黃帝内經》 至今, 有些醫家就此問題進行發揮, 提出的觀點大緻如下。 其一, “ 淡而無味” 說。 《中藥學》 [ 24】 及《中藥學概論》 {25】 中指出: “ 淡, 就是淡而無味。 ” 張季平等I z6J 更具體地說: “ 淡昧, 如将蒸餾水入口中後并不引起任何真正味覺,可謂之無味可辨。 "其二, 味不明顯說。 《臨床實用中藥學》 [ 27j 及《中醫學概論》 [ 25J 中指出: “ 還有一些藥物, 其味不顯著, 稱為淡味。 "《中醫名詞術語選擇》 [ 2s】 中也作具體解釋說: “ 另有淡味, 因為它的味道不顯著, 是以仍稱五味。 ” 其三, 甘而淡薄說。 《中醫方藥學基礎》 129】 中指出: “ 談味藥實際上是甘味中之最淡薄者. 為餘甘之味。 ” 又《中藥藥理學》【30】 中也進一步解釋: “ 因淡近于甘, 故常甘談并稱而不另列。 ” 其四, 另立一味說。 淡味不同于五昧, 有自己獨特的作用, 即“ 淡滲” , 應作為獨立的一味1311。

關于如何處理淡味與其它五味的關系, 《黃帝内經》 并沒有作進一步的說明。 後世曆代醫家多主張“ 淡附于甘” , 即甘而淡薄。 日· 丹波元簡在《藥治通義》 中曾解釋說: “ 本草隻言辛鹹苦酸, 不言淡, 如何是味淡?李瀕湖日: 淡附于甘", 王好古日: “ 本草五味不言淡,四氣不言涼: 隻言溫、 大溫、 熱、 大熱、 寒、 大寒、 微寒、 平、 小毒、 大毒、 有毒、 無毒,何也?淡附于甘, 微寒即涼也。 ” 認為淡味即淡薄之甘味。 還有李時珍在《本草綱目》 中比較蜂蜜與蜜蠟氣味及功用時指出: “ 厚者味甘而性緩質柔, 故潤髒腑, 薄者味淡而性澀質堅,故止瀉痢。 "由此可見, 甘淡之說基本上得到諸醫家的認同。 然而, 五味中的甘味的具體所指, 仍然有待探讨, 這也直接影響到甘與淡的關系。

( 1 ) 甘味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在讨論甘淡問題之前, 首先應該明确中醫範圍内的“ 甘” 與“ 淡"具體所指, 甘味随着時代改變也有了廣義和狹義之分。 《說文解字》 記載“ 甘, 美也” , “ 淡, 薄味也” 。 甘味即美昧, 這裡所指的甘并非就是指“ 甜” , 在過去生活條件簡陋的情況下, 容易接受而沒有其他味道的食物都可以算甘味, 即是說甘味包括甜味和淡味, 而甜味是美味的突出代表。 《用藥法象》 中謂“ 通草為甘淡無毒” , 後世醫家張德裕解釋說: “ 案此甘字, 非大甜之謂, 實即淡字, 如泉水、 食末皆謂甘之例。 ” 而在《神農本草經》 記載的藥物中, “ 茯苓” 、 “ 豬苓” 等滲濕藥都以“ 甘” 稱之, 而滋味上很難有甜味的體會, 而且全書并無淡味的記載, 便是力證。 但後世醫家随着時間的積累及對《黃帝内經》 淡味滲濕和甘味“ 能補、 能緩、 能和”認識的深入, 注意到甜味藥和淡味藥在滋味和治療作用上的差異, 是以淡味在後世本草中得以展現, 而對甘味藥的記載也多偏重于有甜味的藥物, 因為甜味藥更能展現甘味補養的作用。

後世醫家在記載藥物時, 習慣把甜味藥( 如人參、 黨參) 和淡味而具有明顯補養作用的藥物( 如黃芪) 定為“ 甘味’ ’ ; 而把味淡而能滲濕的藥物記為“ 淡味", 但由于《神農本草經》以“ 甘” 論利水滲濕藥, 是以在後世本草中多在“ 淡"味之前冠以“ 甘"味: 但“ 甘緩"和“ 淡滲洩"的作用已逐漸分化。 楊上善《黃帝内經太素》 注日“ 五味各入其髒, 甘味兩種,甘與淡也。 ’ ’ 即言明甘味有層次上的不同。 總之, 廣義的甘昧, 包含甜味與淡味( 乃至所有美味) ; 而狹義的甘味, 即現在五味理論中的甘味, 更偏重于指甜味。 從廣義的甘味講, 淡附于甘; 從狹義上講, 甘淡之說就有待探讨了。

( 2) “ 淡附于甘” 的成因

‘從狹義的甘味講, 甘味藥和淡味藥也有相同和類似的地方。 首先, 甘味、 淡味五行屬性均為土。 《尚書》 記載“ 稼穑日土", “ 土” 在古代哲學思維中的意義可用兩字代表, 即“ 孕”和“ 化” , “ 萬物土中生” 、 “ 萬物土中滅” 就是一種展現。 土在五行中所賦予的作用, 不但有孕育和滋養萬物的作用, 同時還包含有運作和制化之意。 甘味的作用, 主要展現“ 土”的孕育和滋養方面; 而淡味的“ 滲濕"作用, 更多展現在“ 土"的制化方面, 從五行屬性來講, 甘味和淡味同屬于土。 其次, 甘味和淡味都與脾有密切的聯系。 脾胃為後天之本, 五髒六腑氣血經絡的滋養, 都要依賴脾胃的運化和散精作用, 《黃帝内經》 所謂“ 甘味入脾"也是此意, 甘味藥無論補陰、 補陽、 補氣、 補血都要以脾胃的作用才能實作。 同時, 脾也有運化水液的作用, 脾病則水液不行、 聚濕成水, 是以水濕為病也多從健脾、 醒脾着手; 淡味藥“ 滲濕” 作用也多是通過調理脾的功能而達到利水滲濕作用。 再次, 在現存的本草書中多“ 甘淡” 并稱。 以《中藥學》 u副為例, 未見單有淡味藥物的存在, 而往往是甘淡并存( 除羅布麻一藥記述為淡澀味外, 其餘15種均為甘淡之味) ; 在利水滲濕藥裡, 有一些藥物有“ 健脾"功效, 其作用可以說是甘味入脾的一個展現。 還有, 現代藥物研究驗證, 在淡味的藥物中, 大多數藥物都含有構成甘味的糖類、 蛋白質、 澱粉等物質。 由此可見, 淡味也含有一定的物質基礎, 而這些物質基礎則與甘味相同, 是以“ 淡附于甘” 的說法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 3) 淡味與甘味的差别

雖有“ 淡附于甘” 甘淡并稱之說, 但甘與淡是有差別的。《黃帝内經》 首先提出了淡味, 并記載了甘味和淡味的陰陽屬性及相關作用, 如“ 辛甘發散為陽” , “ 淡味滲洩為陽", “ 六者或收或散⋯ ⋯ 調其氣, 使其平也” 等, 為“ 六味說”作了奠基, 同時也說明了甘與淡的差別。 後世曆代醫家也多有論述, 如《景嶽全書· 氣味篇》日:“ 味本乎地, 味有六, 日酸苦甘辛鹹淡是也” , 也是六味并稱, 淡味有别于甘味。《醫學入門》 曰: “ 淡為五味之本, 故本草不言淡” , 亦說明淡味非甘味所獨有。 随着後世本草的發展, 淡味逐漸從甘味中分化出來, 成為相對獨立的一味。《黃帝内經》 所論不僅把甘與淡并列, 而且所述作用也有差別。 如果說淡味是“ 甘而淡薄"之味, 為何功效與甘昧會有差異?《湯液本草》 認為五味所用“ 苦洩, 甘緩, 酸收, 鹹軟, 淡滲洩, 辛散” , “ 甘能緩急: 淡能利竅"; 《本草發揮· 藥性要旨》 也說道“ 苦以瀉之。甘以發之, 及緩之, 詳其所宜用之。 ⋯ ⋯ 淡以滲洩之。 ” 由此可見, 後世諸多醫家在論述五味時, 多把淡味差別于甘味而單獨叙述, 甚至《本草玄通》 寫到: “ 淡之一味, 五髒無歸,專入太陽而入小便” , 說明後世醫家雖不提六味, 但用藥中已經将淡味與甘味差別對待了。

1.3甘味無陰陽屬性

《素問· 至真要大論》 記載“ 辛甘發散為陽” , 甘味的陰陽屬性似乎早有定論。 而後世醫家以《黃帝内經》 為經典, 認為其言論必是至理而少有思索, 即使論及也多一帶而過, 如《本草蒙筌· 治療用氣味》 日: “ 陽則浮, 陰則沉⋯ ⋯ 甘緩也, 其行之也上” , 如何“ 其行也上”卻沒有說明。 細細探究起來, 卻有若幹疑點, 藥性作用廣泛, 何止發散、 湧洩二途?以此區分陰陽, 就難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現代文獻裡, 有人認為五味中辛味獨陽, 而甘味與辛味藥性相反, 更多地表現出“ 陰” 的性質, 酸苦甘鹹都應屬陰【32】 。 然而, 把甘味歸為“ 陰” 的看法也是有些片面的, 因為甘味屬陽的特征也是很明顯的。

在分析甘味的陰陽屬性之前, 首先應該明确古人對中醫理論裡陰陽屬性的劃分方法。 其一, 按部位劃分, 在上者為陽, 在下者為陰, 在外者為陽, 在内者為陰。 故“ 積陽為天, 積陰為地” , “ 陰在内, 陽之守也, 陽在外, 陰之使也” 。 其二, 按行走方向, 趨于上行者為陽,趨于下行者為陰, 趨于外散者為陽, 趨于内斂者為陰。 故“ 陰味出下竅, 陽氣出上竅” , “ 清陽出上竅, 濁陰出下竅; 清陽發腠理, 濁陰走五髒; 清陽實四肢, 濁陰歸六腑” 。 其三, 從運作特點來講, 無形之氣為陽, 有形之質為陰, 善動者為陽, 喜靜者為陰。 所謂“ 陰靜陽燥,陽生陰長, 陽殺陰藏, 陽化氣, 陰成形"。在此前提下對甘味進行分析, 甘味既有陽的一面, 也有陰的一一面。 将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闡述。

首先, 對“ 辛甘發散為陽” 的分析。 《素問· 至真要大論》 日“ 辛甘發散為陽” , 而緊接着有談到鹹味和淡味作用, 從其行文的特點來看, 此處“ 辛甘"所指的是二昧的作用而非配伍。 辛味發散的作用特點是無可厚非的, 但甘味發散的說法卻不慎恰當。 從甘味而有發散之功的藥物并非沒有, 如桂枝味辛甘而能發汗解肌, 防風味辛甘而能祛風解表, 然而這類藥物數量很少。 以《中藥學》 112J 解表藥為例, 解表藥29味, 具有甘味者7味, 而其中味辛而兼甘味者5味, 味甘而無辛味者僅蟬蛻、 桑葉2味。 辛味發散是衆所周知的, 故味甘辛的解表藥而言, 甘味是否表現為發散作用難以确定, 而明确甘而發散者僅2味, 是以言甘味發散太過牽強。 故甘味無發散作用, 因甘味發散而屬陽的觀點是很難成立的。

其次, 從甘昧的五行屬性分析。 甘味的五行屬土, 甘味禀土氣而生; 其它四行主四方之地, 有四季之分, 而土主中央之地, 四季皆有土氣。 土居中央, 無四方之分; 土藏于四季,無四季之分; 故土無明顯陰陽屬性。 然而土在陰陽之間、 五行之中, 四方之氣運轉, 皆因土氣, 即土為五行運轉的中樞, 以土治五行, 其它四行之氣也賴它能行相生、 相克。 陰陽的圓運動必須有軸才能運轉, 五行中的軸即為土。 土治五行, 而甘則治五味, 甘能調和五味即是展現。

再次, 從甘味的作用來看。 ( 1) 甘味“ 能緩” 。 陽主動而陰主靜, 甘味性緩, 可制約辛味以防過于走散, 辛味走竄, 可制甘味之過于滞緩, 似可說明辛甘二味作用相反相制, 何以同屬于陽?甘味性緩, 沉靜為陰。 ( 2) 甘味“ 能和” 。 和即調和, 既能調和諸藥, 又能調理中焦。調和諸藥, 使方中之藥寒熱相調、 燥膩相宜、 緩急适度。 中焦為上下之中樞, 調理中焦則氣機調和, 既能升氣亦能降氣。 甘味“ 能和” , 無陰陽屬性可分。 ( 3) 甘味“ 能補” 。 若以“ 補瀉”而論, “ 補"應為陽; 然而《黃帝内經》 日“ 淡味滲洩為陽” , 又“ 辛甘發散為陽” , 故以“ 補瀉"論五味也不太恰當。 單以補養而論, 有分陰陽氣血之分; 補氣補陽之甘味藥性多偏于燥火, 益無形之陽氣, 屬陽; 補血補陰之甘味藥性多偏于滋膩, 增有形之陰液, 屬陰。 即甘味能補, 陰陽屬性兼見。 ( 4) 配伍作用。 酸甘化陰, 而辛甘化陽, 即甘味可化陰也可化陽, 甘是化陰還是化陽在于配伍之味相合, 即甘味藥裡包含陰陽兩種屬性。

再次, 從甘味的作用部位來講。 《黃帝内經》 日“ 甘味入脾", 《白虎通》 日“ 土味甘, 中央者中和也, 故甘猶五味, 以甘為主也” 。 脾居于中焦, 上有心肺, 下有肝腎, 上為陽而下為陰, 雖然《黃帝内經》 說脾為陰中之至陰, 但從部位講, 其處于陰陽之間。 脾主升清, 屬陽;而脾相合之胃腑主降濁, 屬陰。 現代文獻統計研究表明, 甘味藥主入肝、 脾、 肺經, 在胃、心、 腎經也有一定的分布, 由此可見, 甘味歸經廣泛, 其經絡所合髒腑在三焦均有分布。 故從作用部位講, 甘味并沒有明顯的陰陽屬性。

還有, 從甘味作用的趨向性來講。 《景嶽全書· 氣味篇》 載“ 味本乎地⋯ ⋯ 陽主升而浮,陰主沉而降。 ” 雖然李時珍說道“ 酸鹹無升, 辛甘無降, 寒無浮, 熱無沉, 此升降浮沉之義也” ,但甘味并非不能降。 從本草角度講, 甘味藥的作用并沒有明顯的趨向性, 既有上行補肺氣,又有下行壯腎陽, 既有上行養心血, 又有下行滋肝陰, 還有調補中焦脾胃。 《雷公炮制》 日:“ 凡味苦者, ⋯ ⋯ 獨是甘之一味, 可升可降, 可浮可沉, 可内可外, 有和有緩, 有補有洩。

蓋土味作甘, 土位居中, 而能兼乎五行也。 ” 又王好古日: “ ⋯ ⋯ 甘上行而發, 而本草言甘草下氣何也?蓋甘味主中, 有升降浮沉, 可上可下, 可外可内. 有和有緩, 有補有洩, 居中之道盡矣。 ” 甘味既能升浮, 又能沉降, 既有陽的表現, 又有陰的表現。總之, 甘味既具備陽的某些特點, 有表現出陰的特征, 并沒有明确的陰陽導向, 是以其屬性為陰陽中和或中性, 如土居五行之中而運作四方。

《黃帝内經》 及後世醫家把甘味歸為陽的原因可能有兩方面。 一方面, 陰陽理論的影響。已經成型的陰陽理論認為: 陰陽為萬物之本, 而且“ 萬物莫不有對” , 陰與陽相比對時, 世間萬物才能協調一至。 相對而言, 酸、 苦、 鹹的陰屬性是很明顯的, 為了達到陰陽平和, 自然要将甘歸入陽的範疇。 另一方面, 甘味藥的特點。 甘味藥在某些方面确實能夠展現出陽的特點, 比如補氣藥和補陽藥, 這使甘味藥與酸、 苦、 鹹的陰性特征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