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作者:港口与城市

曾经发过两个介绍克莱佩达港的视频,仍有很多网友关心这个欧洲的小国家,最大的港口。

立陶宛近来因为“封锁”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而成为热议的焦点。

一、基本情况

加里宁格勒北临立陶宛,南邻波兰,只与这两个国家陆域接壤。

其南北各有一个潟湖:

1、南边的叫维斯图拉潟湖,和波兰共有,出入口在俄罗斯,也是加里宁格勒港口所在的潟湖;

2、北边的叫Kurisches Haff潟湖,和立陶宛共有,出入口在立陶宛,立陶宛在口门处建有克莱佩达港。

两个潟湖水深条件都一般,两个港口也不算什么大港,但是一般的水泥、粮食、煤炭、液散、件杂货、集装箱等等,都在运输。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也就依托北面的潟湖建设而成。

潟湖深度达到90公里,最宽处44公里。水深在肚子位置普遍为4~5米,在口门附近有些地方仅为1~2米。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克莱佩达港,就建在潟湖口门处,使用了自然岸线大约10公里。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二、宏观形势、区位分析

克莱佩达港,在波罗的海沿岸,虽然似乎面对欧洲广大腹地,但形势并不算好,区位也不算好。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1、区域属于航路末端,没有大规模需求

上图红色箭头,为波罗的海对外通道,曲折而狭窄,而且所有通道均有桥梁限制,虽然桥梁一定留有通航孔,但对于大船的限制还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目前船舶大型化还在不断继续。而波罗的海本身是一个末端“死胡同”,不会再有更远的目的地可以去。

所以到欧洲的大船大航线,基本止于汉堡、安特卫普等港口。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丹麦和瑞典这边的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厄勒海峡等,大部分都有桥梁,尺度狭窄,对大船并不友好,尤其是对时间要求很高的大型集装箱船。

2、周边多个港口,竞争对手较多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周围的拉脱维亚的里加港、爱沙尼亚的塔林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和圣彼得堡港,都是克莱佩达强有力的竞争者。

3、腹地地缘政治、国际关系复杂,本国需求有限

立陶宛腹地最佳服务对象,是区域里没有海岸线的白俄罗斯。白俄罗斯虽然和俄罗斯关系很好,但距离圣彼得堡太远,到加里宁格勒也务必要经过立陶宛或者波兰。

但随着俄乌冲突的发生,区域国际关系不断的恶化。

4、大片腹地,向南还有黑海出海口可供选择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虽然这附近的港口后方有大片的内陆腹地,但还可以选择南面的黑海港口作为出海口。

区域两大枢纽,一个是德国、荷兰的汉堡、鹿特丹等,一个是希腊的比雷埃夫斯。

大船在此转小船继续运输。

黑海的航路更为顺畅一些。

所以总结起来,成不了国际大港,无法形成干线,做不了枢纽。

三、港口现状

(主要基于卫星图片)下面由外向内,依次介绍一下克莱佩达港现状。

(全部信息基于网络公开可查阅资料)

1、油品作业区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上图为克莱佩达港口门位置,第一个码头作业区——油品作业区。

比较明显的罐区,和铁路站场,作业比较单一固定。泊位有2、3个,规模都不大,预计泊位等级到不了万吨级。

2、通用散货作业区

说实话,这部分有些混乱,功能混杂。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北部的黄圈,看起来是散粮码头,但是卫片中停靠了一艘邮轮(客船)。

南部的黄圈,属于矿石、煤炭等污染较大的散货码头,在通用散货泊位中间,对两侧都有一定污染。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本段岸线南端,上图,形成了一个小港池,码头陆域纵深极小,水深仅8米,无法满足万吨级满载作业,貌似可以做一些杂货,同时停靠几艘拖轮。

总体上,这部分算是比较老旧落后的港口设施。

3、旅游、邮轮、游艇作业区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这段岸线建设了克莱佩达邮轮码头,后方有克莱佩达城堡,以及周边的水系和游艇码头区。

南部紧邻一些工业,疑似修造船。

4、疑似临港工业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此段岸线疑似由一座临港工业的厂房,和配套码头构成。伸出的一条小突堤,可以靠泊一艘货船和一些拖轮,另外两侧岸线大概有5~6个小泊位,水深只有5~6米。

5、散货码头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如上图,两个伸出来的突堤和中部一段顺长岸线,对应后方筒仓和仓库,以及直通码头前沿,可以直取作业的铁路线。

陆域纵深依旧是非常小。总体装卸工艺和布置,都比较老旧落后。

货种上,从我个人判断,可能是散粮,也可能是水泥或者化肥,反正是那种可以散货来,灰白色,可以码头前灌包,可以入筒仓,可以灌包之后入仓库,也可以散货装火车,也可以灌包后装火车,也可以在后方简单加工,不太确定。

最下方的突堤,又很像是液体散货泊位。也可能这一组,是有干散货和液散货原材料进,然后临港加工的工业企业。

6、轮渡客运码头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上图,典型的客运、客滚、轮渡码头,而这个区域,有两个方向的轮渡,横向的是小船,在上部的小码头,大船,是去更远的目的地的,采用尾部上下船的方式进行滚装作业。后面配有大面积的停车场,侯船设施等。

这个滚装泊位后方,是正对着主干疏港通道的,这也说明了客运,比货运更高的权重,更需要便捷快速的集疏运条件。

7、集装箱码头

克莱佩达港的集装箱功能分成两块,总体上,都是比较靠里的,这也和目前大型集装箱枢纽港的选址相悖。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此处是1.1公里左右的顺直岸线,北部水深可达12米多,南部不足10米。水深12米多基本可以满足3万吨级集装箱船。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就在此时,一艘长178米的集装箱船,吃水11.4米,预计载重吨1万吨多一些,正在这里由拖轮协助,靠泊之中。

8、化肥(干散货)码头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上图,黄圈里面,是干散货泊位,应该是运输化肥为主的(根据网络资料判断)。

有1000-1100万吨白罗斯化肥通过这里装船,而白罗斯的货物占克莱佩达港营业额的30%以上。但也有消息说欧盟可能禁止白俄罗斯钾肥过境。

左侧一艘黄色的船,是一个油品泊位,经过海底管线与岸上连接。

9、铁路滚装、集装箱、杂货码头区

这里也是克莱佩达港最靠里的一片混杂的码头作业区。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左侧长条形状的突堤,主要布置了铁路装卸线,可进行集装箱的铁路装卸作业,同时也可以进行部分的解编编组,然后到顶端是尾靠的,铁路线可直达码头,供列车上船的码头。

湾底是集装箱码头,水域尺度狭小,陆域同样狭小,堆场纵深最大300米,水深11米左右。

港池东侧则是一些修造船等产业,以及杂货装卸用的窄突堤,能力预计十分有限。

10、总结

以上就是克莱佩达港全部的港口设施,数量上可能有150来个泊位,但实际上等级普遍偏小,结构不合理,陆域纵深十分有限,工艺陈旧过时。

10万吨级船舶基本上,是进不来的。(不排除一些乘潮、特殊情况、不满载等)

功能的布局上,各种功能也没有统筹,分区杂乱,有些功能区位置和相互关系不合理。

四、集疏运

总体上,铁路较为发达,南北各有主线,进入港区直达码头前沿(直达前沿作业效率并不高,是较为落后的方式)。

公路一纵一横。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克莱佩达港铁路集疏运系统

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基本情况

克莱佩达港公路集疏运系统

克莱佩达港介绍视频01

克莱佩达港介绍视频02

继续阅读